首页  >  新闻发布  >  媒体观察 > 正文
中远洋和中海运抱团突围“市场迷航”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16-02-19

在国际航运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中国两大航运巨头中国远洋和中国海运选择以重组的方式抱团突围,中国远洋海运集团18日在上海成立。我国航运领域迎来巨型“航母”。

从大背景来看,此次新“航母”出海,意义深远。这既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战略部署的具体落实,也是抓住历史机遇响应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专家表示,此次重组还是应对航运周期和实现做强做优的必然选择。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际航运市场低迷,特别是干散货航运市场形势尤为严峻。波罗的海干散货综合指数(BDI)已跌破300点,连创历史新低。与此同时,国际航运市场也呈现出新趋势,比如,经营规模化,更多的船公司为了生存发展,通过兼并重组,形成有效的规模优势参与竞争;海运公司联盟化,为提升服务水平和竞争力,班轮公司的联盟经营不断趋于集中,联盟竞争日趋激烈;还有船舶大型化,无论是集装箱船,还是干散货船都进入大船时代,船公司为了降低成本,不断追求规模效应。

航运企业面临多重困难,在重组之前,中国远洋和中国海运不具备规模优势,业务资源同质化严重,在国际国内细分市场竞争中缺乏优势。而在重组后,经过深度整合,将重新架构全球航运物流产业链的业务分工、价值创造和分配格局,实现企业经营规模化,将规模效应转化为竞争能力;实现商业模式联盟化,将协同效应转化为协同效益;实现船舶发展大型化和低碳化,提升运营效率和发展质量。

从新“航母”的各大指标看,新集团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可以代表我国航运参与世界竞争。首先,新集团在运营规模上实现了新突破,船队综合运力、干散货自有船队运力、油轮运力、杂货特种船队运力位列世界第一。新集团还拥有6个“世界前列”:其中在全球的集装箱码头将超过46个,泊位数超过190个,集装箱吞吐量9000万TEU,排名世界第二;全球船舶燃料销量超过2500万吨,排名世界第二;集装箱租赁规模超过270万TEU,居世界第三;集装箱船队规模158万TEU,居世界第四;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接单规模以及船舶代理业务也稳居世界前列。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董事长许立荣表示,作为中国经济全球化的参与者、助力者,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将打造中国融入全球经济的海洋运输通道和物流通道,成为中国经济走向全球的重要支撑。新集团将承载中国经济全球化使命,整合优势资源,打造以航运、综合物流及相关金融服务为支柱,多产业集群、全球领先的综合性物流供应链服务集团。新集团将依据“规模增长、盈利能力、抗周期性和全球公司”四个战略维度,着力布局航运、物流、金融、装备制造、航运服务、社会化产业以及基于“互联网+相关业务”的商业模式创新的“6+1”产业集群,进一步促进航运要素的整合,全力打造全球领先的综合物流供应链服务商。

  本文章摘自《经济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