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1-13
10月的西藏昌都贡觉县,远处千山飞雪,近处落叶萧萧,寒意阵阵袭来,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却因为“东风”的吹拂而感到春意融融。
对口支援要“对口”
位于西藏东部的贡觉县受地形和气候等因素制约,经济发展较西藏自治区内其他县域落后。自2002起,东风汽车公司开始对口支援贡觉县。
对口支援如何“对口”,一直是东风汽车公司着力破解的难题。在援藏项目的选择上,东风汽车公司重点支持亟需建设而又缺乏资金来源的项目,重点支持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突出改善农牧区生产条件,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突出科技援藏、人才援藏、智力援藏,突出因地制宜和经济适用。特别是2013年8月,东风公司第五批援藏干部到贡觉县后,进一步确定了援藏工作“向民生倾斜、向基层倾斜、突出智力援藏、医疗援藏、文化宣传”五大原则。
“这使援藏工作更加贴近贡觉县情,更加适应群众期盼。”昌都市副市长、贡觉县县委书记扎西说。
东风对口援建贡觉县的工作重点总是体现在最实际的方面。教育和医疗一直是高原民生改善的短板,补齐短板成了东风援藏的重中之重。由东风和贡觉县财政共同出资发起的“东风润苗”教育基金帮助农牧民子女和城镇低收入家庭子女实现了读书梦、大学梦。“去年资助了37名大学新生和15名内地西藏高中班学生;今年资助了62名大学生和8名内地西藏高中班学生。”贡觉县教育局副局长德青还拿出了去年学生们制作的展板,上面写满了他们的感谢。
2014年9月,在东风汽车公司的支持下,贡觉县医院创新性地与武汉协和医院开通了远程医疗系统,该系统的建设促进了贡觉县医疗培训、远程会诊、医院管理升级。从设备使用到医疗流程制度,东风援藏工作者把知识和技术教给当地医生,传播着现代化的护理理念和操作规范。“过去农牧民生病不愿意就医,现在我们的设施设备得到改善,医疗技术得到提升,人们生病都愿意上医院了。”县医院副院长壮吉感慨道。
13年来,东风汽车公司累计投入资金7000余万元,实施援藏项目63个,从单纯的项目建设、改善硬件转变到教育、医疗、文化、产业、智力等全方位、多角度援藏。
“东风城”里“造血”忙
贡觉县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东风汽车公司先后援建了县委综合办公楼、东风和谐广场、东风幼儿园、县小学教师周转房、小学学生宿舍等基础设施,并为全县12个乡镇购置了办公设施,援建了相皮乡曲日玛、莫洛镇夏日东风示范村等项目,整个贡觉县俨然一座“东风城”。
光有基础设施改善还不够,东风汽车公司还从培育产业出发,重点提升贡觉的造血能力。
在县城所在地莫洛镇,沿着全长1.9公里的街道往东走,尽头就是东风援建的贡觉县绿色农畜产品专业合作社。只见宽敞明亮的厂房、穿戴整齐的工人、种类丰富的产品,谁也没想到,当年产值只有40万元的小作坊,在东风的帮助下,变成了现代化的工厂和专业合作社,现在一年能实现产值500多万元,人均年增收1800元。
在产业援藏方面,东风汽车公司先后投入230万元支持贡觉县藏香加工厂和糌粑加工厂建设,这对促进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增加群众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真正推动了援藏模式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未来我们要在贡觉县打造更多的产业品牌,带动更多群众增产增收。目前我们计划打造阿旺绵羊现代产业化基地。”贡觉县县长杨玉斌说。
真情援藏留佳话
13年来,东风汽车公司坚持高标准选拔干部援藏,先后派出5批共10名援藏干部对口援建贡觉县。援藏干部们以“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的坚韧品格,继承和弘扬“老西藏精神”,扎根雪域高原。
“他们作风扎实,能够融入干部百姓之间,是我们决策的智囊团,是能够吃苦奋斗的好干将。”杨玉斌这样评价东风汽车公司第五批援藏干部。
“他们是干实事的人才,这正是贡觉县最需要的。鲁军虎副书记以他8年内地水厂工作的经验治理了贡觉县水厂;韩永民副县长组织能力强,对规范基层队伍建设有创新性的做法……”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们听到了这样的评价。
在高海拔、交通不便的地区工作,援藏干部们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鲁军虎和韩永民是东风汽车公司派出援建贡觉县的第五批援藏干部,初到贡觉县时,他们高原反应都很严重,每天只有通过服用安眠药才能勉强入睡。
“难忍的高原反应曾让我萌发了放弃的念头,但想到援藏是东风的事业,也是我的梦想,我就要为之努力。”韩永民说。
援藏干部要克服高原环境对身体的考验以及对家人的思念,还要处理繁杂的工作。贡觉是昌都重要的虫草采挖地,每到采挖季,干部必须下乡蹲点,开展群众教育活动、调解纠纷和处理各类突发事件。阿旺乡派出所所长徐霖谈起援藏干部,显得有点激动:“他们始终与最基层的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
这样的工作方式,使东风人与贡觉的藏汉同胞结下了兄弟般的深厚情谊。在谈到援藏期间的感受时,鲁军虎这样总结:“作为援藏干部,我们要放宽心态、努力工作,圆满完成公司交给我们的任务,让全县人民满意。而援藏的这些经历,也是我们最大的收获。”
(本文章摘自11月13日《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