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媒体观察 > 正文
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弘扬“麻袋毛精神” 大企业也“抠门”

    发布时间:2014-10-28

  “这么大的企业还这么‘抠门’”,别人这句看似批评的评价,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的人却当作是褒扬,乐滋滋地接受。


  “麻袋毛精神”就是这家大型企业“抠门”的典型例证。上世纪70年代,吉化染料厂李云山等工人在库房里回收旧麻袋,积攒麻袋毛,把抖落在地上的物料都回收起来,在当时能换回四辆“解放牌”卡车。这种勤俭节约的精神被称为“麻袋毛精神”。


  中性笔每年采购一次,平时只发放笔芯;打印机硒鼓在能用的前提下不予更换,只添加墨粉……在“麻袋毛精神”发源地吉化染料厂,广大员工始终传承勤俭节约精神,一点一滴当省则省。


  现任苯酚车间化工三班班长的刘玉,在20多年前听着“麻袋毛”的故事走进染料厂,当上了一名操作工。20年后,他成了新时期“麻袋毛精神”的传承人。在徒弟陈刚的眼中,刘玉的废品箱就是一个“百宝箱”,从几分钱的螺丝钉,到几十块钱的管线头,再到几百元、几千元钱的旧阀门,甚至是从几万、几十万、上百万元废旧设备和仪表上拆下来的旧零件……分门别类,要啥有啥。“说不准啥时候,这些旧东西就能派上大用场。”刘玉说。在刘玉的言传身教下,年轻的陈刚也有了自己的“百宝箱”。


  5年间,他们采用拼凑法和局部更换法,利用旧零件修复受损仪表23块,节省材料费18万元;他们挑战工艺极限,物尽其用,原料消耗连续7个月创出历史最好水平,节约原料成本376万元。


  如今,“麻袋毛精神”早已从染料厂扩展到吉化公司所有工厂和单位,成为吉化人共同的精神财富。


  动力二厂原料车间运行一班输煤岗位工人顾智洪,每班上煤结束必清必扫,让散落的原煤颗粒归仓。今年以来,顾智洪从千米皮带线下清理积煤160公斤,刮掉滚筒上的煤泥47公斤,以实际行动实现工厂“度电必争、克煤必省”的节约要求。


  “节约是最大的经济,一个企业如果不点滴节约,成本就要增高,利润就要缩小。”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总经理王光军说,“无论时代如何发展,物质如何充裕,勤俭节约传统不能丢。‘麻袋毛精神’永远是吉化的传家宝!”
 

 

    (本文章摘自10月28日《人民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