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媒体观察 > 正文
新华社:改革取得新成效 央企高质量发展奋楫争先

文章来源:新华社  发布时间:2022-10-21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 《中国证券报》20日刊发文章《改革取得新成效 央企高质量发展奋楫争先》。文章称,按照国务院国资委部署,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要确保在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这场为期三年的改革大考即将“响铃收卷”。作为国民经济“稳定器”和“压舱石”的央企,一份份彰显高质量发展的“答卷”陆续交出。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改革成效不断显现,央企尤其是上市央企,盈利能力得到提升、激励机制更趋健全、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发展能力和企业价值逐渐凸显。

市场化改革破浪前行

随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步入收官期,多家央企宣布已完成三年行动主体任务,陆续交出的改革答卷显示,央企在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

资料图,新华社发

一方面,三项制度改革实现大范围破冰破局。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党组组织部(人力资源部)有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集团管理人员退出比例、员工市场化率实现较大幅度提升,中基层领导人员退出比例创历史新高,全员劳动生产率比上年增长26%。

另一方面,重组整合、混改上市等市场化改革破浪前行。在中国兵器装备集团,4户企业完成混改试点任务。旗下长安新能源、中光学、新诺机器人分别引入非公有资本;华强科技完成科创板首发上市,成为央企军工集团第二家科创板上市企业。

新兴际华集团提出“531”产业布局结构,推动所属企业专业化整合,调整涉及二级公司10家、三级企业50余家,划转托管户数占集团所属企业总量的四分之一,是集团2006年以来改革力度最大、涉及范围最广、调整幅度最深的一次改革。

管资本改革同步纵深推进。国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立足基础和优势,用好在股权投资、资本运作等方面的经验,积极参与央企专业化整合,发挥基金优势,推动优化产业链资源配置,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优化调整中发挥更大作用。

国务院国资委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初,各中央企业和各地改革工作台账完成率均超过98%。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重构了央企的制度体系和市场体系,重塑了央企的组织架构和组织规则,大大提高了央企履行重要使命的能力。”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宋向清认为,此轮改革提高了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

借力资本市场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冲刺收官。作为上市公司改革发展的主阵地,央企正积极借力资本市场促进价值提升与实现。

以并购重组为例,知本咨询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19日,今年以来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已实施重大并购重组事件34起,同比增长206%。IPO方面,截至目前,今年以来共18家央企控股公司实现上市,募集资金总额约为1259亿元。

“央企上市公司进一步加大了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力度,发展势头强劲。今年新登陆资本市场的央企上市公司结构得到大幅度优化,硬科技特征进一步凸显。”知本咨询公司合伙人常砚军说。

在清华大学中国现代国有企业研究院研究总监周丽莎看来,通过推动央企上市公司兼并重组,可从根本上减少重复投资和同质化竞争,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央企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同时,央企控股企业赴科创板上市具备诸多优势,未来会进一步用好资本市场工具和上市公司平台,加快打通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渠道。

“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将成为央企改革和发展的新趋势。”宋向清补充说,未来央企上市公司将加大资本运作,加大创新投入,改善盈利能力,在提升内在价值的同时实现市值的同步提升。

业绩市值双升

伴随改革纵深推进,央企上市公司整体业绩与市值实现双提升,抗风险能力和中长期价值也更加受到市场机构的关注。

中上协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央企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合计13.55万亿元,利润总额合计1.17万亿元,上市公司在央企中的基本盘作用不断凸显。截至2022年8月,央企上市公司总市值合计17.27万亿元。

招商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夏认为,通过开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央企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提升、杠杆率下降、激励机制更为健全、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长期投资价值凸显。“短期看,央企逆周期属性明显、估值性价比高、高股息率优势显著。”张夏说。

东方证券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提到,当前央企上市公司整体股息率高于3.7%,拥有更强的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中证中央企业综合指数的市盈率已接近10年来的低点。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沪深两市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整体分红超过6800亿元,占同期全部A股上市公司分红总额的比重约45%。

【责任编辑:俞昭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