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媒体观察 > 正文
经济参考报:一竿子扎到底 中国海油改革效应持续放大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发布时间:2021-03-30

“十三五”时期,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快速发展,海上油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油气产量保持较快增长。作为“主力军”,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海油”)5年来累计生产原油3.83亿吨、天然气1166亿方,较“十二五”期间分别增长了24%和13%,累计实现利润总额3290亿元,“世界500强企业”排名升至第64位。

在中国海油董事长、党组书记汪东进看来,这一成绩的取得和公司的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分不开。面对低油价和新冠肺炎疫情等挑战,公司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通过成功实施产业重组、体制机制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等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切实增强公司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有效推动了我国海洋石油工业高质量发展。

动真碰硬 逐级压实改革责任

完成集团总部及所属22家企业公司制改制工作。全面推动境内全资和控股公司党建入章程;实施采办管理体制改革,组建采办共享中心,将采办集中度提高到90%以上,采办节资率提高10个百分点;“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和厂办大集体改革圆满完成……

“十三五”以来,中国海油在贯彻落实“两个一以贯之”、持续优化集团管控模式和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关键之年。汪东进强调,实施改革三年行动,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积极应对能源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也是有效破解发展难题,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据介绍,中国海油制定印发了中国海油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共有10个部分72项改革任务,改革台账细化130个改革小项,明确了中国海油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公司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等8个方面重点改革任务。根据工作安排,2021年前确保完成改革三年行动任务的70%以上。

为保障改革取得实效,中国海油加强组织领导,党组成员亲自挂帅,推动重点改革任务落实,主要负责同志是相关改革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既部署谋划好深化改革“最先一公里”,又打通改革举措落实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逐级压实责任、传导压力、动真碰硬,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做到上下一盘棋、一竿子扎到底。

汪东进表示,通过实施改革三年行动,将使中国海油在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上取得明显成效,在推动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上取得明显成效,在提高公司活力和效率上取得明显成效,更好地发挥作为国有企业在解决国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上的重要作用。

乘势而上 重塑产业发展格局

改革是中国海油过去不断取得成绩的源泉,也是未来竞争发展最大的优势。面对能源变革的新形势、市场竞争的新格局、技术迭代的新情况,这家央企坚持以改革求生存,加快推进产业改革重组步伐。

——加快优化重组产业布局,积极配合做好国家油气管网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炼化产业改革重组,激发了企业的发展活力和动力,产业链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得到增强,改革红利持续释放。

——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和能源行业形势、积极服务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出发,推动销售贸易体制改革,加快销售贸易业务战略布局,成立中海油国际贸易公司。

——按照“高端、高起点和高效”的要求,组建中国海油集团能源经济研究院,健全战略规划和决策咨询支撑体系,发挥战略参谋部作用,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建设“智慧海油”。积极采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推动“智能油田”“智能炼厂”和“智慧油站”建设。

——创新商业模式,开发天然气和成品油电商平台,实施一卡通互联网营销,成为国内同行业首家集团层面实现加油站、加气站共用一套零管系统的企业。截至今年1月,“海油商城”累计交易额已突破2000亿元。

——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天然气进口来源多元化。坚持低成本、差异化、合资合作等多种模式并行的终端网络开发思路,实现成品油零售能力的快速增长;坚持以油库为中心,面向终端用户的驻库销售,打造具备自身特色的直销能力。

百谋千计 夯实技术创新根基

随钻高速率脉冲器、随钻四极子声波、800随钻探边……一年多以来,中海油服自主研发的随钻测井及旋转导向钻井技术取得多项突破,实现了多个全规格技术能力覆盖,入井成功率由2019年79.1%提升至86.2%。

据介绍,这个被业内形象称为“贪吃蛇”的技术,代表着当今世界钻井技术发展的最高水平,被誉为石油钻井技术“皇冠上的明珠”。

作为中国海油旗下专业技术服务公司,中海油服如何打破多年来国外垄断,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同时拥有这两项技术的国家,改革创新无疑是第一动力。

自2018年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双百试点”企业以来,中海油服持续推进技术发展战略落实落地,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变革。2020年,选取“研产用”一体的科技项目作为试点,正式启动科研项目经理负责制,彻底打通了内部制约成果转化的产业链条,引导科研人员对产品全生命周期负责,最终加快技术产品系列化、产业化进程。

与此同时,自2017年起,中海油服每年拿出500万元作为技术产品产业化激励基金,按照技术产品产业化项目的重要性和完成时间节点相结合的方式,设定阶梯式奖励标准。同时中海油服下属事业部根据不同的科研重点设立特色联动激励机制,即从奖金“大盘子”拿出资金设立奖金池,针对“年度重大科技成果”“新技术推广应用”和“在用技术支持”进行专项奖励,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干事创业激情。

中海油服董事长齐美胜表示,只有拥有核心技术才能不受人掣肘。为了尽早实现发展战略目标,公司将深入研究国家科研激励体制与政策,完善公司科研激励体系,创新方式方法,提升公司的整体技术竞争力,最终通过技术领先让公司成为油田服务行业的引领者。

这并不是个例。积极推动公司资产上市,垦利油田群和乌石17-2油田群被列入国务院批复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第三批试点;对直接管理的二级单位领导班子全面实行任期制管理、积极推进减员增效和市场化外包等用工机制创新,探索建立了业绩考核奖金池、及时奖、超产奖等差异化薪酬激励机制;探索实施科技型企业岗位分红激励……近年来,中国海油在治理机制、用人机制、激励机制、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较为丰硕的改革成果,实现了阶段性改革目标,有效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中国海油通过实施改革三年行动,进一步增强能源保障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将中国海油打造成为我国经济内外双循环的重要结合部和支撑点,在服务国家战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有经济战略支撑方面发挥主力军作用。”汪东进规划道。

【责任编辑:赵艺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