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报告:改革风正劲 破浪立潮头——从国企改革发展新闻发布会高频词透视国企改革
国资报告:改革风正劲 破浪立潮头——从国企改革发展新闻发布会高频词透视国企改革
文章来源:《国资报告》杂志 发布时间:2021-03-01
2月23日,国务院国资委对外公布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最新情况。发布会全程70分钟,提及“监管”47次,“改革”25次,“风险”21次,“重组”15次,“科技创新”14次,“一带一路”12次……
大数据里看改革,高频词背后折射出的是国资央企破局攻坚的硬核力量:
“十三五”时期,国资委以管资本为主进行自我革命,“三位一体”国资监管体制探索成型;国企改革啃硬骨、涉险滩,解决了一批“老大难”问题;央企不遗余力增加研发投入,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为未来积蓄后劲;央企深耕“一带一路”,坚定不移合作开放,为国际化经营能力持续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艰辛探索,终结硕果。截至2020年底,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达到218.3万亿元,2020年营业收入59.5万亿元、利润总额达到了3.5万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分别是12.7%、7.4%、10.7%,五年来实现了“量、质、效”齐升。
“三位一体”国资监管体制加速成熟定型
——发布会全程为何47次提及“监管”?因为,完善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关系国企改革全局。
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以来,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就成为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的重点任务。
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就是要打破传统体制,适应国有资产资本化、国有股权多元化的发展实际,更加尊重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和企业法人财产权,消除国资监管越位、缺位、错位的现象。
以“管资本”为改革原点,国资监管体制经历了一场全方位的、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变革。
从监管定位和理念上看:5年来,改革进一步理顺了政府和国有企业的出资关系,厘清了出资人代表与监管企业的职责边界,更加注重通过法人治理结构来履行出资人职责,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持续深化,更好地促进和保障国有企业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
从监管对象和重点上看:5年来,国资委加快把监管重点放在管好资本布局、规范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回报、维护资本安全上来,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产业集团“一企一策”实施授权放权,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从监管途径和方式上看:5年来,具有出资人特色的全链条、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管,涵盖了规划指引、产权管理、财务监管、考核分配、监督追责等各个环节,出资人职责、国资监管职责、企业党的建设职责,覆盖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各方面,健全国资监管法规制度体系,通过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监管,更好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探索实践基础上,管资本与管党建相结合、履行出资人职责与履行国资监管职责相结合、党内监督与出资人监督相结合的“三位一体”国资监管体制,已经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以发展衡量改革成效,“十三五”期间,中央企业资产总额连续突破50万亿、60万亿关口,严控风险未发生一起债券违约,平均负债率降到64.5%,圆满完成“三年资产负债率下降两个百分点”目标任务,成绩的背后离不开持续深化的国资监管体制改革作为支撑和保障。
放眼“十四五”,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表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要进一步聚焦管资本来提升国资监管效能,深入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充分发挥好国资委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的监管优势,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发挥好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提供体制保障。
国企改革动真碰硬向纵深挺进
——新闻发布会全程25次提及“改革”,加快、促进、落实、成效、深化等与之相关词汇也多次出现,足见改革决心之坚定、力度之大。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必须依靠改革优化。
啃硬骨,涉险滩,新一轮深化国企改革真刀真枪,奔着问题而来。
一些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现代企业制度还不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有待完善,企业办社会职能和历史遗留问题还未完全解决……十八大以来,针对一批沉积多年、阻力重重的“老大难”问题,党中央多次召开中央深改委会议以及其他专业性会议,审定国企改革“1+N”政策体系,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搭建形成。
全面发力、破局闯关。“‘十三五’期间,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解决了一批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和重要成果。”郝鹏发布会上表示。
5年来,国有企业全面完成公司制改制,首次实现国有企业功能分类,企业办社会和历史遗留问题总体解决。“三个历史性突破”,破除改革体制机制阻碍。
5年来,建设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等“五个实质性进展”,激发国有企业活力、竞争力。
5年来,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得到根本性加强。“一个根本性加强”,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十三五”时期,“三个历史性突破”、“五个实质性进展”、“一个根本性加强”为“十四五”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也为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奠定了基础。
2021年,“十四五”开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进入关键之年,攻坚之年。郝鹏表示,国企改革将紧盯重点难点问题发力攻坚,力争今年年底实现国企三年攻坚任务的70%,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取得决定性成效。
改革攻坚之年“行动图”已然绘就——
推动落实《关于中央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的若干意见(试行)》,进一步推动授权放权,坚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改革在完善治理、健全体制上进一步发力攻坚。
落实好《关于新时代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意见》,加大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的布局力度,加大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改革在优化布局、狠抓创新上进一步发力攻坚。
深化公益类业务的分类核算和分类考核,全面推行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建立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核心关键人才选人用人和薪酬激励机制制度,积极促进混合所有制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改革在激发活力、提高效率上进一步发力攻坚。
按照“可衡量、可考核、可检验、要办事的”目标要求,国资改革三年行动重在抓落实、见实效。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国资国企改革新成效正加速形成。
重组整合 国有资本结构量变质优
——15次提及“重组”,11次提及“布局”,改革高频词释放出强烈信号:
“十四五”时期,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步伐朝着服务国家战略目标、更好适应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铿锵迈进。
将时间的指针拨回2020年初,中央企业闻令而动、抗击疫情的身影至今令人记忆犹新:在湖北武汉抗疫主战场,用10多天时间就建立起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在防疫物资异常紧缺情况下,紧急转产研制了口罩机、压条机等;在抗击疫情最关键的领域,中央企业争分夺秒、奋力攻关,国药集团率先研制成功新冠灭活疫苗,并获批附条件上市,为战胜疫情注入了坚定信心,提供了有力支撑。
3月29日,中国石化仪征化纤首条线熔喷布投产成功,产品下线。
大战大考中,中央企业经受了考验、彰显了担当、展示了实力、赢得了赞誉。大国重器顶梁柱在关键时刻也充分证明了,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在服务支撑国家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新一轮深化国企改革以来,国务院国资委围绕提升国有经济整体功能和效率,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国有经济活力等目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推进国有资本进一步向符合国家战略的重点行业、关键领域和优势企业集中,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持续优化。
以重组整合为例,宝钢武钢重组后,通过发展高端产品、淘汰落后产能,在钢铁行业转型升级中发挥带动作用;整合三大石油公司8.86万公里油气管道成立国家管网集团,为油气管网基础设施向全社会公平开放,为统筹管道建设和运营,更好地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油气资源的调配提供了有力支撑。
国家管网集团整合三大石油公司8.86万公里油气管道,为油气管网基础设施向全社会公平开放。
“十三五”时期,国资委加快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先后完成12组24家中央企业的重组,新组建和接收了5家企业,中央企业数量从“十二五”末的106家调整到目前的97家。
量的变化催生质的改善。郝鹏表示,“十三五”期间,中央企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达到7.8%,营业收入利润率提升1.7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降低2.2个百分点。“两升一降”的背后是中央企业运行质量的改善、市场竞争力的增强。
启航“十四五”,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事关更好服务国家战略目标,事关更好适应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格局要求。
“下一步,国务院国资委将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支持中央企业按照市场化原则,采取重组整合等多种途径,加快国有资本的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表示。
围绕重点方向发力,国资委将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领域集中,国防军工、能源资源粮食供应、骨干网络、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投入加大;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提升供应链保障能力和产业体系抗冲击能力;推动创新资源的整合协同,加快突破一批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切实解决部分央企之间的产品相似、资源分散、重复建设等问题,形成资源合力。
多路并进,协同发力。“十四五”,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优化迈出新步伐。
锻造科技自立自强国家队
——14次提及“科技创新”背后,释放出的是中央企业落实践行科技创新“头号任务”的决心和信心。
企业是创新主体,中央企业是科技创新的国家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所属国有企业,一定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研发和掌握更多的国之重器。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中央企业创新强国步伐从未停歇:
载人航天、深海探测、北斗导航、国产航母、核电等领域一批世界级科技成果涌现,增强了我国综合实力。5年来,科技创新硕果累累。
长三乙成功发射北斗三号GEO-2卫星
“十三五”时期累计研发经费投入超过3.4万亿元,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中央企业国内外研发机构数量达到4360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91个,打造了一批高水平科技平台。5年来,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中央企业从事研发人员达到近百万人,两院院士229人,工程院院士占全国的1/5,集聚了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5年来,未来创新后劲不断机遇。
“可以说,‘十三五’期间中央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都得到了实质性提升。”回顾发展历程,郝鹏表示。
成就载入历史,前景催人奋进。展望“十四五”,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高水平的自立自强。面对我国产业链部分关键环节“断链”,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等短板问题,国资委提出要把科技创新作为“头号任务”,集中资源、集中力量,把中央企业坚决打造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排兵布阵,全力迎战。为践行落实“头号任务”,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攻略勾勒而出:
要努力打造科技攻关重地,组建创新联合体,集中最优秀的人才、最优质的资源进行联合攻关,争取解决一批“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
要努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加快布局一批基础应用技术,突破一批前沿技术,锻造一批长板技术,不断增强行业的共性技术供给。
要努力打造科技人才高地,培养急需紧缺的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坚持特殊人才特殊激励,给予更大容错空间,帮助解除后顾之忧。
要努力打造科技创新“特区”,对企业研发投入在经营业绩考核中全部视同利润加回,深化“科改示范行动”,将更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用于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创新国家队,必将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源源不竭的澎湃动力。
中央企业国际化经营更稳更实更好
——为什么12次提及“一带一路”?
因为,深耕“一带一路”已经成为提升央企国际化经营能力的代名词。
世界一流企业,是每一个企业的追求与荣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明确了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目标方向,擘画了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经济战略支撑。
以高质量的国际化经营水平引领世界一流企业征程,中央企业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
一组数据揭晓答案:目前,中央企业海外资产约8万亿元人民币,在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的机构和项目超过8000个,海外员工达到125万。“十三五”期间,中央企业实现的海外营业收入超过24万亿元,利润总额接近6000亿元,对外投资收益率达到6.7%。
中央企业近70万亿的资产,已超十分之一布局在海外。来之不易的发展成绩,彰显了国际市场的强大引力,也让中央企业深度融入全球开放的洪流。
目光聚焦“一带一路”:匈塞铁路、蒙内铁路、巴西美丽山特高压输电项目……近年来,中央企业参与建设“一带一路”沿线项目超过3400个,有力带动了我国装备、服务、技术标准“走出去”,中央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
中央企业参与建设的中欧班列成为贯通亚欧大陆的“钢铁驼队”。
“十四五”时期,以更高水平开放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央企国际化经营提出了新的命题和发展契机。
“未来,我们将着眼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加大开放合作力度,努力推动中央企业在国际化道路上走得更稳、更实、更好。”郝鹏表示。
——更稳,就是要畅通合作渠道,让中央企业在国际化发展道路上能够行稳致远。要坚持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积极与各国企业扩大合作,防范化解境外项目的各类风险,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
——更实,就是要增强合作功能,坚持市场化的原则推进务实合作。要把握好我国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欧投资协定达成等机遇,创新投资合作发展的模式,在基础设施、产业、经贸、科技创新、公共卫生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
——更好,就是力争更好成效,不断取得双赢多赢的合作成果。要积极建设一批综合效益好、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和产业园区,实施更多的民生工程,助力“一带一路”打造成为合作之路、健康之路、复苏之路、增长之路。
招商局集团和国机集团建设运营的中白工业园,有力深化了同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合作。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在更高水准的国际化道路上奋力前进,央企将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强劲动力。(《国资报告》记者 王倩倩)
【责任编辑:赵艺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