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媒体观察 > 正文
国资报告:开局“十四五”,再启新征程

文章来源:《国资报告》杂志  发布时间:2021-03-12

2021年,国资国企改革站在了历史交汇点。这一年,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这一年,“十四五”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瞻望新征程,2020年12月24日至25日举行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擘画新蓝图,传递改革新动向。

《国资报告》记者观察发现,本次央企负责人会立足“十四五”时期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等目标任务,从构建新发展格局、科技创新、深化改革、提质增效、结构调整、强化监管、加强党建等方面系统部署2021年国资央企改革工作,以更实举措、更大力度、更强决心推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当好“双循环”排头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什么是高质量发展?经济循环畅通是一个重要标志。尤其是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经济循环通畅重要性更加突显。

中央企业发挥好战略支撑作用,对构建新发展格局意义重大。图为招商局集团科伦坡国际集装箱码头。

打通“堵点”、补上“断点”,着力解决“卡脖子”问题,畅通经济社会循环……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中央开出的“药方”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稳中有进、长期向好。“十四五”和未来更长时期内,“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成为新发展阶段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夺取经济发展新胜利的关键招。

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实现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根本要求是提升供给体系的创新力和关联性,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表示,中央企业要立足国内大循环,扩大有效投资,发挥产业龙头作用,切实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推动上下游、产供销有效衔接、协调运转,主动适应和创造市场需求;助力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强国际产能合作,优化境外投资布局,坚定不移深化对外开放。

国资委党委委员、秘书长彭华岗表示,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发挥好战略支撑作用,对构建新发展格局意义重大,要在“点、线、面”三个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一是要夯实“基础提升”的点,加快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市场主体。二是要抓住“关键连通”的线,加快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三是要“优化布局”的面,加快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

招商局集团是我国港口航运的龙头企业。肩负责任使命,招商局集团董事长缪建民表示,2021年中央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要“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我们要围绕“国家所需、招商所能、大势所趋”,找准自身定位和比较优势,当好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主力军,当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践行者,当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先行者。

中建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周乃翔表示,要深刻领会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科学内涵,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在重大关键点上发力见效。在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上发挥引领作用,实施薄弱环节攻关工程,积极参与国家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高度看待海外市场,高质量推进对外开放与合作。

科技自立自强,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科技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并对科技创新专章部署,放在规划任务的首位。“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已经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以改革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新时期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目标更为明确,方向更为聚焦,举措更加有力。

会上,郝鹏表示,中央企业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要强化创新主体意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优化研发支出结构,推动科技创新不断取得突破性、标志性重大成果。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作,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摆在首位。2021年,国资委提出加快创建第二批创新联合体,充分发挥5G、北斗、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创新平台作用,开展协同攻关。发布关键核心技术产品推广目录,加强对成果转化、首台套应用的政策支持,加快推进国产化替代。

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国机集团明确以“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保障高端装备供给;加快提升工业基础技术研发,推动我国产业基础高级化;加快提升军工配套能力,深入践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加快培育新兴技术,促进集团转型发展;加快培育国家战略咨询能力,为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发展贡献国机智慧”为五大主攻方向,引领企业“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方向。

立足网信产业发展趋势,中国电子董事长、党组书记芮晓武表示,以新安全策略加速推进网络安全科技自立自强,要紧紧牵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抓紧突破网络发展的前沿技术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核心技术,为加快实现“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国有企业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创新活动是否活跃、创新能力是否强大,直接关系我国创新型国家乃至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央企负责人会议提出,推动中央企业积极参与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各类所有制企业的科技合作,打造行业共性技术平台等,着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2020年12月,中交集团组建成立了由37位院士和3位交通运输部原总工程师组成的高端科技智库专家委员会。在成立仪式上,中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王彤宙表示,成立高端科技智库,对于中交集团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科技强企意义重大。中交集团提出要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型、管理型、质量型”世界一流企业,坚持自主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是必由之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交集团总工程师、高端科技智库专家委员会主任张喜刚表示,中交集团虽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但依然存在着高端人才少、新兴领域研发能力弱等短板,智库的成立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持续完善科研创新体系,聚焦能源信息化领域,组织开展前瞻技术研究、基础共性技术开发和重点新产品孵化……国家电网公司2020年科技创新大会全面部署“新跨越行动计划”,推出一系列货真价实、含金量高的实招硬招,吹响了科技创新的“冲锋号”。

国家电网董事长、党组书记辛保安表示,2021年公司将深入实施“新跨越行动计划”,攻坚“卡脖子”环节、短板技术和“无人区”,将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人才和机制是决定企业活力的关键点。央企负责人会议提出,要赋予科研人员在成果转化中的更大自主权,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激发广大科研人员创新动力、创造潜能。

为此,国家能源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王祥喜表示,加快实施科研体系改革,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优化成果转化机制,健全创新激励机制,培养造就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育有影响力的科技品牌,切实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中国一重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明忠表示,为深入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实行“揭榜挂帅”等制度,加快推进落实国家重大工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央企攻坚”工程以及企业高质量发展重点科研项目等。积极参与创新联合体建设,加快组建“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创新平台”,着力推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一手抓新兴产业,加快组织实施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重点项目,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刘明忠还提到,数字经济作为引领未来的新经济形态,既是中央企业提质增效的新变量,也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蓝海。当前,中国一重正在开启重型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新征程。

中国西电集团董事长白忠泉也提出,输变电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转型升级的关键是数字化、智能化的跨越。“作为输配电环节的装备制造龙头企业,西电集团要把客户需求和痛点作为企业的发力点,致力于成为推动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的排头兵。”他表示,要明确数据是企业的核心战略资产,加强信息技术与研发、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加快建设“数字企业”。为应对数字化冲击,西电集团在继续加强全面科技创新的基础上,计划成立数字化产业研究院,正在探索建设真正无人值守的智慧电站,致力于推动输变电产业的数字化水平。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快速落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从深化改革中走来的国有企业,在经历了放权让利、“利改税”、承包经营责任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企三年脱困、建立和完善国资监管体制,以及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洗礼后,已经迸发出强大的发展活力。

“十四五”时期,面对深刻复杂的外部发展环境,继续推动国企改革在深化拓展中下更大功夫,是企业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以激发企业发展活力为目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进入全面提速期。郝鹏表示,2021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关键之年,主要任务能否落地、能否见效,直接决定着后年能够全面实现预期目标。中央企业要抓紧抓实抓细,确保在重要领域、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和进展。

进入关键之年,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要更加聚焦重点任务。如,发力攻坚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等制度性基础性改革;力求突破厘清治理主体职责边界、混合所有制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等重点难点问题。在全面梳理问题症结基础上精准对焦,改革才能有的放矢。

2021年,中国宝武在钢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后了开启“超亿吨”新纪元。宝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德荣表示,2021年,中国宝武已经走到了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关键时期,要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打造新时代的“宝武之治”。紧盯体制机制瓶颈问题攻坚破难,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大力推进混合所有制,建设具有宝武特点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以难点为突破口,国家电投党组书记、董事长钱智民表示,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要坚决抓好自主创新、资本运作等党组重点关注的9个方面改革任务;做好创新引领,在重大专项、综合智慧能源、光伏等关键领域重点突破;做优资本运作,瞄准“独角兽”企业培育、市值运作、资产结构、顶层设计、人才激励等方面,进一步创新突破。

聚焦难点改革攻坚,要进一步调动企业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此,郝鹏表示,企业在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全面推行用工市场化,灵活开展多种方式的中长期激励等方面,激发改革活力,助推企业由“要我改”向“我要改”转变。

2020年12月18日,作为中国石化首批直属单位试点企业之一,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成功举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签约仪式。以契约管理实现“能上能下”,以刚性考核实现“能进能出”,以目标业绩实现“能增能减”,率先在公司经理层实现“三能”机制的落实落地。

2021年,中国石化3家“双百企业”、2家“科改示范企业”作为首批五家试点单位,将率先开展相关改革,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建立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计划到2022年,中国石化各级子企业将全面展开此项工作。

中建集团提出,2021年要在深化改革专项工程上见成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争创中央企业改革示范标杆;要在推进公司治理体制和激励机制上见成效,灵活开展多种方式的中长期激励,充分激发员工干事创业热情。

基层是企业改革发展的第一线,蕴藏着极大的改革动力和创新智慧。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攻坚,要更加注重发扬基层首创精神。郝鹏表示,2021年抓紧抓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还要更加突出基层创新。鼓励支持进入“双百行动”“科改示范行动”、区域性国资国企改革和深化东北地区国资国企改革等专项工程的企业率先改、大胆试,争当改革标兵、争创改革经验,使改革政策直达基层,让改革成效惠及基层,在基层形成典型引路、比学赶超的生动局面。

打造提质增效升级版,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高质量发展引领变革升级,这就要求企业要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数量的增长转向更多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尽快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追求效益、提高效率、创造价值,成为新时期评判中央企业发展质量的关键因素。

以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开好局,央企负责人会议提出2021年着力打造提质增效升级版,以更加精准、有效的举措推动企业向市场升级、管理升级、质量升级要效益,切实防范化解各类风险。

“2021年石油石化行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很多,中国石化面临的各项工作任务依然艰巨繁重。”中国石化董事长、党组书记张玉卓说,“企业持续增强盈利能力,打造更强竞争优势,大力推进系统优化、拓市扩销、降本挖潜,全力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当前我国移动通信企业正处在5G投资大、运营成本高,投入产业压力较大的特殊时期。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力争实现稳定增长,重在深化精益管理,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2021年中国移动加大科技降本、管理降本力度,不断提高运营效益。图为中国移动的5G电力巡检机器人。

中国移动董事长、党组书记杨杰表示,2021年将完善与公司规划、业绩目标相匹配的资源配置,加强对预算执行的过程管控。加大科技降本、管理降本力度,持续清理低效无效资产,不断提高运营效益、效率。

同样以成本精细化管控为方向,中粮集团通过推进经营单位运营型总部建设,压降成本费用、提升人均产出及人工成本利润率等效能指标。加强亏损企业治理,做好“处僵治困”收尾工作,推进低效无效资产退出,缩小亏损面、压降亏损额。

提质增效稳增长重在向精益管理要效益,也要以质量升级助长远。2021年,为全面提高企业经营质量和效益,中建集团持续推进“六个专项行动”,推动科技创新、基础管理提升、信息化建设等取得更大成果。强化项目管理,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树牢质量标杆形象,提升企业品质影响。

安全是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推动企业统筹发展和安全,既要运用发展成果增强防控风险的能力,又要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使企业能够行稳致远。对此,央企负责人会议提出,要加强金融业务管理,严禁脱离主业、脱实向虚,确保不发生债券违约,严禁逃废债,加大对参股投资和参股企业管理,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底线。

以加强债务风险防范为重点方向,中建集团2021年将深入实施“两金”管控三年工作方案,持续改善企业经营性现金流,严格控制经营性负债、带息负债,巩固降杠杆成果。

构建海外利益保护和风险预警防范体系,是企业海外市场稳健发展的关键。招商局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胡建华表示,“当前,疫情仍在蔓延,影响广泛深远,疫情对实业的不利影响必然传导至金融企业,加之政策引导银行让利实体经济,为企业发展带来较大影响。”

下一步,招商局集团将做好流动性风险的监测和管理,防范海外发展风险,推进季度监测机制落地。落实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坚决杜绝重大特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和重大环保事故发生。

加快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补齐高质量发展短板

“十四五”时期,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重在破解国有经济大而不强,企业资源要素配置效率不高,产业转型升级慢、新动能接续不上等关键问题。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事关更好服务国家战略目标,事关更好适应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

以实施“十四五”规划为契机,2021年,国资委将进一步突出实业主业,进一步推进重组整合以及进一步统筹好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摆在了突出位置。

把发展国有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不断提升国有资本配置效率和整体功能,要求中央企业实施更为科学的主业管理,严控分主业投资比例和投向。

中铝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姚林表示,优化投资管理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主责主业,不符合战略方向的业务坚持市场化、保价值退出,引导投资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促进产业链供应链高效发展。

推动国有企业重组整合是提升资源要素配置效率的关键一招。央企负责人会议提出,2021年,国资委将稳步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推动优质资产进一步向上市公司汇聚,增强市场价值实现能力。对重复投资或同质化竞争、无序竞争严重的行业领域加快重组步伐。

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是转换国有企业发展动能的内在要求。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意味着企业将加速拥抱数字化转型,投身参与“两新一重”建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产业深度融合,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为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国家电投“2035一流战略”,是推动清洁低碳转型、引领能源革命的重要一极。“数字化跟能源和电力的融合才是未来的方向,我们应该跟数字化、智能化、互联网紧密地结合起来,应该毫不犹豫地站在能源革命的前列来拥抱未来的发展。”国家电投党组书记、董事长钱智民表示。

数字化转型催生企业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已成为全球产业变革和企业结构调整的核心要素,也是中国海油建设中国特色国际一流能源公司的重要内容。中国海油党组书记、董事长汪东进表示,中国海油数字化转型进程的加快推进,将有力助推公司管理模式、生产模式和商业模式变革,为公司赢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和更持久的赢利能力。

中建集团则提出,要坚持把集团发展战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抢抓发展机遇,探索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拓展新兴业务领域。推动优势资源向国家战略核心区域集中,提高热点区域和城市的市场首位度。

自我革命实现“管资本”,切实提高监管效能

健全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是推动国有资本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服务高质量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十四五”时期,国资委重点围绕“健全”二字,持续落实“放管服”改革,加强依法监管,优化监管方式,着力提升监督效能。

健全体制提升监管效能,要主动适应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形势需要。比如,当前推动中央企业科技创新的任务更为迫切,需要在业绩考核、奖励激励、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等方面进一步调动所有政策资源、集中发力,进一步运用市场机制强化对科技入才的激励,利用国有企业内部市场促进成果转化应用,形成现实生产力。

为此,2021年,国资委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进一步完善考核体系,在原先“两利三率”基础上引入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形成“两利四率”考核体系(“两利”即净利润、利润总额,“四率”即营业收入利润率、资产负债率、研发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突出对中央企业“两利四率”指标的考核,以引导企业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高经营效益和运营效率,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健全体制提高监管效能,重在提高依法监管能力,发挥国资委专业化体系化监管的优势。郝鹏表示,国资委将进一步推进国资监管法治建设,推进规章规范性文件立改废释,完善权利责任清单,优化授权放权清单,制定尽职免责清单。针对专项工作或特别事项,实施组织工作专班,形成“会诊”机制。

深化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是健全管资本国资监管体制的重要一环。自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改革以来,中国五矿等19家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更加突出产业导向,在聚焦主责主业、加大结构调整、内部整合融合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效。中国国新等2家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企业则积极开展基金投资运营和划入股权运作,更加服务中央企业改革发展和科技创新。

以中国国新为例,该企业成立10年来,尤其是成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以来,探索了“资本+人才+技术”的轻资产运营模式,在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和保值增值、更好服务国家战略需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重要作用。中国国新董事长周渝波结合企业实践总结说,开展国有资本运营应当注意把握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关系:一是运营公司定位和服务国家战略之间的关系,二是增强国有资本流动性与企业稳健经营之间的关系,三是提高国有资本回报与服务国资央企之间的关系,四是推进市场化改革与落实国资监管要求之间的关系,五是国有资本运营业务探索创新与加强风险防范之间的关系,六是加强党的建设与国有资本运营之间的关系。

郝鹏表示,2021年,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企业要积极打造市场化运作专业平台,更好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要更好聚焦实体经济,优化产业布局结构,调整优化总部职能定位和管控模式,激发所出资企业活力。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要创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式,提高资产管理专业化水平。

创新拓展国企党建工作,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十四五”时期发展必须遵循的第一位原则和根本政治保证,强调要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有效落实。新时期,筑牢国企党建的“根”和“魂”成为国资国企事业兴旺发达、行稳致远、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根本保证。

近年来特别是全国国企党建会以来,为根本扭转国企党建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国资委压茬推进党建工作落实年、党建质量提升年、基层党建推进年、党建巩固深化年,中央企业党的领导党的建设严了起来、实了起来、强了起来。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全国国企党建会召开5周年。央企负责人会上,郝鹏表示,2021年党建工作要突出围绕迎接建党100周和全国国企党建会召开5周年,扎实开展“中央企业党建创新拓展年”,不断推进党建工作理念创新、机制创新、方式创新,全面推动国企党建向基层拓展、向纵深拓展、向国有资本延伸的新行业新领域拓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为进一步完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央企负责人会议提出健全践行“两个维护”的制度,完善企业党委(党组)发挥领导作用的机制,构建深度融合的格局等方面发力,推动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以高质量党建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国资委从压实党建责任、夯实党建基础和加强对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指导等方面,积极推动企业党建与业务工作相互促进、融合发展。

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才能为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央企负责人会议提出进一步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从讲政治的高度做好经济工作,提高专业化能力水平,努力打造政治强、专业精、作风优的干部人才队伍。

“十四五”时期,国资国企更要突出政治优势,坚定不移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不断增强国资国企队伍的凝聚力、执行力、战斗力。2021年,国资委将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巩固深化专项整治成果,加快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为深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大唐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邹磊表示,企业将进一步强化建章立制,健全配套考核激励机制,压紧压实各级党委主体责任和党委书记第一责任,形成全面从严治党强大合力;进一步完善工作体系,在职责范围内把全面从严治党各项重点任务抓实抓细抓落地;进一步狠抓基层党建,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到实处、落到基层。

“十四五”开局之年,全面加强党建各项工作正在企业落实落地。中交集团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王彤宙表示,党的坚强领导,要靠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来保证,必须一以贯之打造全面提升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质量的窗口。2021年集团持续推进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升级,为实现“两保一争”目标、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型、管理型、质量型”世界一流企业聚力领航。(《国资报告》记者 王倩倩)

【责任编辑:赵艺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