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媒体观察 > 正文
人民日报海外版:11月制造业PMI为52.1%,连续9个月高于临界点——中国制造业活力增强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布时间:2020-12-02

11月30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1%,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6.4%和55.7%,三大指数均位于年内高点,连续9个月高于临界点。专家指出,制造业PMI各项分类指数普遍改善,表明中国制造业市场活力进一步增强,恢复性增长明显加快。

分类指标普遍改善

“随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我国经济继续稳定恢复。”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分析,11月,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PMI位于扩张区间的增加至19个,制造业景气面有所扩大。具体来看,呈现以下特点:

——进出口景气度稳步回升。本月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为51.5%和50.9%,分别高于上月0.5和0.1个百分点,均为年内高点,且连续3个月位于扩张区间,保持逐月回升走势,中国进出口持续恢复向好。

——价格指数升幅较大。赵庆河指出,随着近期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涨以及企业生产、采购活动加快,本月制造业原材料采购价格和产品销售价格均有明显上升。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为62.6%和56.5%,分别高于上月3.8和3.3个百分点,均为年内高点。

——大中小型企业景气度均有所回升。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53.0%、52.0%和50.1%,高于上月0.4、1.4和0.7个百分点,均位于临界点以上,不同规模企业景气度均有所回升。“调查结果显示,本月小型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有所改善,反映资金紧张的小型企业占比为42.3%,低于上月2.6个百分点,是今年以来的低点,表明前期出台的助企纾困以及针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扶持等政策措施效果显现。”赵庆河说。

“与上月制造业PMI相比,11月份的指标呈现平稳上升的态势,表明中国制造业乃至整个工业正处于全面恢复上升的状态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表示,这也说明中国经济恢复保持了比较稳定的态势。

产需两端协同发力

张立群指出,从供需关系来看,11月制造业PMI分类指标具有不同于前几个月的特殊之处。“今年来,制造业PMI指标更多体现的是供给的恢复,但从11月的指标来看,需求恢复有加快的迹象。”张立群说,“这说明产需两端正在协同发力,供求恢复不同步的矛盾在缓解。”

数据显示,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为54.7%和53.9%,分别高于上月0.8和1.1个百分点,均上升至年内高点,且两者差值自6月份以来逐月缩小,从2.5个百分点降至0.8个百分点。赵庆河介绍,从行业情况看,与高技术制造相关的医药、电气机械器材、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及仪器仪表等行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高于56.0%,位于较高景气区间。“这些数据表明制造业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供需循环持续改善,产需加快释放,对制造业总体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但与此同时,也要看到制造业行业恢复情况仍不均衡,其中纺织服装服饰业PMI今年以来始终位于临界点以下,行业景气度持续偏弱。“此外,出口企业中反映受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的企业占比为18.8%,高于上月1.7个百分点;有的企业表示,随着近期人民币持续升值,企业利润承压,出口订单有所减少。”赵庆河说。

增强扩大内需效果

11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4%,高于上月0.2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位于55.0%以上的较高景气区间,非制造业延续稳中向好恢复态势。

“尤其要看到,服务业复苏态势继续向好。”赵庆河指出,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5.7%,高于上月0.2个百分点,9月份以来持续位于较高景气区间。“在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的有机结合下,消费市场逐步有序恢复,服务业复苏步伐稳健。”赵庆河说,“从市场预期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1.1%,连续5个月高于61.0%,表明近期多数服务业企业对行业发展持乐观态度。”

“11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5.7%,高于上月0.4个百分点,显示中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持续加快,稳定向好复苏态势进一步巩固。”张立群说,“我们要注意到,这个数据有一个特殊的背景,即这是从被疫情冲击到谷底逐渐向上提升而来的。所以这项指数作为一个代表经济上升态势的指数,意义比往年更显积极、重要。”

张立群指出,下一步,要继续增强扩大内需政策的实际效果。“通过政府投资带动企业投资,带动居民消费。”张立群说,“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显著提高,会使化工原料、装备制造等多方面企业订单显著增加,一旦企业开工水平提高,其投资愿望、能力、招工数量也会增加,从而带动就业、促进消费。”

【责任编辑:赵艺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