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四局改制20年:“逼”出全产业链 “闯”出标杆精神
中铁四局改制20年:“逼”出全产业链 “闯”出标杆精神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发布时间:2020-07-24
中铁四局施工人员正在进行高铁长轨铺设作业。
中铁四局承建的杭(州)绍(兴)台(州)铁路正在进行提梁架设作业。
7月1日,在云南,世界跨度最大的上承式连续钢桁梁铁路桥——中国至老挝昆万铁路元江双线特大桥合龙;同日,在陕西,太白至凤县高速公路全线最长的单洞隧道梁子坪隧道贯通;7月5日,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新增的陈翔公路站进入运营测试;7月13日,昌景黄铁路安徽段进入箱梁生产阶段……
自5月以来,跨越五湖四海,中国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上下掀起了“抗疫情、保增长,大干100天”专项劳动竞赛的热潮。铁路、公路、轨道、桥梁等领域的重难点项目,频频传来捷报。
这是中铁四局奋斗的一个缩影。改制以来的20年间,中铁四局在攻克一个又一个困难和挑战中实现了爬坡过坎,逐渐成长为行业标杆,业务范围遍布全国近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海外近20个国家和地区,已连续两年实现生产经营“双超千亿”。
“逼”出来的全产业链布局:从经营项目到经营市场
2000年6月28日,“铁道部第四工程局”改制为“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开始了从大型传统国有建筑企业向现代化国有企业的转变之路。2000年9至12月,中铁四局集团第一至第八工程有限公司、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等13家单位相继改制挂牌。至此,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建立。
1999年京九铁路施工结束后,由于后续工程严重不足,企业发展处于极其艰难的时期。铁路施工业务在中铁四局业务中占比超过70%,“一业独大”现象十分明显,大批员工息工待岗,资金严重短缺。这一摆在眼前的“生存困境”成了倒逼中铁四局推动企业改制、推进市场开发的重要动力。
针对“一业独大”的业务结构,中铁四局紧密围绕工程施工业务,推动向“上中下”游拓展延伸,开辟了规划设计、房建、市政工程、土地综合开发、设备及材料研发、海外市场等跨行业、跨国界的经营领域。2000年,集团还试水投资业务,此后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的增长板块,并在中国中铁系统内率先成立投资运营公司。截至2019年底,中铁四局在土地一级开发、房地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投资项目共计85个,总投资规模约1416亿元。
改制以来,中铁四局推动全产业链建设与完善,基本形成了以国内工程承包、投资开发、运营管理、境外工程、工程服务为主的五大业务板块。截至2019年底,中铁四局境外营销完成109亿美元,业务范围遍布安哥拉、委内瑞拉、埃塞俄比亚、蒙古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2019年,全局承揽非铁路工程首次突破1000亿元。
20年来,中铁四局的营业额由2000年的33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020亿元,相当于平均每年再造一个中铁四局,年利润总额增长了122倍。
探索出的机制优化:从粗放式到扁平化
从一个大型传统国有企业改制为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中铁四局面临着巨大的制度设计压力和落实执行压力。除了治理结构和投资主体面临的巨大变革之外,企业在组织架构、薪酬体系、资源配置等方面都需要开展大量根本性的制度改革。
2000年改制以来,公司通过精简管理层级,推行项目扁平化管理,逐步建立了一套切合企业实际的现代企业制度。作为一个规模大、范围广、人数多的大型国企,如何在规范框架之下实现高效创新地管理,始终保证较强的执行落实能力,就成了决定企业能否行稳致远的关键。
管理流程的精简化是其中重要的一步。改制以前,不同部门之间常出现边界模糊、相互冲突的情况,目标落实的难度大。针对这一现象,中铁四局提出“废改立留”的计划,通过多部门集中办公的方式,将制度体系做系统化地梳理与精简,“消化”后,变成操作性与实效性更强的标准化管理手册。
在全局范围内,中铁四局实行“授权分级、权责对等”。能由子分公司决策的压到子分公司去,赋予项目经理部更多的自由决定权。面对疫情所引发的一系列突发状况,这一管理机制的灵活性与韧性展现出来。
中国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新生表示:“这是一个新的挑战,也是一个新的机遇。面对多变的市场,四局在深度地调整自身经营体系,目前,我们已经在全国布了11个区域指挥部,全面与市场进行对接。”
不断传承的“标杆”精神
改制以来,中铁四局经济规模、财富总量等各项指标在行业内位居前列。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原铁道部)实施的全国铁路施工信用评价中,中铁四局共有26次位居A类企业,成为全国获此殊荣最多的单位。2011年,中铁四局被母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选树为“标杆”企业,10年来,中铁四局在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等主要经营指标方面始终位居中国中铁二级施工类企业领先地位,不断传承的“标杆”精神,成为中铁四局企业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坚持抓好党的建设为中铁四局的“标杆”精神注入了核心力量,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区域党建和联创共建主题活动广泛开展,有力地推动了生产营销,亮化了党建工作品牌。7月9日,中铁四局南沿江城际铁路项目联合江苏省铁路集团、南沿江城际铁路公司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中铁四局使用智慧党建云平台对南沿江党群工作开展情况等多个模块进行展示。在不断丰富共建工作内涵的同时,也展示出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这种“标杆”的精神,也被中铁四局人延伸到了工作生活和工作态度里。在中铁四局负责的中老铁路施工项目中,由于条件限制,前往玉磨段施工道路的蜿蜒盘旋。从国道到阿墨江大桥的山区便道通过一次便要半天,物资全部要从山外采购,遇到雨季施工人员基本生活物资都难以为继。即便在如此艰苦条件下,施工人员毅然坚守了四年。
“标杆”精神的传承也离不开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中铁四局设置包括总院、分院、专业院等多专业、多层次的企业大学,脱离了简单的“培训班”的模式,向更高的企业人才培养方向努力。李新生表示,通过企业大学这套体系,可以让新员工不仅仅可以跟着身边的几个前辈学习,还能从四局的整体的土壤中吸取知识和养分。在管理资源摊薄、管理人员年轻化的背景下,给年轻人更大的成长空间和成长速度。针对一线技术人员培养,中铁四局创新实施 “1357英才计划”,对毕业生进入企业后的不同阶段设定具体的目标,帮助年轻职工完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作为国内建筑业综合实力一流的中国中铁“标杆”成员企业,中铁四局综合施工水平在国内建筑企业中位居领先地位,不仅专业范围涵盖全、市场布局广,而且在铁路客运专线施工及设备成套技术、城市轨道施工专业全覆盖能力、汽车试验场、水务环保等诸多领域占据着市场的制高点。近年来在长大复杂隧道、长大跨度和新型特殊桥梁、高层建筑等领域取得长足进步,承建了金温铁路汤村隧道、宁波北环特大桥、石济客专黄河大桥、南宁英华大桥、云南玉磨铁路数座特殊桥梁在业内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项目。
目前,中铁四局拥有两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多个高等级创新平台,累计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443项,被授予“国家创新型企业”称号。
改革仍在进行时
受疫情影响,今年企业在生产组织、经营开发等方面都面临着严峻考验。为了将疫情对企业改革发展各项工作的影响降到最低,中铁四局持续推进生产组织模式变革、业务结构优化、强化产业带动作用,推动企业改革发展各项工作走稳走深走实。
李新生表示,中铁四局将在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建设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推动业务结构不断占领“微笑曲线”,切实发挥企业在设计、投融资、施工建设、管理运维的全产业链综合优势,重点在“地铁+市政+房建”,高铁沿线土地开发,“环境治理+市政+片区开发”等民生基本工程方面站稳扎实。
中铁四局还将围绕海外“优先发展、优质发展”的政策,积极扩展国际业务发展。李新生称,中铁四局“走出去”的力度将越来越大,将国际化业务当作公司发展的重要工程板块。下一步,将积极稳妥地持续开拓国际市场业务,推进属地化管理模式。
“属地化推进难是不少工程企业在发展国际业务时都会遇到的瓶颈,施工队伍、管理人员、劳务队伍和设备物资的属地化程度都不够,技术、施工、劳务人员的稳定性差,大大降低了国际业务的运营效率。”李新生表示,针对这一问题,2020年,中铁四局对于自己的国际业务进行了精简调整和区域集中,将原来的8个区域调整优化为现在的5个区域,成立了国际事业部,进行实体化的运作,自负盈亏、独立考核,将在优势地域和重点国别首先攻关突破。
基层员工的幸福和福利将是中铁四局管理提升的聚焦点。2019年,中铁四局在文化建设方面推广幸福企业建设,联合清华大学建设了幸福企业建设指标体系,每年定期组织两级机关和项目部的人员进行幸福指数测试,依据这一指标规划具体调整方向,优化运营管理模式,对准基层员工的“累点”“痛点”进行改革,释放基层的管理活力。
【责任编辑:赵艺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