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订单之变”看新旧动能转换
东方电气的结构调整之路
东方电气的结构调整之路
从“订单之变”看新旧动能转换
东方电气的结构调整之路
东方电气的结构调整之路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发布时间:2019-12-30
《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在中国东方电气集团(下称“东方电气”)采访时了解到,今年该公司新增煤电装备订单占比已不足25%,可再生能源与新兴成长产业订单占比则上升至40%以上。东方电气市场部部长王军告诉记者,东方电气适应新的能源发展形势,正在打造“六电并举、五业协同”的产业发展格局,未来可再生能源上升趋势还将延续。
作为我国最大能源装备制造商之一,东方电气的订单结构变化恰好反映出我国能源结构已实现从“一煤独大”到清洁绿色的巨大转变。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煤炭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已从此前维持了近30年的70%历史性地降至60%以下,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14.3%。今年前三个季度,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稳步扩大、利用水平显著提高。
截至2019年9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7.64亿千瓦,同比增长8.2%。此外,前三季度新增发电装机6455万千瓦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新增装机的56%。
在市场倒逼和政策引导的双重作用下,能源装备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持续推进,行业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加速提升、内生发展动力不断增强,新旧动能转换正在实现。
始建于1966年的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曾是“一煤独大”时代的代表,20世纪80年代凭借自主研发的300兆瓦汽轮机跻身大型火电汽轮机制造企业行列。“十一五”期间,东方汽轮机就已形成火电、核电、气电、风电、太阳能等“多电并举”的产业格局;“十三五”以来,更是致力于优煤电、强核电、精气电,加速推动工业透平、电站服务、新材料三个成长产业成为新的增长点,占比从“十二五”末的23%增长至目前的45%左右,基本弥补了传统煤电下滑的缺口,成为公司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
“过去十年,国家能源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每个阶段,国家对能源装备制造的需求都在调整。从最初重‘量’到后期重‘质’,能源产业不断实现转型升级,能源装备制造业面临更高要求。”东方汽轮机总经理助理赵世全告诉记者,不仅要提质提效,还要节能降耗、绿色环保。“市场进步很快,几年前的产品如今根本卖不出去了,需要不停优化改进,且其他制造企业也在不断进步,这也逼迫我们必须创新。”
三个月前,东方汽轮机启动了国内首台自主研发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的空负荷试车,整机点火试验一次成功。目前,项目进入带负荷运行试验。根据计划,该项目将在2020年完成优化设计和完善验证任务,2021年投入试验电站运行。
赵世全介绍,随着能源结构调整,天然气发电比例逐渐增大,天然气发电主设备燃气轮机高温部件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不仅解决了关键技术被“卡脖子”的问题,还可让价格下降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
在自主创新的助力下,东方电气正在清洁能源领域谋求更大发展空间。东方电气的另一家子企业东方电气风电有限公司近年来先后自主研制了4兆瓦陆上直驱风力发电机组、10兆瓦海上风电机组等,凭借技术优势占领市场先机。尤其是后者,引领中国海上风电进入“两位数时代”,单机容量中国最大、叶轮直径最大,可有效降低海上风电度电成本。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今年发布的关于完善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自2021年1月1日开始,新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全面实现平价上网,国家不再补贴。第一批光伏平价上网项目将在2020年底相继并网发电。在东方电气风电有限公司董事长贺建华看来,平价上网一定是大势所趋,“只有平价了才有竞争力”。
当前全球能源装备市场处于下行期,国内外厂商的日子都不好过,但东方电气却是一年一个样:2016年业绩亏损,2017年扭亏脱困,2018年强劲增长,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超80%。不断加快结构调整步伐、着力自主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实现“三年大变样”的关键之举。(记者 杨迪 萧永航 黄可欣)
【责任编辑:赵艺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