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8-10-22
在田间地头,农民通过“无人机云平台”实时获取各项生产数据,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房前屋后,农民借助“撬装式能源服务站”补充油、气等生产生活能源,方便快捷;线上线下,“快闪集市”打造的终端将赶集与互联网购物相结合,助力乡村消费升级……在2018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成都主会场,集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智能乡村生产生活服务平台”项目一经展示,就成为焦点。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走过4年,成绩斐然。今年上半年,我国平均每天新增企业1.81万户,市场主体总量首次超过1亿户,有力带动了充分且高质量的就业;120家“双创”示范基地、5500多家众创空间、4000多家科技企业孵化器、3500多家创业投资机构蓬勃发展,助力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创业投资市场……点滴活水汇入江海,创新的浪潮改变了中国经济的生态和每个人的生活。而成绩的另一面也代表着新期待、新未来。今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的主题为“高水平双创,高质量发展”;国庆节前夕,国务院出台意见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双创”升级版。如何在创新创业领域更上层楼,引人深思。
创新创业的实质是创造价值,并不只是简单的从无到有,更不是简单的资本游戏。一些打着共享经济旗号的创业项目旋起旋灭,一些网络打车平台为了降低成本忽视乘客安全,曾一度引发舆论关于创新的讨论。如果只是通过找个项目圈钱套利,借助炒作概念一夜暴富,就不可能真正实现有价值的创新。高水平、高质量的创业创新,意味着必须摆脱单纯的资本导向,更多关注需求、更多对接产业,把为用户创造价值作为目标。创新创业如大浪淘沙,当潮水退去,留下的只会是真金。只有以更成熟的心态、更理性的思维、更积极的行动投入市场竞争,不光关注流量和商业模式创新,更关注突破核心技术,中国创新创业者才能赢得未来。
创新创业的成功,需要个人努力,更离不开制度环境。近些年来,从商事登记制度简化流程降低门槛,到“最多跑一次”改革提升政府办事效率;从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到加大减税降费力度为企业卸担子,密集的改革鼓点,点燃了创新创业的激情。但无论是为“无形之手”松绑,还是给“有形之手”加力,高水平、高质量的创业创新,意味着更精细化的管理、更科学的决策。如何提升产业政策效率?如何将创新创业的激情引入实体经济?如何引导创新创业者进入急需攻克的产业领域?只有实事求是、精耕细作,才能真正激活中国经济这一池春水。
实现高水平“双创”,文化环境亦不可或缺。如何培养热爱创新、渴望创业的人,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课题。在某个以创新思维著称的国家,妈妈问放学回家的孩子最多的问题,不是学校教了什么、学会了什么、考了怎样的成绩,而是问:今天你向老师问了什么有意思的问题吗?这种从小对创新思维的启发、对创造能力的培养,对于今天中国的教育和发展同样具有启发意义。只有将创新的意识播种在人生的起步阶段,形成鼓励探索、嘉奖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风气与价值理念,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才能积淀肥沃的土壤,获得涓涓不断的源流。
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曾感慨,如果大多数中国人因为从事挑战性工作和创新事业获得成就感,结果一定会非常美好。创新具有强大的溢出效应。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中,每一点改进、每一步探索,往往能回应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现实需要,甚至由量变引发质变,重塑整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在这个意义上,“双创”的4年仅仅是一个开端,未来还需更多努力。(彭 飞)
【责任编辑:语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