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22-02-24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出:“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实现绿色成为普遍形态的发展,必须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推动能源革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持续降低碳排放强度。”“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推进能源革命,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高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入推动能源革命,加快建设能源强国。”实现绿色成为普遍形态的发展,必须加快推进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能源体制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能源事业发展成就显著,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持续下降,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显著提升,能源转型稳步推进,能效不断提高。当前,我国能源生产消费日趋绿色,能源供应保障更加有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创新驱动后劲更足,惠民利民措施更实。同时也应清醒认识到,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能源结构以煤为主,能源供应、结构格局、环境影响和管理体制等方面还有一些短板和弱项。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双赢,必须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深入推动能源革命,立足我国能源禀赋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深入研究我国现阶段在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下如何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中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
推进绿色转型。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着力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构建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的制度机制。同时推动全民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开展全民绿色行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持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绿色成为普遍形态的发展,要继续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培养生态道德和行为习惯,让天蓝地绿水清深入人心,广泛开展全民绿色行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通过生活方式绿色革命,倒逼生产方式绿色转型,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民自觉行动。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以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为重点,引导绿色消费,推广绿色产品,全面推进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体系建设,推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壮大,积极推进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体系建设,增加绿色产品供给,积极培育绿色市场,为绿色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加强国际合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绿色国际合作,共享绿色发展成果。”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靠任何一国单打独斗都无法解决,必须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坚持同舟共济,开展全球行动、全球应对、全球合作,在绿色转型过程中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我国坚定践行多边主义,努力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引领全球气候变化谈判进程,积极推动《巴黎协定》的签署、生效、实施,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实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推动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作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先后荣获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这些都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实现绿色成为普遍形态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绿色国际合作,推动共享绿色技术,制定完善国际规则,积极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为全球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推动建立公平有效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机制,推动实现更高水平的全球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语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