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9-06-27
高质量发展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也是创新成为主要驱动力的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习近平同志强调,“科技创新是核心,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我国发展全局的牛鼻子”。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破解当前经济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关键,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重要抓手,正在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我们要深化改革、破解难题,为实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营造良好环境、提供制度保障,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生态环境
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环境和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国内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快速升级,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供给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此,应加强顶层设计,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生态环境,让科技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
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也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没有强大人才队伍作支撑,科技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应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用好用活人才。为此,应建立并完善适应科技创新要求、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人才管理机制;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创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以国家发展目标和科技自身发展目标为导向,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为优秀人才施展才华提供广阔空间。
优化创新市场环境。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近年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虽有所加强,但也面临创新动力不足、创新资源缺乏等问题。应通过简政放权等举措释放企业创新活力,鼓励企业大胆创新、勇于创新;通过深化改革规范政府职能,完善公平的市场环境,发挥创新型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服务,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梳理总结一批在科技示范区和试点项目试行的好思路、好方法、好经验,并在更大范围推广实施。
完善科技创新评估体系。在加强人才培养、优化创新市场环境的同时,完善科技创新评估体系特别是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评估体系。比如,构建能够反映投入产出、质量效益、基础动力、民生福祉、经济风险等多个领域情况的指标体系,发挥科技进步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建立政府参与设计、市场自主形成的标准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参考;借鉴国际相关经验,设计标准规范的统计分类体系,完善统计数据的共享机制,大力提升统计能力和服务质量。
形成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不断推进科技创新,除了要求创新主体必须具备一定创新素质,还要求形成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有利于激发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力。应积极营造宽松、宽容的文化氛围,在全社会倡导敢为人先、敢于创造,倡导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保护和调动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振兴实体经济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并强调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当前,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催生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给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必须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促进大数据技术深度应用。随着信息技术和人类生产生活交汇融合,全球数据呈现爆发增长、海量集聚的特点。大数据技术的深度和广泛应用,有利于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进一步形成各方面、各环节、各渠道信息共享、良性互动的新局面。依托大数据技术建立相应的技术共享数据库,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不同主体实现技术共享,有利于推动大数据技术在科技创新中的深度应用以及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加快创新发展进程。
以科技创新推动智能制造发展。作为实体经济的主体,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主力军,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我国作为制造业第一大国,应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科技创新特别是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我国制造业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夯实建设制造强国的基础。
坚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应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引领重要产业发展的创新型企业,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真正与产业链匹配;加快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完善融合机制,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支持企业牵头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推动国家高新区按照发展高科技、培育新产业的方向转型升级,开展区域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建设创新型省份和创新型城市,培育新兴产业集聚区、增长极,增强创新发展的辐射带动功能。
把握科技创新的科学理念
习近平同志指出:“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和全球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新技术突破加速带动产业变革,对世界经济结构和竞争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这要求我们在推动科技创新时必须树立科学理念、把握时代脉搏,抓住机遇实现我国整体科技水平从跟跑向并行、领跑的战略性转变,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作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实现我国发展全局深刻变革的科学指引,也是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指引。
以实现创新发展为目标推动科技创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是发挥创新第一动力作用的重要支撑。要培育发展新动力,构建促进创新的体制机制,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深入研究和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科技瓶颈问题,围绕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等方面的需求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产业和产品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以实现协调发展为目标推动科技创新。协调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特点,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目标。在科技创新中坚持协调发展理念,一方面要促进科技创新自身协调发展,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着力破解关键核心技术难题,补齐技术短板,在巩固原有技术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科技创新潜力,增强科技创新后劲。另一方面,发挥科技创新对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积极作用,为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以实现绿色发展为目标推动科技创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绿色技术创新是绿色发展的重要动力。科技创新应充分发挥对绿色发展的支撑作用,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开展绿色低碳技术研究;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实现开放发展为目标推动科技创新。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推动科技创新应从我国高质量发展要求出发,加强自主创新,整合利用好全球创新资源,在一些前沿领域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深入参与全球科技创新治理,主动设置全球性创新议题,积极参与重大国际科技合作规则制定,共同应对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环境污染、气候变化以及公共卫生等全球性挑战。
以实现共享发展为目标推动科技创新。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科技创新需要秉持的价值取向。科技创新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中广泛应用,最大程度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郭广生 北京科技战略决策咨询中心(北科智库)专家任晓刚)
【责任编辑: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