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9-04-22
内容提要:走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要用活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下好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这个鲜明导向,强化党的全面领导这个根本保证,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质的大幅提升中实现量的有效增长。
2016年4月,习近平同志视察安徽并发表重要讲话。3年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视察安徽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着力在质的大幅提升中实现量的有效增长,努力走出一条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2018年,安徽省经济总量跃上3万亿元台阶,增长8.0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7.8%,在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征途上迈出了新步伐。
用活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
习近平同志强调,现在,我国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化,居民消费加快升级,创新进入活跃期,如果思维方式还停留在过去的老套路上,不仅难有出路,还会坐失良机。这为我们适应经济发展阶段变化,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突破老思路。思路一变天地宽。当前转变发展思路,主要是做到“三个不片面”:一是不片面以速度论英雄。毫不动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稳和进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不被短期经济指标的波动所左右,从“速度情结”和“换挡焦虑”中走出来,做到以稳求进、以进固稳。二是不片面以总量论英雄。国内生产总值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态“显示器”,但它并不能准确测量和评价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能唯国内生产总值论英雄,要遵循量的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必须转向质的提升这一规律,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三是不片面以显绩论英雄。既要为当前发展尽责,又要对长远发展负责,还要摒弃不计成本的发展,反对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杜绝一任政绩、多任包袱的发展,鼓励干部既做显功也做潜功。
摆脱老套路。着力解决路径依赖和低端供给过剩、中高端供给不足的问题,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加大“破、立、降”力度,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着力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不断释放实体经济活力。积极推进国资国企、财税金融、投融资等重点领域改革,纵深开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和通过互换合并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的“一块田”改革,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成果;将改革红利转化为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风险的政策举措,确保经济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走好融合路。强化改革推动和开放带动,积极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着力打造“一带一路”重要枢纽、长江经济带重要战略支撑、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重要增长极。通过举办外交部安徽全球推介活动、首届世界制造业大会以及深化与百家央企、百家民企、百家外企、百家侨企、百家台企“五百”对接等活动,以开放引领创新、倒逼改革、催生动能、促进合作,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争当击楫中流的改革先锋。
下好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
习近平同志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无论是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还是应对国际市场变化,特别是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都需要牢牢把握创新发展主动权。
善抓科技创新的“牛鼻子”。谁抓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就能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领跑者。针对创新资源分散、要素集聚度低、协同创新不足等问题,坚持一体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滨湖科学城、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省“四个一”创新主平台,组建运行1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0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分平台,着力打造科技设施联通、科技链条融通、要素流动畅通的创新矩阵,不断提升创新竞争力。
善落科技创新的“关键子”。科技创新一子落,经济发展满盘活。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着力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构筑支撑高端引领的先发优势,组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在战略性、基础性、前沿性领域集中力量进行攻关。2018年,安徽有13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正加快实现科技创新由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转变,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善破科技创新的“瓶颈口”。聚焦科研成果转化少、转化慢、转化难等瓶颈问题,在科技立项、成果转化、职称评定、薪资分配等方面畅通渠道,大力营造良好环境,激发各类主体创新创业创造活力。构建“储备—突破—转化”技术供给链条,发挥创新型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创业创造深度融合,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集群化、特色产业品牌化,让科技之花结出更加丰硕的产业之果。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这个鲜明导向
习近平同志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重要的发展理念,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推动新时代经济发展,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这个鲜明导向。
着力推动绿色发展。习近平同志强调,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必须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调结构、优布局、强产业,全链条打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严格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的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立足山水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美好的禀赋,把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着力推动系统治理。各级领导干部虽然大都已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但是难在知行合一,重在知行合一。必须始终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不能因为经济发展遇到一点困难,就开始动铺摊子上项目、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念头。要坚持多规合一、源头管控,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增强环境治理的针对性、系统性、长效性。
着力推动全民参与。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广泛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活动,开创全民参与“绿色+”时代,让每个人都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参与者、建设者、监督者和受益者。
强化党的全面领导这个根本保证
习近平同志强调,党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经济工作是中心工作,党的领导当然要在中心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不可能轻轻松松实现。要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确保经济沿着高质量方向发展。
强化理论武装,推动理念转变。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学思用越贯通、知信行越统一,越能深切体会到这一思想的理论伟力和实践伟力。要坚持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自觉做到思想上对标对表、态度上坚定坚决、工作上聚焦聚力,真正把发展理念从“有没有”“够不够”转变为“好不好”“优不优”,推动经济加快转入高质量发展轨道。
净化政治生态,保持实干状态。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政治生态好,人心就顺、正气就足、干劲就大。政治生态要从政治上看、从政治上抓,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首要政治纪律。我们先后组织开展“讲看齐、见行动”学习讨论,“讲政治、重规矩、作表率”和“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专题警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真正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凝聚起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优化作风效能,增强发展动能。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必须以实打实、硬碰硬的有力举措,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亮剑”,始终把践行“三严三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时时铭记、事事坚持、处处上心,真正让规矩严在经常、作风转在实处。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基层减负年”的决策部署,深入开展“严规矩、强监督、转作风”和“十戒十做”集中整治专项行动,以永远在路上的恒心和韧劲正风肃纪、清淤除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担当作为,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发展实绩。(李锦斌)
【责任编辑:语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