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地方扫描 > 正文
湖北鄂州以科技创新助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湖北省国资委   发布时间:2023-08-2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这些重要论述为完善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湖北省鄂州市积极推进市属国有企业科技创新,在创新政策、创新平台、人才引进、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战略引领+制度创新,提升企业科技创新驱动力。鄂州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对加快推进科技创新进行系统部署。鄂州市国资委联合其他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推动企业科技创新促进鄂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形成了具有鄂州特色的创新政策体系。市昌达集团、城控集团对投资的科技创新项目,坚持“投管并重”,制定《出资企业投后管理实施办法》《出资人代表管理办法》《完善出资企业报备事项决策机制的通知》等一系列规范投资项目管理的制度,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形成“1+1+N”科技创新体系,极大促进地区科技生产力大解放、大发展,显著提高了地区科技实力以及创新能力与活力,为鄂州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要素投入+平台建设,强化科技型企业培育。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创“新物种”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类培育工作。针对科研成果产业化转化融资难问题,鄂州市不断创新科技金融,设立了鄂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资金,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运用科技创新资金对初创型、具有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发挥政府“天使投资人”的作用,采取股权+债权+担保等多元组合投资模式助力科技创新发展,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撬动社会资本对科技创新产业的投资。在助力科技创新产业项目走入产业化轨道后,推动项目充分融入市场化发展环境,引导资金择机保本退出,实现财政资金支持科技产业发展的倍增效应和良性循环。先后引进锐世PET/CT、万度光能、拓材科技等24个科技型项目,投资涉及医疗器械、生物制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运用续贷周转金为全市范围内科技型企业提供近500次融资周转服务,资金循环使用金额达30亿元,有效地利用国资担保公司为科技型企业贷款融资增倍,帮助企业获得银行融资15.5亿元,保障科技型企业持续健康发展。通过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建产业研究院,对接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光谷实验室、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等战略科技力量,谋划引进光电子信息、生命科学等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来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研院进行孵化转化。几年来,所投企业累计引进科技创新高端人才就业200人,聚集高端研发人员437人,新增发明专利200余项。获得锐世1项,国家级重点研发项目3项,省级重大、重点项目13项。科技创新氛围在鄂州生根发芽,探索出了以较少的要素投入撬动一批战略新兴产业项目入驻鄂州市的路径,形成了较好的科技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带动了区域科技创新的整体提升。

环境优化+人才支撑,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出台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梧桐计划”、“千名引硕工程”、“新鄂州人”计划、“121人才池”计划等,对高层次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动给予免费提供场地、资金扶持、配套股权投资、税收优惠、购房补贴、子女教育保障、健康医疗保障等优惠政策,激发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简化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流程和申报材料,赋予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更大自主权,探索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经费“包干制”。推行科技优惠政策“免申即享”,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等奖励事项,企业无需报送材料即可享受奖补。举办第11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湖北鄂州赛区比赛、2022年“创客中国”鄂州市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比赛、鄂州市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论坛、鄂州“双创”沙龙等一系列活动,激发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市属企业组建专班走校进所,搭建市校、校企合作平台,引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专家教授团队到鄂州实施科研创新成果转化。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支持科技型企业借助武汉高校资源,从武汉高校院所引进科技成果39项,成交金额2600余万元。发挥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研院科技成果孵化作用,累计引进科技创新项目67个,培育科技型企业62家。全市47家企业与武汉大学等武汉高校院所共建企校联合创新中心,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总数达到2家,累计培育科技型企业150余家。

【责任编辑:语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