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和谐促发展,用和谐创繁荣。近年来,温州市国有企业把“创和谐”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以改革改制、创新思路、构建学习型企业等方式打造和谐环境,取得了良好成效。
近日,记者走入温州市几家“创和谐”典型企业,从他们身上捕捉国有企业创和谐进程中的特色脉动,展现和谐国企的风采。
企业改革改制——用品牌立市突破 发展是硬道理,温州市国企围绕“发展与和谐”的命题做足文章,在改革改制进程中,以和谐为基础,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
今年以来,市国资委把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推进优势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推进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重视解决国企改制遗留问题”的要求,采取多项措施积极推进工作。
为破解温州国有企业“多、小、散”的问题,市国资委将做大做强交通、城建、港口、能源、水利五大板块作为国企整合重组的重中之重,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房地产、外贸等企业的整合,由委班子成员分头领衔,结合“树新形象、创新业绩”活动,率领工作组多次深入有关企业,调查摸底,统一思想,形成国企和谐发展的外部氛围。
温州市国企纷纷从自身特点出发,寻找改革改制的突破点,进一步凸显“品牌立市”的发展策略。作为老字号的温州一百集团公司,正是在品牌立市中尝到了发展与和谐的甜头,2007年实现商品销售额达3.69亿元,比改制前的2000年翻了两番多。“一百家电”则在苏宁、国美等家电大鳄争先抢夺温州家电市场份额的严峻形势下,努力发挥本土家电优势,凭借良好的商业信誉、体验消费的经营策略以及本土放心商场的营销办法,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成功打造出本土家电零售品牌。
关爱职工行动——用以人为本践行 打造和谐企业需要良好的内部氛围,而职工的所需、所感,则是最直接的企业和谐因素。市国资委自成立以来,不断引导企业开展关爱职工行动,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重视职工诉求,使职工在追求自身价值实现的过程中,促进国企的发展。
温州市各家国有企业,积极地将职工群众工作提到重要位置上,通过强化党政工团职能、健全职工福利政策等方式,及时了解职工诉求,不断拓展民意表达渠道,使群众和职工的诉求能够顺畅表达、问题能够及时解决、情绪能够有效疏导。
由原六大行政性工业总公司合并组建的市工业资产管理公司,在改革改制的过程中,成功地解决了所属50家困难企业2995人大病医疗参保,占应参保人数的70%;解决了特陶、黄龙、蜡纸厂500多名职工的医保缴费问题;改制重组了42家企业,解决了5000多名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
金可达集团率先在企业中推行“全员健康管理工程”,通过医院体检、专家讲座、日常提醒、个人健康指导方案、绿色就医通道、运动健身、后续跟踪管理等平台,实施职工健康管理信息系统,为每个员工建立健康档案,时刻关心他们的健康。此举充分调动起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推动了企业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并且还实现了由“人本管理”向“心本管理”的提升。
创建学习型企业——用源头活水推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和谐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样需要源头活水。近年来,温州市国企坚持把打造学习型企业与和谐发展主题相结合,通过不断开展不同形式的学习活动,获得发展的不竭动力。
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是温州市国企创建学习型企业的一大特色。不少国企经常不定期地开展党的十七大精神主题宣传教育等政治理论集中学习活动;党员、干部日常党性党纪教育、党风廉政建设教育;以及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律知识教育、安全生产知识教育等,让广大职工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取得长足进步。
而自主学习则是结合个人的工作性质、业务特点和业余爱好等实际,发展职工个人的学习空间。在浙江东方集团,记者看到,不少职工根据该公司多元化经营的特点,正在学习有关证券投资、资本运作、房地产开发、外经贸业务、市场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业务知识。在该公司的积极倡导下,职工们每年都争取读一本书、发一次言、上一堂课、写一篇体会、记一本笔记,把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作为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学习与实践中,温州市国企不仅已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主力军,同时也成为勇挑社会义务的大梁。“和谐国企”建设正努力迈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