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节能减排耕作技术专家组到苏垦黄海考察观摩
全国节能减排耕作技术专家组到苏垦黄海考察观摩
文章来源:江苏国资委 发布时间:2011-03-04
2月28日,农业部原副部长、中国作物学会理事长路明博士率“全国节能减排耕作技术专家组”到黄海农场考察观摩“节能减排稻麦作业模式及其成果”。考察观摩人员有中国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华东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和安徽农业大学的领导、教授、学者以及来自湖北、四川、安徽、江苏等省(市)的农技推广专家。目的是通过观摩成功经验,进一步制定该课题的实施方案和扩大试验示范范围。黄海农场场长、党委书记林正银和场长助理贺在锐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并介绍情况。
观摩现场,路明说,在黄海农场进行的“江淮稻区节能减排稻麦作业模式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这一课题,在农场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取得突破性进展,已初步形成了以秸秆覆盖全量还田、土壤条带旋耕、化肥定位深施、浸润灌溉和病虫草害综合防治为关键技术的耕作栽培技术体系,研制成功了关键技术一体化作业及配套开沟机具。新型耕作模式下,水稻根系健壮,抗倒防衰,亩产550—600公斤,与农场常规水稻单产持平,节能35%以上,节本60—120元/亩,CH4的理论减排量30%以上。眼前越冬小麦也根系发达、苗匀苗壮,已正常返青,有望再获丰收。路明还感慨说,研究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农场农艺与农机部门的鼎力配合与协助。因为项目研究实施过程中,农机与农艺技术的衔接配套至关重要,每一项关键技术的到位,都需要“量身定做”的农机具来完成。
关于“浸润灌溉”的配套沟系,黄海农场场长助理贺在锐介绍说,这是我们农水中心根据农艺要求,用专门改制的农机开出的“丰产沟”,两沟之间相隔3.6米、沟深30厘米,是固定箱沟,可使用多年。稻麦通过“丰产沟”浸润灌溉,可减少40%以上的用水。水稻灌浆期,可进行干湿交替更有利于物质转运和籽粒饱满。大小麦生长期,“丰产沟”还可降低渍害,提高根系活力,防早衰。
黄海农场相关领导表示节能减排是发展生态农业的有效措施,也是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农场将继续把握现代农业发展新趋势,加快示范推广力度,为探索新型种植模式的节能减排机理积累经验,为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