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国资委成立于2004年10月,可以说,是伴随着'十一五'前进的步伐一路走来的。回首'十一五',大连国资国企走过的5年,是艰辛求索的5年,是快速发展的5年,是硕果累累的5年。这5年,面对瓶颈约束凸显和内生动力不足,面对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技术崛起,市国资国企清理并解决了大量历史遗留问题,为企业的发展扫清了羁绊;成功地实现了发展的战略性调整,从'求生存'到'求发展'到追求跨越式发展。
这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国资委认真履行出资人职责,积极推进国企改革重组,重点推进产业关联度高、具有优势互补和战略协同效应的国有企业实施联合重组,对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进行了战略性调整,国有资本逐步向港航物流、装备制造、化工、公用服务、投融资和资源类产业等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和优势企业集中。先后完成了3户企业公司制改革;对6户城市公交企业进行了重组;完成了8户企业股份制改革。市国资委现有出资企业27户,包括国有独资公司制企业13户、多元投资主体股份制企业14户。其中上市企业12户,资产超百亿企业7户,营业收入超百亿企业5户,利润超亿元企业7户,形成了一批主业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国有工业实现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一半,国有企业上缴税金占全市税收总额的四分之一。
2009年,在受金融危机影响的情况下,各项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今年1-10月份实现营业收入527亿元,同比增长27.6%.实现利润36.1亿元,同比增长74.7%.实现增加值100.9亿元,同比增长12.3%.实际上交税金21.3亿元,同比增长23.3%.到今年年底,市属国企增加值的绝对量将会达到140亿元,2005年时这个数字是127亿元,现在是当时的1.1倍。预计到今年年末,出资企业账面资产总额将达1850亿元,'十一五'期间累计增长118.3%,年均增长16.9%;净资产690亿元,累计增长89.5%,年均增长13.6%;实现利润累计增长783.2%,年均增长54.6%.大连港、重工·起重、瓦轴、冰山、大机床、大橡塑、金重、大化、大连机场、国合、盐化等,在全国同行业名列前茅。国有经济的影响力、带动力和活力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成为大连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国有企业成为推进我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一是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出资企业户数虽有所减少,但主要经济指标均大幅上升。2009年度,28户出资企业营业收入834.3亿元,利润39.4亿元,上缴税金41.5亿元。与2005年末比较,资产总额增长了119%,年均递增17%;净资产增长了122%,年均递增18%;营业收入增长了101%,年均递增15%;利润增长了268%,年均递增30%;实际上缴税金增长了107%,年均递增16%.主要经济指标的总量和增幅始终位居东北各城市首位。
二是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通过推进股份制、公司制改革,建立了'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起'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建立了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相互独立、权责明确、各司其职的工作制度;基本形成了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有效运转、相互制衡的运行机制。
三是企业效益进一步提高。通过深化改革,体制机制创新,实现了国有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的优化升级,形成了一批主业突出、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大连港集团的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龙头地位更加突出,2009年吞吐量超过2亿吨。重工·起重集团2009年工业产值突破200亿元,实现利税24亿元。瓦轴集团2009年实现营业收入50亿元,实现利润2.7亿元。建投公司资产总额达到80.7亿元,比2004年末增长了3.1倍。市公交客运集团、供水公司资产总额和国有净资产逐年提高,为保障全市人民的衣食住行做出了很大贡献。
四是保证了企业和社会的稳定。5年间,没有出现群体性进京、进省上访等大的问题和大的不稳定因素,因企业改制来信来访的数量和批次已呈明显下降,保证了企业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五是初步建立起投融资体系。经过几年的发展,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无论从规模上,综合实力上和所处的地位上,都具备了创新投融资体制,完善投融资体系,形成持续稳定的投融资能力的基础和条件,我们顺应发展规律,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积极探索资金的资本化运作模式,在拓宽融资渠道,放大政府投资效应,盘活存量资产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通过大力引进金融、投资和中介服务机构,出台多项鼓励政策促进投融资事业的发展,按照'资源整合、资本运作、资金融通、资产活化' 和'资源跟着项目走,事权随着产权走'的原则,先后组建了三个投融资性的公司,即大连装备、国资公司、资源公司,加上原有的建投公司,共有四大多元化投融资平台公司,借助这个平台进行市场化运作,推动国企改革重组,使之成为能够实现国有资产有序进退的产业整合平台,通过推动企业上市、发行债券、引入私募股权基金、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等,不断优化投融资结构,逐步由以银行贷款为主向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并重的方式转变,为市属国企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动力。积极推进国有控股、参股企业上市。2006年大连港在香港H股成功上市,首发8.4亿股,首发募资25亿港元。2008年华锐铸钢在深交所上市,融资5.8亿元。最近,大连港获批以股份公司为主体回归发行A股,实现整体上市,预计年底前可在上交所主板发行上市,可以募集资金40亿左右。华锐风电、重工·起重集团、瓦轴集团、热电集团等上市工作也在积极推进之中。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实现直接融资。2008年大连港向社会发行30亿元的公司债券;2009年大连港发行25亿元中期票据;今年,重工·起重集团发行12亿元短期融资券;大连装备发行25亿元公司债券。通过以存量吸引增量方式,引入私募股权基金等投资者,实现直接融资。在推进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中,坚持采取引进增量资产和转让存量资产相结合,以引进增量资产为主的方式实施开放式招商引资,通过吸引国内外知名大企业、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入股,创新企业体制机制。通过土地质押置换融资。在企业搬迁改造过程中,采取股权、土地质押过桥贷款等方式解决土地挂牌转让前新厂区建设等所需资金,待原厂区土地转让后用土地出让金偿还贷款,帮助出资企业融资140余亿元。通过盐田土地出让、项目合作等实现融资。发挥市属国企主力军作用,在积极参与全域城市化建设中实现融资。通过投融资平台建设,多元化投融资。大连装备、国资公司、资源公司、建投公司资产已超过700亿元,借助这4个平台进行市场化运作,今年,将融资100亿元,进而,实现以大连装备为平台,以产业基金为载体,做强做大我市装备制造业;以资源公司为平台,整合我市盐化工企业,做强做大我市海洋经济产业;以市国资公司为平台,引导市属国企突出主业,主辅协调发展;以建投公司为平台,在全市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的目标,最终实现优质企业整体上市。
'十一五'这5年,大连国资国企创造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水平,也经历了新世纪以来最为困难的阶段。我们紧紧地抓住了加快发展的机遇,我们也成功地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再过40多天,我们就将告别'十一五',迈入'十二五'的门槛。回首这即将过去的5年,是终点,也是起点;是结束,更是更加美好的开端。在跌宕起伏的'十一五',我们书写了精彩的篇章。在即将到来的'十二五',我们将续写新的辉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