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地方扫描 > 正文
杭州国资国企10年发展回眸

文章来源:杭州国资委  发布时间:2012-11-28

  党的十六大提出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和方针,标志国资国企改革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在这十年间,杭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建立和完善出资人制度,探索构建具有杭州特色的国资监管体系,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与此同时,市属国有企业得到快速健康发展,改革、调整、创新等各项工作全面推进,体制机制活力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明显提升。通过回顾十年来我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历程,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做大做强国有企业,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的信心和决心。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深刻变化

  杭州市探索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特点是构建国资管理的中间环节,即建立国有资产营运机构。从2002年开始,按照政企政资分开的要求,先后组建了工业、商业、旅游、城建、交通,以及杭报、文广、教育、卫生、体育等国资营运平台,市属大部分经营性国有资产纳入了资产营运机构经营,提高了国资管理营运效率。

  为进一步解决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体制性问题,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杭州市于2005年组建了杭州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国资委”)。市国资委作为代表市政府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的特设机构,成立后,不断加强组织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积极探索和创新国资监管方式,大力推动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建立国资监管政策法规、经营业绩考核、资产统计评价与财务监督、产权股权变动监控、企业领导人员管理等体系,着力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服务企业科学发展,使国资监管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发展轨道。

  在预算管理上,市国资委建立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收益支出在国资战略调整中的作用;运行并完善国资营运机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探索建立预算实时监控和预警系统;全面实施企业全面预算制度,强化资本、人本、成本管理和事前、事中、事后监控。通过三个层次预算管理体系,打造国资监控和调节的重要平台。

  在激励机制上,市国资委每年与各资产营运机构签订经营业绩考核责任书,率先推行经济增加值(EVA)考核,并突出自主创新等考核内容,强化了经营责任的考核奖惩约束机制,增强了企业内在动力。

  在日常监管上,市国资委积极加强基础管理,确保国有资产安全。以委托中介机构承担资产评估、企业财务审计、建设工程项目审计等形式,提高了国资监管工作的公正性和专业性;对10家直接监管企业以及市文广集团、杭报集团、市金融投资集团等6家非直接监管企业派出监事会,首次实现市属国有企业监事会组织的全覆盖,健全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在企业领导班子建设上,市国资委以创建国有企业“四好”领导班子、“四强”党组织为抓手,不断加强企业领导班子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全面提升企业领导人员的综合素质。并按照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要求,选拔任用授权经营企业副职领导,不断优化和改善领导班子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

  在优化发展环境上,市国资委坚持“寓监管于服务之中”的理念,扎实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着力做好企业上市、搬迁、资产重组、股权变动等重大事项的服务工作。今年,市国资委继续加大工作力度,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成立了11个服务小组,认真抓好43个服务项目的落地生根,协调解决了杭氧集团临安生产基地搁置多年的土地问题、西湖电子集团教工路1号地块建设问题、西湖味精集团搬迁和资产重组问题,以及主城区水务一体化改革涉及供排水管网、泵站等相关设施确权等一批影响企业发展的难题。同时积极整合资源,在推进企业强强联合、股权结构优化、无市属国有股权企业移交管理关系、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全覆盖、完善企业监事会组织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进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杭州市着眼搞活国有经济,不断深化改革、转换机制,推进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和重组,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

  在2002年基本完成一般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后,全面启动了科教文卫等领域事转企改制,稳步推进了公交、自来水、燃气、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辅业改制基本完成。

  竞争性领域企业改革不断深化。杭氧股份、杭锅股份等企业上市,一批企业如杭州银行、杭州工商信托、燃气集团等引入了国际战略投资者,显著增强了实力。城投集团6家房地产企业、杭州重机、化纤集团等完成改革重组,增强了发展活力。百大集团、中日友好饭店、西湖啤酒等退出国有股权,进一步优化了布局。妥善处理了破产企业的清算、职工持股会、内退工龄补偿等遗留问题,有序退出职工持股会10余家,有效维护了职工合法权益和企业的稳定。

  国有资源整合重组力度加大。以联合重组的形式组建了市金融投资集团、杭州商贸旅游集团,实现强强联合和集聚发展。整合行业资源,先后组建了能源集团、环境集团、水务控股集团等,促进了公用事业集约式、一体化经营。先后组建了杭州产权交易所和杭州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逐步构建起区域性产权交易大市场。

  在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市属各企业还积极推进企业劳动、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初步建立起管理者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工资能升能降的新机制。与此同时,各企业积极加强内部管理架构调整,加强管控体系建设,强化管理创新,提升了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经过深化改革,有效促进了国有企业发展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2011年,市国资委监管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050.95亿元,利润总额达77.05亿元,分别是2004年的3.34倍、3.76倍,年均增长分别为18.8%、20.8%;企业资产总额达1853.28亿元,所有者权益达682.41亿元,分别是2004年的2.51倍、4.05倍,年均增长分别为14.1%、22.1%。

  国有企业综合实力的明显提升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体制保障,极大地增强了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使得近十年成为杭州市国有企业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效益最好、活力和竞争力提升最明显的时期。

  以市商业资产经营公司为例,2002年到2011年,其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0.8%,利润年均增长18.2%。杭汽轮集团更是经历了跨越式发展,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达455亿元,实现利润达19亿元,分别是2002年的37倍、22.9倍,年均增长分别为49.4%、41.6%。

  通过深化改革、转型升级,企业的规模和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如杭汽轮、杭橡集团去年营业收入分别达455亿元、280亿元,杭汽轮、杭橡、钱江房产、杭氧等28家单户企业利润超亿元。有的企业依靠自主创新加快了科学发展,杭汽轮和杭氧每年都有重大技术突破;华东医药集团目前已有近50个新产品正式立项,在2020年前每年都将有新产品报批成功并投入生产和销售。

  一批极具活力的国有企业脱颖而出,许多企业已经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部分企业甚至成为国际、国内行业的排头兵。

  在2012中国企业500强发布会上,杭汽轮和杭橡继续蝉联中国企业500强,杭汽轮、杭橡、华东医药、金鱼电器、杭叉等5家企业名列中国制造业500强,杭旅进入中国服务业500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