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安徽省国资委 发布时间:2020-08-07
近年来,安徽省国资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打造世界一流企业为目标,以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以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为重点,持续深化省属企业改革。今年上半年,安徽省属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242.9亿元、利润总额39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和5.1%,如期完成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主要经营指标达到去年同期水平”目标任务,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国资国企力量。
创新体制机制,积极培育世界一流企业
近年来,安徽省属企业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在推动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海螺集团作为安徽首个启动混改的地方国有企业,近年来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实施兼并重组,先后并购整合了43家公司,水泥年产能从最初的150万吨提升到了现在的3.5亿吨,位居世界前列;在此基础上,2018年又与另一家省属企业国贸集团重组,进一步增强海螺集团的规模实力。2016年,铜陵有色集团推出员工持股计划,成为安徽省首家全员参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企业;同时,积极做好铜产品精深加工文章,推动企业转型发展。2019年,海螺集团、铜陵有色集团分别以284.99亿美元、268.47亿美元的营业收入首次进入世界500强榜单,位列第441位和第461位,在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上实现历史性突破。
推进战略合作,积极联姻世界一流企业
去年以来,安徽省国资委着力推进安徽国企与国际一流企业、行业领军企业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的战略合作,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2019年9月19日,安徽省与中国宝武签订重组马钢集团实施协议,标志着马钢集团与中国宝武重组落地实施。重组后,马钢全方位导入宝武先进的技术、管理和发展理念,进一步提升了马钢的竞争力。今年6月11日,安徽省国资委、江淮汽车集团与大众汽车集团通过云签约方式共同签署了江淮汽车集团投资协议,标志着大众集团新能源汽车中国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总部将落地安徽,产品组合框架达到预期后相当于再造一个新江淮,业界对此给予了高度关注和充分认可。
加强转机建制,积极对标世界一流企业
近年来,安徽省国资委着力引导企业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不断推动省属企业改革取得新成效。一是积极推进省属企业规范董事会建设。在去年11户省属企业开展规范董事会建设的基础上,今年安徽省国资委重点推进剩余省属企业的董事会建设工作,力争实现省属企业规范董事会建设全覆盖。二是稳妥开展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在集团层面,华安证券、省叉车集团等2户省属企业开展职业经理人试点工作。在子公司层面,已有国元投资、皖维高新材料、江汽星瑞齿轮等一批省属企业子公司开展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工作。三是大力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全面完成7户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试点工作。积极稳妥推进淮北矿业集团、建工集团等省属企业整体上市和长城军工、交规院等一批省属企业子公司首发上市,目前安徽省属企业共拥有上市公司19家。四是深化“两类”公司改革试点。在省投资集团、省国控集团开展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两类公司”授权放权力度,积极推进已改制企业部分国有股权划转至省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做实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同时,积极探索符合条件的省属企业改组设立新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追赶世界一流企业
安徽省国资委一方面以破除无效供给、“瘦身健体”为重点,大力化解过剩产能和劣势企业及低效资产的退出,做好“减法”文章。近年来,安徽省属企业共退出炼铁产能384万吨、炼钢产能473万吨、煤炭产能2634万吨,累计处置“僵尸企业”136户,稳妥推进特困企业淮化集团依法破产,基本完成省属企业130.4万户“三供一业”分离移交任务,推动省内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45.2万人,移交率63.7%,并严格实行省属企业资产负债率分类管控,省属企业资产负债率57.9%,处于全国省级国资监管企业较低水平;另一方面,以扩大有效供给为重点,通过高起点、大规模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做好“加法”文章。近几年,安徽省属企业每年投资规模保持在1500亿元左右,一批技术含量高、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去年,安徽省国资委出台了“四加一减”科技创新激励政策,激励省属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推动省属企业创新投入达到百亿元,在新能源汽车、新型材料、节能环保等领域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引导企业确定了20项“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清单”、65项“重点创新示范项目清单”,力争形成新一批创新成果。
【责任编辑:赵艺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