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又扶贫 云南建投开启“扶贫+”模式
战疫又扶贫 云南建投开启“扶贫+”模式
文章来源:云南省国资委 发布时间:2020-04-01
位于昭通市大关县的里底村,是云南建投集团挂联帮扶点之一,距县城25公里,全村土地面积9.6平方公里,90%以上为山坡地,土地贫瘠,耕作难度大,大多数农户需要外出务工补贴家用。疫情前期延迟开工、严控交通和人口流动等措施,使得里底村劳务输出扶贫渠道受阻,贫困人口外出务工遇到了难题。云南建投驻村工作队员申瑞林和同事们联合镇就业办及时与广东、浙江、上海等地用工企业联系沟通,短时间内邀请27家优质企业到镇到村提供近1000多个工作岗位。同时,驻村工作队员们深入各家各户做好宣传动员,联系企业专车,协调客运车辆,做好健康体检,开具通行证,签订健康承诺书等,安全、及时、有序地引导和鼓励劳动力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外出就业。
“我屋头耕地少,自己也没得啥子文化,认不得咋个找钱,去往年还能在建筑工地找点活,今年受这个病毒影响,没得地方走,现在好咯,你们帮忙组织我们到外地打工,我们两口子一个月少说有个7千多元钱,没想到脱贫后你们还这样关心我们。”建档立卡户黄洪安兴高采烈地对前来通知其到广东中山务工出行时间的驻村队员说道。
就业稳,收入就能增,脱贫就有底气。为减缓疫情对贫困人口务工造成的冲击,云南建投集团各驻村工作队协助扶贫办加强与东西部协作的对口地区(江苏、广东、浙江等地)的劳务输出机构对接,同时,通过张贴招工简章,入户动员和线上宣传等措施积极推动劳动力转移就业。目前全村已实现转移劳动力就业864人,32名无外出就业能力的贫困户得到公益性岗位安置。
特色产业+扶贫 提升发展内生力
在总结前期产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云南建投驻村工作队与挂联存三委召集村民理顺产业发展思路,会商重点发展项目,本着“投资少、见效快、风险低”的原则,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种养殖业,让贫困户得到更多的收益。
得禄乡驻村工作队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公司,以土地流转的方式,在八组小沟头村、二号桥及三组龙树村流转土地500多亩种植软籽石榴,已种植完成350多亩,计划在四组毛家村种植猕猴桃50亩;大关县驻村工作队依托悦乐镇打造“百里果香长廊”的产业发展契机,大力争取林果产业相关奖励补助政策,同村委会一道积极发动村民通过土地流转、贫困户劳力入股的方式种植枇杷200亩、李子3000亩、樱桃100余亩,同时还种植花椒1189亩;镇雄县驻村工作队发动群众千方百计栽种、养护好800亩“黄花菜”、近5000亩“方竹”……
随着疫情形势转好,驻村队员们走村入户,发动群众千方百计做好种植作物的养护,把扶贫一线作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实践战场,积极投入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双线”战役。
加工销售+扶贫 山里货成“抢手货”
宣威市驻村工作队在产品深加工上下功夫,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以彩云林宝公司为依托,将核桃原料深加工成原味、无糖等多种规格,采用罐装、瓶装形式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玉龙县驻村工作队在产品策划上下功夫,将青花椒、土鸡、野生香菇、核桃油等农产品做成5个礼包方案,为消费者提供贴心选择。大关县驻村工作队在产品种类上下功夫,突出原生态、原始土的特点,紧紧抓住城市消费者乡土情怀。通过一系列措施,确保农户的农产品在市场上能够卖出有竞争力的价格。同时,云南建投集团挂转办同步发出倡议,号召集团所属各单位、全体干部职工积极购买,以打通销售渠道。各驻村工作队主动联系当地媒体,及时投放认购信息。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将消费扶贫信息分享到线上,发动和激励更多的人参与到消费扶贫行动中来,大山深处的农产品变成了城市里的抢手货。截至2月底,云南建投集团挂联的玉龙、宣威、大关片区销售累计金额85万余元。受疫情影响,各扶贫点消费扶贫结算工作一直被搁浅,为了让农户尽快收到货款,驻村工作队主动与购买商品的单位和个人联系,认真核对购买数量,并将对接信息及时反馈给双方。截至目前,除供应数量需再次对接的农户,其余均已收到货款。
【责任编辑:语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