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央企联播 > 正文
全人工繁殖技术保障中华鲟永续生存

文章来源: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发布时间:2013-11-08

  11月5日上午11时,在中国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的保育池里,第一尾长得像小蝌蚪一样的中华鲟鱼苗准时破卵而出,健壮欢快地游动。到6日上午11时,24小时内已有2万余尾鱼苗出生,截至发稿时,鱼苗还在陆续出生。

  这是第五批全人工繁殖的子二代中华鲟鱼苗,它们的出生意义非凡——虽然它们的“爷爷奶奶”是野生中华鲟,但它们的“父母”是人工繁殖的子一代,它们是父母的“第二胎”。6日上午,中华鲟研究所副所长高勇博士表示,这意味着中华鲟达到了在没有野生亲鱼全人工环境下的多代重复繁殖,该项技术能够保障这个珍稀物种的永续生存。

  据介绍,这批鱼苗的“父母”分别于2000年和1996年在中国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由人工繁殖获得,并分别于2010年和2011年成熟,并首次做了“父母”。11月1日,研究所在三峡坝区基地对它们再次成功实施了人工繁殖,获卵15万粒,随后受精。

  采卵15万粒,相对怀卵量与野生中华鲟相当;受精卵授精率达78%,好卵率达68%,预计出苗8到10万尾,均与野生中华鲟自然繁殖的最好水平相当。

  理论上讲,中华鲟雌鱼性腺再次成熟约需4年时间,但在野生状态中几乎看不到第二次产卵的雌鱼。如能在人工环境下让雌鱼重复多次产卵,并与不同的雄鱼配比,就能实现子代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让中华鲟一直繁衍下去。多年来,中华鲟研究所连续攻克了六道技术难关,终于让这一梦想成为现实。

  这六道技术难关是性腺诱导、雌雄同步、催产时机判断与掌控、营养调控、鱼苗培育、亲本再次成熟。

  所谓性腺诱导,是中华鲟的特殊习性决定的。中华鲟是海淡水洄游性鱼类,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在海水环境中度过的,并在海水中获得性腺的早期发育。科研人员通过各种指标的调整,让中华鲟在淡水环境下也可以性腺发育。

  所谓雌雄同步,是指雌雄中华鲟同步性成熟。野生状态下雌鱼性成熟需要25年,雄鱼则只需要15年。研究所一方面将雄鱼精子冷冻等待雌鱼成熟排卵,一方面对影响性腺发育的关键因子进行调控,最终实现雌雄的同步成熟。

  所谓催产时机判断与掌控,是因为子一代中华鲟与野生中华鲟在繁殖行为和生态需求上还是有一定差异的。科研人员通过模拟自然环境、运用超声波等各种技术手段,让子一代中华鲟的产卵数量和质量以及产后亲鱼康复等方面,均达到了野生中华鲟人工繁殖的水平。

  所谓营养调控,是指营养科学配比。相比野生中华鲟,人工养殖的子一代中华鲟亲鱼具有十分优越的营养供给条件,但仅仅“吃饱”是远远不够的,如何设定科学合理饮食,让中华鲟子一代在淡水环境下实现正常的发育是个课题。经过努力,子一代中华鲟在体长、体重、肥满度等生物学指标方面均达到或超过了野生中华鲟水平,也优于相同性腺发育期的野生中华鲟。

  所谓鱼苗培育,是指中华鲟怀卵量少则十几万粒,多则上百万粒,在自然状态下幼鱼天敌众多,成活率极其低下,但在人工环境下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从身长不足一厘米的初生鱼苗多批次培育出长达15厘米以上的子二代幼鱼,近年来研究所曾累计向长江放流各种规格的中华鲟500余万尾。

  所谓亲本再次成熟,即雌鱼的再次产卵。据了解,研究所还将在11月份,用全人工技术对另一对刚成熟的中华鲟进行第一次人工繁殖。

  继全人工繁育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后,野生方面也传来好消息:监测表明,葛洲坝下游附近水域已形成的目前长江上唯一并且自然繁殖规模日趋稳定的中华鲟产卵场,近年来产卵量稳定。

  中华鲟是地球上最为古老的珍稀物种之一,比长江形成时间要早。它在长江形成以前的生存模式我们不得而知,但它在长江形成之后具有了独特的从大海洄游到长江上游产卵的繁衍方式。明朝时期,秭归江段发生崩岸,阻断长江干流38年,中华鲟并没有因为这种阻断而消亡。葛洲坝1981年截流后,第二年即在坝下发现了中华鲟新的产卵场,并且持续繁殖至今。顺时自适,圆融通达,是这一古老物种得以生存的原因所在。中华鲟在地球历史上远早于熊猫,他身上蕴藏了1亿多年来生物随地球演变而适应进化的秘密,繁衍并研究它,为中华鲟及其他长江珍稀特有鱼类物种永存奠定了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