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集团“十五”经济实现“三级跳”
中核集团“十五”经济实现“三级跳”
文章来源: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发布时间:2006-02-21
中核集团“十五”经济实现“三级跳”
明确提出“十一五”经济翻番目标
“十五”期间,中核集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经济效益不断迈上新台阶,在结束连续13年亏损和实现补前盈利后,2005年,以主营业务收入180亿元、合并利润总额首次超过11亿元的业绩,实现了经济发展“三级跳”。“十一五”期间,中核集团将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到“十一五”末,力争经济效益较“十五”末翻一番。
核电是中核集团经济发展的龙头,作为我国核电发展的主力军,“十五”期间,集团控股和参股了我国所有核电项目。特别是在“十五”收官之年,中核集团秦山核电基地5台机组发电226亿千瓦时,超额完成了任务。江苏田湾核电站1号机组成功实现首次临界,2号机组进入全面调试。新建核电项目的秦山二期核电扩建工程、三门核电项目等核电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二期工程浇灌第一罐混凝土。集团所属核二院与核动力院首次以总承包的形式承接了岭澳二期核电站核岛及相关设计。核电的良好发展拉动了地质勘探、天然铀采冶、核燃料生产、乏燃料后处理、核废物处置、核应用技术项目、核电设计和运行服务等的快速发展,以核电为龙头的核工业产业链更加完善。
自主创新是我国核工业的灵魂和生命。“十五”期间,中核集团贯彻“科技兴核”的发展方针,科研开发工作紧密围绕支柱产业的发展,增强了技术优势和发展后劲。特别是,中核集团进一步明确了核电创新重点,积极打造核电自主品牌,2005年在核电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又迈出了新的步伐。国产百万千瓦级核电站(CNPl000)自主化设计和科研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初步设计已经完成,为上工程奠定了基础,国家环保总局核安全审评中心预审评结论认为,CNPl000的设计建立在成熟的技术基础上,进行了切实有效的改进,在安全方面的考虑是更全面和周到,可以应用于工程实践。除此之外,2005年,中核集团大型先进压水堆示范工程成功入选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重大专项,环流器2A装置试验上了新台阶。作为我国聚变研究的主要力量,中核集团还参与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工作。
“十五”期间,中核集团结构调整力度十分巨大。到2005年底,结构调整工作基本完成,77户关闭破产项目按计划完成,33户企业完成调整改制。调整后的中核集团,主业更加突出,队伍更加精干,初步建立起来精干高效的新型核科技工业体系。
“十五”期间,集团将核应用技术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05年,是中核集团对核技术开发、应用以及非核民品等投入力度最大的一年,非核骨干民品在市场竞争中也逐步发展壮大,优势明显。所属大成制药、华湘化工、金属钙厂等企业的民品显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市场份额增大,经济效益显著。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核电发展的重要时期,面对核电大发展的形势,中核集团在“十一五”后期没有新的核电项目投产的情况下,确定了年经济增长率为15%的目标,经济效益将较“十五”末翻一番。为了更好地实现目标,在“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中核集团将更加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开创自主创新局面,创造新机制新政策,形成新激励新环境,为“十一五”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006年,中核集团将继续积极参与并全力支持落实自主创新项目,继续做好CNPl000的设计开发工作和第三代核电技术招标工作。全力抓好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重大专项的计划、组织机构和管理模式的确定。积极安排中远期核能技术研究项目,积极开展海水淡化项目安全审评工作,争取立项。环流器2A装置实验力争取得新成果。大力开展铀矿地质勘查技术、铀浸出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降低采冶成本,提高铀资源利用率。
2006年,中核集团将创新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除核电、核燃料外,重点加快发展核应用技术产业、非核产业、核环保产业和核仪器设备制造业。将出台加快发展这些产业的措施和办法,在项目决策、资金、管理等方面给予支持。创新经营者和技术骨干激励机制,对经营业绩特别突出的经营者给予特殊奖励。对于骨干科技人员,将实行基本收入加奖励的激励办法,奖励与科研项目的社会效益、经费强度、经济效益挂钩。创新促进成员单位经济增长的管理方式,按照“充分授权、强化责任、配套支持、加大激励、有效监督”的原则,对部分单位进行创新管理方式的试点,促进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