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央企联播 > 正文
人民日报:天津钢管:担当“国家队” 勇打“世界杯”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04-12-28

天津钢管:担当“国家队”  勇打“世界杯”

改写我国石油套管依靠进口历史,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系列

  本报天津12月25日电  记者陈杰报道:28岁的工程师梁海泉,谈起他所在的天津钢管集团有限公司168新型钢管厂,语气充满自豪。168厂仅用8个月达产的PQF(优质高精度轧机)机组,全年无缝钢管产量将超过35万吨的设计能力,“它是全世界第一套,代表了当今无缝钢管生产工艺的顶尖水平”,梁海泉说。PQF机组的关键技术由天津钢管集团与国外同行联合研发,1.1万吨的设备七成以上由天津钢管集团制造安装,项目投产标志着该集团无缝钢管总量、品种开发能力、核心装备技术跻身世界钢管集团四强。

  天津钢管集团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世界同行业单厂规模最大的石油套管生产基地。这个基地1989年破土动工建设,1992年热负荷试车成功。当时,我国石油套管90%以上依赖进口,天津钢管人肩负着石油管材国产化使命。基地原设计规模为年产钢坯60万吨,无缝钢管50万吨,其中石油套管35万吨。1999年11月,天津钢管集团实施了“债转股”,步入良性循环、快速发展的轨道。今年,集团提前一年实现“十五”规划“三个100”目标,即年产100万吨钢坯、100万吨管材,年销售收入100亿元,预计全年生产钢坯120万吨、管材116万吨(其中石油套管72万吨)、销售收入120亿元。与初创时期相比,集团人数有所减少,产能提高一倍,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行业主力军。

  “我们以担当‘国家队’、勇打‘世界杯’为企业之魂,始终保持技术高起点、高标准的优势,不断研发具有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做到‘高人一筹,领先一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孙宁豫说。

  天津钢管集团瞄准世界钢管行业的前沿水平,对炼钢、轧管、管加工系统持续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主体工艺装备的组合水平和产品精度,内控尺度高于国际标准。注重发展自主创新能力,产品定位于“专、精、特、新”,增加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集团投资2亿元组建了国家级技术中心,建设了先进的钢管加工试验线,研、产、销结合,研发人员牵头投标,参与销售,面对市场。从2001年开始,集团每年以钢管主业营销收入的3%投入科研,新品研发不停步。

  技术中心研究室主任张传友介绍,天津钢管集团产品由原设计的3个钢级发展到25个钢级、235个规格品种,其中45项填补国内空白,获得国家专利43项,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P产品系列,实现从产品营销到品牌营销。为满足用户需要,研制生产出适应复杂地质条件、特异性强的高抗挤毁、抗腐蚀、热采井系列和高压储气井等一批特殊用途石油套管。石油套管质量与世界钢管强手相比,在主要参数上相差无几。

  随着天津钢管集团的崛起和国内同行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石油套管国产化率达到81%,同时降低了国内各油田石油管材的采购成本,实现了“以产顶进”的宿愿。天津钢管集团石油套管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保持在50%左右,既改写了我国石油套管长期依靠进口的历史,又实现了25%以上的产品出口,进入美国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我国2003年第一次成为油井管净出口国做出了贡献。
  
  追求技术创新永不停步(记者感言)

  天津钢管集团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体现了天津钢管人不断追求技术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鲜明特征。他们在与世界钢管业强手的竞争中认识到,一时先进不等于长久先进,装备技术先进不等于全面先进。因此,天津钢管人抓住宝贵机遇、顺应市场发展,在最短的时间里建成世界第一套PQF机组,跻身世界钢管集团四强。同时,不断加强科技攻关和新产品研发,使企业具备了与世界钢管业强手从产品竞争到核心技术、品牌效应抗衡的实力。

  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技术进步停止之日,就是企业落伍衰败之时。要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出路就在于加快技术进步,在吸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大力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打造知名品牌,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产品。这是天津钢管集团成功经验带给我们的深刻认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