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央企联播 > 正文
航天科技成果为雪龙号南极科考提供导航保障

文章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发布时间:2014-02-14

  2月8日,中国第30次南极科考队乘坐雪龙号抵达南极半岛海域的作业站点,收回重达200公斤的考察设备CTD。这次雪龙号的探险可谓是一次“奇幻漂流”:从起初的顺利起航到收回CTD,期间经历了驰援俄罗斯受困船只、被困密集浮冰区、成功突围、完成补给和接新队员上船任务后继续南极之旅等环节。这一系列惊心动魄背后,中国遥感卫星拍摄到的多张高分辨率图像,为雪龙号航行路线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导航数据支撑。

  危难之中 支撑突围方案

  1月2日,雪龙号在澳大利亚南极光号极地考察破冰船配合下,成功营救在南极遇险的俄罗斯籍绍卡利斯基院士号客船上的52名乘客。在雪龙号船准备撤离浮冰区继续执行后续考察任务时,所在地区浮冰范围迅速扩大,厚达三四米的浮冰在东风和东南风裹挟下将雪龙号围困,造成雪龙号及船上101名人员被困。

  在被困的几天中,冰山曾与雪龙号擦肩而过,脱困成为雪龙号的首要任务,而突围路线的设计则必须依靠卫星影像对雪龙号周边冰情的及时反馈。为此,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程晓教授和惠凤鸣博士夜以继日地收集国内外卫星影像,并对影像数据进行分析,寻找雪龙号脱困方案。

  南极自然环境恶劣,冰层和天气变化大,路径导航设计对卫星的空间定位精度、图像质量和时效性等都提出较高的要求,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的遥感卫星刚好满足要求。

  “我们通过对遥感卫星拍摄到的1月3日与5日的高分辨率影像进行对比,分析出海冰外缘线的变化、冰山移动的轨迹和浮冰的变动情况。”惠凤鸣说,他们发现雪龙号周边冰的外缘线在缩减,正东方向9公里至边缘的海冰内部出现了大大小小上千个小水塘,且东南方向出现了一条由小水塘连成的“黑线”。这表明在潮汐和洋流的影响下,东侧海冰密集度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他们对此感到欣喜万分,因为雪龙号脱险的时机到了。

  西风带来的“天时地利”,更是为雪龙号脱困提供了有利条件。1月6日晚,雪龙号所在海域风向由东风转为了西风,且随着风力的逐渐加大,雪龙号四周浮冰开始被吹散、东移,边缘浮冰渐呈融化之态。远在北京的研究人员在综合分析卫星数据的基础上,提出雪龙号向东南方向突围的方案。该路线不仅距离海水区域近,且存在着天然的冰层裂隙,十分有利于雪龙号脱困。

  按照突围方案行驶,1月7日傍晚,雪龙号终于驶入一条水道,成功突破浮冰的围困。

  科考途中 助力路径规划

  其实,作为雪龙号的眼睛,中国卫星不仅在此次脱困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雪龙号进入中山站时,环境卫星传回的图像就曾为雪龙号的科考路线设计提供过数据支持。

  根据环境一号B卫星等发回的数据,研究人员对南极冰层裂隙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为雪龙号的科考路线设计了14个定位点。后来,雪龙号基本沿着这些定位点行进,顺利抵达中国南极中山站外陆缘冰地带,比预期到达时间提前了4天。

  2013年12月18日,雪龙号船长王建忠给程晓和惠凤鸣发来感谢邮件:“这次我们能在百年不遇的普里兹湾严重冰情的环境下,按计划完成了所有内陆和中山站的物资卸运工作,与你们及时提供详细的高分辨率卫星冰情和详细的雪龙船行进路线分不开。我们进来时几乎全部按照你们的建议路线才能提早4天到达中山站外缘。”

  航天成果在科考中扮演的角色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早在中国南极昆仑站建站过程中,研究人员就曾利用北京一号和资源卫星的卫星图像规划路径。在这次科考中,中国卫星更是表现给力。

  极地的天气变化非常快,海冰的分布和形态变动也非常迅速,所以无论是为雪龙号设计科考路线还是脱困路线,卫星图像的时效性都十分重要。受制于国内卫星数据信息使用的程序化,在过去的科考中,技术人员多利用国外的卫星资料。

  “在科考项目中,不受天气影响的雷达卫星是首选。”惠凤鸣表示,国外的卫星图像价格比较昂贵,且沟通联系不方便,而中国的卫星图像资源并不比国外的差,且具有价格优势,内部沟通协调也很方便。为此,他希望今后能更多地利用中国卫星图像资源助力科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