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随着最后一台风机与海上基础承台对接,我国首座、也是亚洲首座大型海上风电场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全部34台风机安装取得成功。这标志着我国海上风力发电产业稳稳迈出了第一步并进入了实战阶段。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所属连云港中复连众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为东海大桥海上风电项目提供了共26套3MW海上风电叶片,占到此海上风场的近八成份额,将为上海世博会贡献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电力。
首次实现两个“首创”
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作为我国首个大型海上风电示范项目,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在2008年5月核准的我国第一个大型海上风电项目。由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上海绿色环保能源有限公司、中广核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和中电国际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上海东海风力发电有限公司,负责该项目的投资开发和运营管理工作。
东海大桥风电场是由34台国内单机功率最大的离岸型风电机组组成,总装机容量10.2万千瓦,设计年发电利用小时数2624小时,年上网电量2.67亿千瓦时,项目总投资23.65亿元。经过科学测量和论证,这个国内首创的海上风电场选址确定在位于上海东海大桥东侧1一4公里、浦东新区岸线以南8—13公里的上海市海域。这里的平均水深为10米,海面以上的90米高度的年平均风速为每秒8.4米。2009年9月东海大桥风电场首批3台机组起正式并网发电,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在建设中,实现了两个“首创”:
一是采用了世界首创的风机高桩承台基础设计。直至目前,国外海上风电场采用的是单桩和三角架基础设计,而我国设计和施工人员则是先打下8根钢管桩,再在钢管桩的顶部浇注成一个混凝土承台,来满足高耸风机承载、抗拔、水平移位的需要。
二是采用了国内首创的海上风机整体吊装方法。国外通常采用带液压支腿的移动平台进行风机分体安装,然而东海近海海域淤泥较深,不适合不适合移动平台的作业。我国通过自主研发的具有海上精确定位和缓冲软着落功能的吊架系统,成功解决了海上恶劣自然条件下整体吊装的各种技术难题。
“绿色电力”成为世博会亮点
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采用了我国自主研发、目前国内单机功率最大的3兆瓦离岸型风电机组。它具备电动独立变桨、变速和双馈电机技术等世界主流机型的特点,并采用了有效的防腐蚀措施和冗余设计以提高机组的可靠性。风机轮毂高度90米、叶轮直径91.5米,采用三叶片、水平轴、上风向的结构形式,适用于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场址。
据中国风力发电网专家介绍,东海大桥风电场采用了世界首创的高桩承台基础设计和中国首创的海上风机整体吊装工艺,通过自主研发具有精确定位和软着陆功能的缓冲系统,成功解决了恶劣海况条件下风机安装的技术难题。
据了解,东海大桥风电场风机机组除了基座设计牢固,而且具备电动独立变桨、变速和双馈电机技术等世界主流机型的特点。每台风机装有风速探测装置,能根据风向变桨、变速转动,避开最大迎风面,风机叶片也能根据风力自动调节迎风角度,每当风速超过每秒20米(相当于9级风)就会自动停止发电,并将叶片逆转至最小迎风面。
目前,东海大桥风电场由上海东海风力发电有限公司负责投资建设和运莒管理。截至2010年2月26日24时,东海大桥风电场风机机组中已有3台成功实现并网,累计发电量735万千瓦时。据悉,到2010年上半年,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34台风机将全部并网发电。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建成后,与燃煤电厂相比,每年可以节约8.6万吨标准煤,大减轻排放温室效应性气体二氧化碳23.74万吨,节能减排效益显著。
在2010上海世博会进入倒计时之际,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安装取得的成功将成为世博园区清洁能源的一大亮点。据业内专家介绍,风机安装完毕后将进行设备调试,并将在世博前期全部并网发电。届时,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上海市民可用上来自东海风力发出的清洁能源电力。
海上风电拉开序幕
据了解,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世界海上风电技术日趋成熟,已经进入大规模开发阶段。而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一方面,中国拥有十分手富的近海风资源。有数据显示,我国近海10米水深的风能资源约1亿千瓦,近海20米水深的风能资源约3亿千瓦,近海30米水深的风能资源约4.9亿千瓦。另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紧缺,开发丰富的海上风能资源将有效改善能源供应情况。因此,开发海上风电已经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此外,2010年2月,为规范海上风电建设,引导海上风电的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国家能源局、国家海洋局日前联合下发《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有专家表示,此办法使海上风电开发有路径可依,因此今年可以看作是海上风电开发真正起步的年份。
随看上海东海大桥1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安装取得的成功和《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的实行,中国海上风电也开始拉开了帷幕。日前,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国家能源局还将新规划2-3个海上风电示范项目,选取几家积极性高、实力强的企业进行开发,这些项目将与上海项目一起,承担为国家进行海上风电政策建设提供实践依据的任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