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集团在东北首个大米加工基地投产
中粮集团在东北首个大米加工基地投产
文章来源: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09-11-16
总投资额3.14亿元的中国首个临港型大米加工厂——中粮米业(大连)有限公司,于11月14日在大连市大窑湾港DCT集装箱码头正式开业投产。这是中粮集团在东北投资的首个大米加工基地,年可加工大米23万吨。它的建成,不仅对推动东北水稻产业化进程有着开拓性意义,而且,对于“北粮南运”也具有积极作用。
“这是中粮大宗粮油业务由外向型向内需型转变、由国外企业客户向国内消费者转变的重要举措”。参加此间开业典礼的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表示。
作为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企业,中粮目前正致力打造一条“以消费者和客户需求为导向,涵盖从田间到餐桌,从农产品原料到终端消费品,包括种植、采购、贸易和物流、食品原料和饲料生产、养殖屠宰、食品制造与营销等多个环节在内的粮油食品产业链”。大连工厂正是中粮所构建的粮油食品链条中的重要一环。
“大连米业的投产拉开了中粮投资东北的序幕,今后几年,中粮将以大连米业投产为契机,继续探索东北地区稻米加工布局,大力发展粮食加工项目,完善稻米产业链条,强化稻米供应能力。” 宁高宁透露:除中粮米业(大连)有限公司外,目前,中粮在绥化、沈阳等东北水稻主产地,有多个年加工能力超20万吨以上的大米加工项目正在筹建当中。
对大米行业来说,企业核心竞争力来源于对上游原粮掌控能力,中粮大力投资东北正是看中了东北在中国稻米市场的重要地位。
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有“北大仓”之称,是中国最大的商品粮供应基地,粮食总产量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商品粮约占全国四分之一,居全国之首。东北地区已经成为中国南方粮食供应的重要来源,在我国粮食供应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粮加快东北战略布局,与东北粮食主产省政府、粮食企业逐步建立起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主产省粮库、米厂进行上下游的分工和合作,将有助于加快大米行业整合,改变中国大米行业“小散差”的状况,促进国内外粳米需求增长。”中粮集团总裁于旭波表示,东北水稻产地的更多农户也将从中获得实惠。
为保证中粮米业(大连)有限公司原粮供应,中粮米业成立了“中粮丹东鸭绿江农业联合生产专业合作”,合作社以东港市椅圈镇黄城村万亩稻田为基地,辐射周边14个乡镇3000多农户,推广优质高效水稻订单48500亩。2008年合作社帮助农民增收1500多万元。目前,合作社计划用2至3年时间发展订单种植面积30万亩,实现年助农增收一亿元目标。
“中粮积极参与东北地区稻谷加工和流通工作,将东北优质稻米资源推销到国际市场和我国南方市场,已经成为东北地区稻谷销售的重要渠道,在保障农民种粮收益,服务当地经济,推动水稻种植规模化和稻米加工现代化等方面做出了贡献,对于我国大米加工行业整体技术升级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出席庆典仪式的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对于中粮此举给予很高评价,“保障农民种粮收益,推动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搞活北粮南调,是各级粮食主管部门和国有粮食企业的责任和义务。作为我国最大的粮油食品企业,希望中粮集团以大连米业投产为契机,主动服务于国家粮食调控大局,为国家北粮南调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据悉,中粮旗下福临门大米已经成为世博会唯一指定用米,随着大连米业第一袋世博指定用米的下线,中粮米业(大连)有限公司工厂将全力供应上海世博会。“大连米业最大的创新性在于它开创出产地加工厂、临港精米加工厂和销区物流营销中心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模式。”中粮集团大米部总经理杨红告诉记者。依托大连的海运优势,中粮也进一步压缩了“从田间到餐桌”的路程,中粮福临门世博特供米从走下生产线到世博馆的“路程”更为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