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央企联播 > 正文
曹妃甸30万吨级原油码头投产成功

文章来源: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发布时间:2008-09-03

  8月31日下午,“海昌1号”大型油轮在6艘拖轮牵引下,缓缓驶向曹妃甸岛。15:30,载有13万吨进口原油的“海昌1号”顺利停靠中国石化曹妃甸30万吨级原油码头。在码头输油臂与油轮出油阀门对接成功后,22:37,油轮启泵,进口原油从“海昌1号”上通过输油臂,经码头外输管道源源不断地进入曹妃甸油库罐区。这标志着中国石化重点工程——曹妃甸30万吨级原油码头顺利实现首艘油轮靠泊,码头投产获得一次成功。

  为缓解华北地区石油供应的紧张局面,满足该地区燕山石化、天津石化、石家庄炼化、沧州炼油厂等炼化企业的原料需求,保障我国石油安全,中国石化集团根据自身发展战略规划,利用河北唐山曹妃甸地区“面向大海有深槽,背靠陆地有浅滩”的有利建港条件,投资建设了曹妃甸30万吨级原油码头及配套工程项目,并将之列为中国石化重点工程,该项目同时也是中国石化与河北省开展战略合作的重点项目之一。

  2006年11月24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核准了曹妃甸原油码头及配套工程项目,该项目的建设自此驶入快车道。受中国石化集团委托,管道公司组建华北管网工程建设项目部,具体负责包括该项目在内的华北地区原油接卸、储运管网系统的建设任务。

  曹妃甸原油码头一期工程建设30万吨级码头一座,年接卸能力为2000万吨,设计单位为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施工单位为中交一航局一公司,监理单位为北京京华监理事务所。

  2006年3月28日,该工程开始试桩施工。在该工程历时两年多的建设时间里,管道公司华北管网工程项目部团结带领设计、监理、施工等各方参建队伍,克服了当地风大潮急,冬季时间长、有效作业天数短,海上施工风险大等多种困难,不仅按期圆满完成了工程建设任务,还在建设过程中创造了我国水运和港口工程建设领域“三个第一”的新纪录:一是码头钢管桩的单桩直径最大、长度最长、重量最重;二是码头靠船墩、系缆墩的钢套箱体积最大、重量最重,钢套箱海上安装施工形式为国内首创;三是曹妃甸原油码头引桥的海上吊装施工中,采用了单跨引桥陆上预制、海上整体吊装的技术,每个拱桥实际吊装重量达610吨,是迄今为止我国水运工程领域所进行的长度最长、重量最重的钢拱桥一次性海上整体吊装。

  曹妃甸30万吨级原油码头工程作为国家“十一五”重点项目,在其建设过程中一直受到国家、有关省市和集团公司等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温家宝、贺国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于2007年、2008年亲临该工程建设工地视察,给该工程广大建设者以巨大的鼓舞和精神动力。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工业区等省市地方政府,海事、海关、商检、边防等联检部门对该工程建设和码头开港工作给予了众多支持。集团公司各有关部门领导多次深入工程一线检查指导工作,协调解决问题和困难。管道公司将该工程视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公司领导到各部门、单位,克服多种困难,团结协作,努力确保了该工程建设和投产准备工作按计划有序推进。这些都为保证曹妃甸原油码头项目顺利实现靠船投产起到了重要作用。

  曹妃甸30万吨级原油码头投产后,使中国石化在华北地区获得新的大型进口原油上岸口岸,华北管网的整体优势将得以进一步发挥,有效增强资源配置能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同时,该项目也将对推动地方经济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起到重要作用。

  据悉,从曹妃甸原油码头卸载的原油,将于近日经华北管网陆续输往该地区炼化企业。

  中国石化在华北地区获得新的大型进口原油上岸口岸,华北管网的整体优势将进一步发挥,有效增强资源配置能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