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伊拉克米桑油田群成功达产纪实
中海油伊拉克米桑油田群成功达产纪实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发布时间:2012-10-12
经中伊双方计量确认,10月1日中海油伊拉克合作区块米桑油田群日产100091桶,顺利完成合同要求,开始石油成本回收。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伊拉克项目督导组组长袁光宇介绍说,米桑油田群项目是中海油第一次作为主合同方来管理的海外整装油田。此次达产,是中海油提升海外运作能力,助力“二次跨越”,进军海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中东并不是遍地流油
在不少人心里,中东遍地石油,随便打口井就能坐等收益。其实不然,在伊拉克这个富油区,地质和工程难题也随处可见。
以Fauqi油田为例,在伊方看来,米桑油田群Fauqi油田Asmari层A油组就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孔隙度低,岩性很致密,没有油气潜力。
为啃掉这块硬骨头,中海油伊拉克有限公司(伊拉克公司)在Fauqi油田打了第一口井--FQCN-25井。井场位于伊拉克东南部的沙漠、戈壁区域,夏季地面温度高达70摄氏度,如果将鸡蛋打在铁板上,数分钟后就会“诞生”一块“史无前例”的煎鸡蛋。超高温的作业环境致使大量作业人员身体虚弱,甚至屡屡出现中暑的情况。
面对这样的工作环境,中方全体员工依然乐观,每日工作16个小时以上,并向身边的伊拉克员工讲解复产计划和难点,建立双方共同认可、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和考核体系。
经过90天的连续奋战,FQCN-25井钻井作业顺利结束,尤其是8-1/4英寸井眼作业,一次性安全高效地完成了目的层7趟全套测井项目,成功收获了25颗井壁旋转取心,收获率100%,为中海油在米桑油田的优质高效钻井积累了宝贵经验。
这是真的吗,这怎么可能呢?
据袁光宇介绍,与以往海外项目不同,米桑油田群项目是中海油首次作为项目的主合同方来开发和管理的一个大型整装油田,需要完全靠自己组织各项资源,制订开发方案,实施作业。
伊拉克饱经战火,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受限,独立组织资源,对伊拉克公司是个不小的挑战。面对困难,他们选择了向市场要资源。
在达产冲刺阶段,三位合同人员执行着300多个采办项目,同时处理着近50个合同,与各部门、供应商谈判,还要对合同文本进行整理和反馈。他们夯实每个项目、把控每个环节,认真执行每一个采办流程,努力保证每一根套管、每一个油泵、每一个铁丝网最终到位。
在21.1平方公里(包括飞机场)的永久营地建设场地上,工程部许立华正指挥着几支承包商队伍同时开展主路的建设和大门、库房、备用电站的施工。他在前不久大病了一场,病刚好就立即回到了工作岗位。
氛围总会相互传染,伊拉克员工同样透出一股子拼劲儿,就在达产保运的关键时刻,在只有2部焊机的条件下,他们全力配合中方工程人员的指挥,用8天的时间完成了50天的管线连接工作量,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即将投产的几口井的管线焊接。面对自己所创造的奇迹,他们惊喜万分:“这是真的吗?这怎么可能呢?”
“三国多地”,确保项目安全
按照中海油要求、结合“三国多地”管理现状,伊拉克公司构建了涵盖人事管理、资金使用、招标采办等内容的13套制度、66类管理手册、130多项程序文件,初步形成了跨国型综合管理体系。
在现代国际规则下,法律是保障公司安全、维护公司权益的利剑。随着项目进入达产期,伊拉克公司法律事务愈加繁多,各项涉及达产保运的合同审查与报审、协议谈判、商务信函等事情全方位地立体呈现,环环相扣,分秒必争。
法律人员在前期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TSC合同及相关协议条款,融会贯通,有效地为公司提供决策支持,应对和解答各种质疑和问题。他们也要撰写各种商务信函,仅达产期间就发出约80份重要信函,涉及达产确认、计量程序、共建管道、人员雇用、培训、安保、审计、古遗迹保护、合同执行事宜等各个方面。
工作紧、任务重、时间急,合同法律部员工们,不论在伊拉克营地还是在国内总部,不论是在正常工作、出差途中,还是北京的睡榻上,或是底格里斯河的夜空下,随时要爬起来去处理紧急法律事务和商务信函。
正是凭着这样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他们保障了伊拉克公司上游石油合同得到有效签署和执行,采办合同法律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各类法律函件及时有效签发,联合管理委员会会议有效召开和决议,各项法律风险得到有效控制,有力地促进了各项石油作业的开展。
袁光宇介绍说,伊拉克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还处于构建过程中,有些已经见到了效果,有些正在稳步推进,相信以后会更科学、更完善。
袁光宇把项目成功达产归功于有限公司、国际公司的关心和领导,伊拉克公司全体干部员工坚持不懈、扎实苦干,伊拉克项目督导组的尽力协调和大力支持,以及伊拉克公司前后两任总经理的率领。总之,这样的成果来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