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央企联播 > 正文
神华集团推进海水淡化产业化进程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12-06-26

  在神华集团国华电力沧州电厂(简称国华沧电),我们喝到的纯净水并没有特别的味道。

  但“海露”这个名字显示了她的与众不同。“引来海水酿甘露”,来自渤海湾的海水,由黄骅港的港池经由两根直径0.8米的取水管道,被送入淡化装置进行淡化处理,每天可生产出3.25万吨淡水。

  从引进国内单台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海水淡化设备,到完全自主设计、建造我国第一个万吨级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国华沧电把国内低温多效海水淡化研究水平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国华沧电是国华电力公司下属企业,位于河北省沧州市黄骅港开发区。“这个地区淡水资源缺乏,所以建厂之初我们就决定以‘海水淡化、水电联产’的方式生产淡水,不开采宝贵的地下淡水。”国华电力总工程师陈寅彪告诉记者。

  火电厂生产需要大量淡水。然而,河北省黄骅港开发区淡水资源严重短缺,生产生活用水基本靠地下水。有数据显示,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沧州地面平均沉降了2.4米,是中国地面沉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其主要原因正是地下水超采引起的水位下降。

  水源成为制约当地发展的重要瓶颈。“不仅电厂缺水,当地其他工业企业也面临这个问题,启动项目时我们就希望海水淡化在维持电厂运转同时,也能给周边企业和居民供水。”陈寅彪说。正因此,国华沧电一期工程率先从法国引进2台每天可生产1万吨淡水的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设备。

  2006年3月,该设备投产,国华沧电实现了“海水酿甘露”。虽然每天2万吨水已足够维持电厂运转,但神华没有忘记最初的目标,实现对外规模供水,推进海水淡化产业化。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即要扩大规模和降低成本,国产化就成为必由之路。

  国华沧电二期工程启动,神华开始挑战自主研发海水淡化1.25万吨/日国产化设备。

  “海水淡化在国内虽发展了近30年,但大多处于中试阶段,单台规模在千吨左右,核心技术被法国、以色列等国掌握。”陈寅彪介绍说,这项工作国华电力几乎是从零开始。

  如今的国华沧电副总经理、时任国华电力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国华电力研究院前身)副总经理的彭光仪是最早的项目参与者之一。

  “自己不懂,就得去找明白人请教。”彭光仪说。其实在国内对这一技术真懂的不多,且难以形成合力,由于各种原因,寻求合作的道路一开始走得并不顺利。对于这些,他微笑着说道:“当时,包括我们自己在内,可能都有些专利方面的担忧,怕自己的技术被别人拿去。最难的时候,我们做出来的实验数据,不知道该拿给谁看。”

  但最终,这一项目的研制成功有赖于产学研合作机制。国华电力公司、国华电力研究院、上海电气集团上海动力设备厂、华北电力设计院、国华沧电等项目参与单位在“五方合作框架协议”下组成联合体。另外,还有一大批国内专家教授对此项目提供了大力支持。

  彭光仪说,该项目成功实施给他的最大启示是,科学合理的合作机制对于目标完成的重要性。

  当时投资一个多亿的项目在国华电力并不算大项目,但由于意义重大,并自始至终伴随着不同声音,项目团队承受着巨大压力。“你们研发团队压力不要太大,最后的结果能达到80%,你们就算成功了。”在一次概念设计论证会上,时任国华电力公司总经理秦定国给大家打气。

  时至今日,人们喝上了“海露”,彭光仪坦言,当时心里真没底儿,一直到出水的那天,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2008年6月,国华沧电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万吨级海水淡化蒸发器按期投产。测定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均优于设计值。从2008年开始对外供水,如今港区内神华黄骅港务公司、中钢集团、中铁装备公司三大企业均成为海水淡化水用户。

  2011年年底,日供水能力5万吨的海水淡化专用管网建成投产,实现对中铁装备公司规模供水。当前,每天对外供水规模在1.5万吨左右。

  国华沧电海水淡化产业化的脚步并未停止。为了推动海水淡化装置大型化,国华沧电与国华电力研究院等单位于2010年10月完成日产2.5万吨大型低温多效海水淡化中试研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2.5万吨海水淡化工程项目概念设计。去年11月,日产2.5万吨大型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自主研发和工程应用项目,被列入国家发改委第三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海水淡化示范项目,这在国内海水淡化领域尚属首次。

  前去采访时,国华沧电正紧张部署该工程的开工仪式。“我们的项目已被纳入河北省政府的循环经济发展重大项目,省里计划在我们的开工仪式上,同时启动这批项目。”彭光仪说,海水淡化产业化之路得到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并进展顺利。

  资料显示,渤海新区被河北省确立为“举全省之力打造的两大增长极”之一,以此地利优势,神华集团国华沧电正着力实施海水淡化产业“三步走”战略,规划到2020年,根据渤海新区统一规划和淡水供应需求,继续扩大规模,实现海水淡化产业化。

  “我们的目标是让海水淡化成为一种商业模式,在别的地方可以复制,支持地方经济发展。”陈寅彪说,这有赖于海水淡化技术的持续优化,以扩大规模和降低成本,国华电力组建的海水淡化研究室以及博士后流动站,正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同时,国华电力也在推进海水淡化标准建设,协助出台行业技术标准、法律法规、产业政策。

  今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的产业发展目标,我国海水淡化能力达到220—260万立方米/日。

  “我们将以建设国家级日产淡水2.5万吨海水淡化示范工程为契机,全力打造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海水淡化品牌项目。”陈寅彪对此信心十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