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央企联播 > 正文
经济日报:中国海运打造集装箱运输的“航空母舰”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04-12-02

中国海运  打造集装箱运输的“航空母舰”

刘晓峰

  人们可能想象不到,中国海运集团长334米,宽42、8米的集装箱船“中海亚洲”号比世界最大的美国尼米兹级航空母舰还要大。 目前,这种世界最大的可以装8500个集装箱的船在中美航线上跑一个来回就可以为中国海运集团创造4000万人民币的利润,中国海运集团已经有3艘这样的“海上霸主”投入了航线运营,很快还将有7艘同样的集装箱船成为中国海运的“赚钱机器”。由68艘超大型集装箱船组成的世界一流远洋运输船队,将成为中国海运核心竞争力的象征。

  航运界把中国海运看成一个奇迹。中国海运在短短7年,坚持以集装箱运输为主业,实现了持续跨越式发展。与1997年成立时相比,2004年末中国海运总资产达到600亿元,净增350亿元;净资产达到300亿元,净增200亿元;负债率控制在50%,下降17个百分点;拥有船舶1300万载重吨,净增500万吨;货运量预计完成2.7亿吨,增加1.26亿吨;集装箱预计完成450万标准箱,比成立之初增长了50倍;总收入预计480亿元,增加413亿元;税前利润将达到85亿元,而成立时为亏损1.9亿元。

  1997年中国海运刚组建时的情形和现在有着天壤之别。当时,中国海运是由上海、广州、大连三个区域海上运输业务海运公司为主,加上中海劳务、中交船业等五个国有企业组成。组建时的业务主要是以沿海为主的传统运输,平均吨位才2万吨的小船承担沿海石油、煤炭等运输,远洋业务少得可怜,集装箱运输只有几条小船,也因经营亏损,正在退出。

  面对体制和机制已不适应市场经济需要,主业发展动力不足,核心竞争力不强的残酷现实,中国海运开始了改变自身命运的抉择。

  要不要把集装箱运输业务当成主业发展?由于对集装箱不了解,集团内曾有争议和担心。是安于现状,只在沿海散货和油运发展,还是发展集装箱运输?

  中国海运总裁李克麟选择了后者。他认为,集装箱运输代表了现代海上运输先进生产力。他算了一笔帐:1艘5000箱位的船,营运效率和收入超过50艘万吨轮;1艘8500箱位船,营运效率和收入能超过75艘万吨轮;1艘8500箱位的船配置船员仅23人;而75艘万吨轮要2250人,前者的劳动生产率远远高于后者。而且世界贸易90%的货物由海运承担,绝大多数货物集装箱运输都可以承运,具有广阔市场和发展前景;同时,集装箱运输是网络运输,必定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集装箱运输是社会化大生产在海上运输中的体现,会促进整个企业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提高。

  发展集装箱船队需要资金,而集团连年亏损。中海运为此在1997年底专门成立了结算中心,把下属企业的很多沉淀资金都“唤醒”,集中管理起来。组建不久的中国海运一下子就多出20多亿元资金。此时,恰逢金融危机,航运市场前景暗淡,租船价格很低。长期的市场经验告诉李克麟,集装箱运输业将在经济复苏中率先走出危机。中国海运大胆将不多的资金集中投向主业,及时租进了大批低价优质的集装箱船,运力迅速从几千箱扩展到6万多箱,实现了集装箱运输的低成本快速扩张。市场是最好的证明,到1998年,中国海运就转亏为盈,实现利润2.79亿元。

  这次成功的反周期运作使中国海运更坚定了发展集装箱的信心,也强化了中国海运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意识。

  2001年,“9.11”事件影响航运市场一路下滑,许多船公司都看淡市场不敢造船,造船价格十分便宜。中国海运坚持发展集装箱运输,并坚信市场在不长时间内会好转,认为这是新的机遇,用24亿美元相继低价订造和租赁了70多条新船和大船。市场再次印证了中国海运的判断,从2002年下半年起,市场持续走强并持续至今,中国海运订造的8500箱位的集装箱船,当时只花了6700万美元,现在需要1、03亿美元。据估算,这些船再投入市场卖掉,可以获得12亿美元的净利润。再次抓住这个机遇,使得中国海运集装箱船队发展很快,核心竞争能力大大加强,迅速跻身世界前十强。

  中国海运除了在资源配置上坚持向集装箱运输业倾斜,迅速把规模做大,在经营决策上也为主业的做强提供有力支撑。

  2002年下半年,美国西海岸码头出现劳资纠纷,最终导致9月29日发生工人罢工。李克麟获悉这一事件后,当即和中国海运高层领导研究,仅用半天时间就拿出对策并开始部署增加集装箱和调度船舶。当消息正式传开后,中国海运已经调配完毕,让对手望尘莫及。在“美西罢工”事件中,短短的几个月内,实现盈利6个多亿人民币,成为当时世界所有班轮公司唯一赢家。

  2002年四季度欧元呈现升值趋势,中国海运判断欧洲和中东地区的集装箱货量将大幅增长,立即安排8条5600箱位的大船投入远东至欧洲航线,2003年,该条航线运力出现了供不应求,舱位爆满,中国海运再次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直到今天远东至欧洲航线仍是世界上最旺的航线。

  中国海运的集装箱运输产业白手起家,抓住机遇,实现了持续跨越发展,七年跨越三大步:2000年进入世界前20位;2003年进入世界前10位,被美国航运杂志评为收入利润率排名第一的船公司。2004年在香港H股成功上市,总计发行24.2亿H股,融资82亿元,一跃成为全球市值第5位的班轮公司。

  七年时间,中国海运走过了世界上其它船公司通常需要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道路,在国际航运界也是没有先例的。

  中国海运的“野心”很大。下一步,中国海运将继续坚持一业为主,积极发展与主业相关产业和做强做大主业战略,到2010年,中国海运的船队将从“十五”规划末的1500万载重吨,增长到2500万载重吨;集装箱运力超过65万标准箱,进入世界班轮公司前三强,将中国海运集团建成总资产、总收入都要过千亿的特大型国有航运企业和世界顶级的船公司。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