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发布时间:2016-08-22
8月16日,一个存储设备被连接到电脑,15分钟后,一张由450余张航拍图片拼接成的管线航拍全图就呈现在巡线人员面前。这些图片清晰地反映了当天中国海油所属气电集团广东管网的管道水工保护设施有没有被破坏、管线周边是否有未经报备的施工,甚至能看清埋有管线的鱼塘中游泳的鸭子。
这450余张图片都是由无人机拍摄的。这标志着中海油气电集团使用无人机辅助管道巡检的实验有了阶段性成果。
“距离长、范围广、环境复杂等因素使管道人工巡检的工作方式受到极大局限。而无人机可以通过搭载的高清相机、高清摄像机、红外探测器进行高清拍照和数据采集,与地面控制站和数据接收设备、实时影像接收设备连线,实时监控管道沿线情况,实现管道巡检作业。此举强度低、效率高、机动灵活、适应性强。”广东管网科技信息部总经理于桂章介绍道。
广东管网现建成管道686公里,主要位于广东珠三角地区,管道穿越地区地形复杂、管道周边第三方施工频繁。公司为此成立了管道保护部门,由89名巡线人员日夜巡检,以保障管道安全。每个巡线班组负责约30公里管道,每天巡检两次。但受制于人工巡检的局限性,无法做到管道巡检的全天候和全覆盖,无法快速、实时发现危害管道安全的外部事件。而且人工巡检成本高昂,还常受恶劣天气、滑坡等影响。
2015年底,为进一步提高管道巡检的有效性,广东管网提出建设“地空一体化24小时防控体系”,包括光纤预警系统、无人机巡线、数据传输和图像识别等。在无人机巡线方面,公司先后联系了北京、深圳等地7家无人机供应商,提出需求,并与其中3家供应商展开实地实验,收集了大量实验数据。
于桂章介绍,目前,无人机巡线还面临着空域申请程序不明确、长距离实时影像传输距离受限、高频次飞行可靠性有待试验、恶劣天气飞行受限等问题。广东管网已经就这些问题展开研究,寻找应对之策,争取早日实现无人机巡检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