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央企联播 > 正文
中国石油勘探业务三大攻坚增储增效

文章来源: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发布时间:2015-12-25

截至12月24日,中国石油今年新增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连续10年超过6亿吨,新增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连续9年超过4000亿立方米,探明油气地质储量当量连续9年超过10亿吨。

今年年初以来,面对油价走低的持续冲击,中国石油广大油气勘探战线员工坚持打好勘探开发进攻仗、技术创新攻坚仗、管理革新持久仗,迎来持续时间最长的储量增长高峰期,为集团公司破解低油价困局、实现稳健发展奠定了坚实资源基础。

大打勘探开发进攻仗,殷实资源家底

没有储量持续稳定增长的硬保障,油气田生产运营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将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今年,各油气田企业纷纷升级勘探策略,秉持不能动用的储量不评价、不升级的原则,大打勘探开发进攻仗,提升勘探效率和效益。

瞄准规模优质可动用储量,实现效益勘探。大庆油田将储量重心从“致密油为重点,常规油做储备”调整为“常规油为重点,致密油做准备”,将探明储量全部调整为常规油,控制储量的常规油比例由25%提高到62.5%,为效益开发增添新动力。

调整优化勘探工作部署,推进精细勘探。长庆油田加大风险勘探和新领域甩开勘探力度,不断强化规模储量区精细勘探,在陇东、姬塬、苏里格等区域获得一系列大突破,新增探明油气储量占集团公司探明油气储量的半壁江山。

立足大盆地和富油气凹陷,突出重点深化勘探。在柴达木盆地,面对地质条件复杂、地表环境特殊、岩性复杂多变等挑战,青海油田大力开展勘探增效工程,通过创建立体勘探等新模式,在英西深层、扎哈泉等发现高效优质油气藏,探明油气地质储量超年计划3倍,截至9月底,油气发现成本同比降低14.8%,开创高原油田高效勘探新局面。

在我国海拔最低的吐鲁番盆地,吐哈油田不断优化勘探部署,坚持向效益好、见效快的领域倾斜,在温吉桑、红台等区域不断获得新突破,为小油田蹚出一条高效勘探之路。

资源有底气,创效才更硬气。从被动到主动,从注重数量到注重品质质量,中国石油效益勘探之路愈发宽广。

科技攻坚精准发力,精细勘探提品质

油价低位运行,勘探更需要关键技术的突破。勘探战线工作者围绕关键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科技攻坚,推动精细勘探。

地震地质相结合,精确拟定井位,理论突破带来储量持续增长。在“死亡之海”,塔里木油田针对深层地质资料处理难等问题,创新运用“顶篷构造”理论,扩大库车山前天然气勘探开发的规模。截至12月24日,塔里木油田探井成功率接近70%,经济效益位居中国石油前列。

强化目标导向,科研生产紧密结合。在准噶尔盆地,面对环玛湖凹陷、腹部中浅层油气藏识别、山前钻完井及试油等难题,新疆油田通过重点攻关宽频高密度地震采集处理、山前高陡构造圈闭目标识别及优快钻井等技术,推进布井方式丛式化、钻井与压裂施工工厂化、工具国产化等措施,有效提高勘探成功率。

方案的优化是最大的优化。在长庆、华北、青海等油田,管理者把是否提出具体的勘探目标区块、提出的探井井位数量和质量作为评判研究成果最终依据,按此要求完善考核机制,实现科研与生产的结合,为引领油气勘探新发展增添动力。

创新有活力,创效才更有动力。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系统密切关注技术变革的最新趋势,大力推进石油科技创新,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效益。

管理革新久久为功,激活效益泉

低油价犹如放大镜,将粗放式管理、管控能力欠缺、重规模轻效益等不足一一放大。低油价也如一把利剑,倒逼企业深化改革,依靠创新驱动走低成本发展之路。

优化推行钻井总承包模式,实现量效双提。青海油田在英西、扎哈泉地区扩大应用区块总承包模式,携手钻探队伍共同降低勘探成本。截至12月22日,英西地区平均钻井周期缩短37.4%,钻井成本同比下降18.3%;扎哈泉区块直井钻井成本下降25.7%,水平井组实施“交钥匙工程”,单井综合成本下降37.7%。

节能就是增产,节约就是增效。新疆油田大力推进预探评价产建一体化,对地质认识较清楚的预探区块,评价提前介入;对资源较落实的区块,用部分开发控制井完成评价井任务。仅今年前8个月,新疆油田就有效节约预探进尺1.23万米、减少评价进尺5.21万米,大大降低了成本。

探索一体化新模式,变“接力跑”为“齐步跑”。西南油气田川中龙王庙组大气藏从发现到探明再到年产110亿立方米全面投产,仅用不到3年时间,就创造了中国石油大型整装气藏从发现到全面投产的最快速度,成为天然气藏高效勘探开发新样板。

油气勘探开发,不仅在于走得有多快,更在于走多远。提质增效应对低油价,中国石油已然在路上,任重道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