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集团实现北斗地理位置采集终端傻瓜式操作
航天科技集团实现北斗地理位置采集终端傻瓜式操作
文章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发布时间:2015-03-17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14所的综合电子技术中心为国家电网研发的“北斗地理位置采集终端”(以下简称“采集终端”),把以往特别复杂的地理位置采集工作,变成了“傻瓜式”一键操作,而且采集精度高、速度快,同时免除了人工后期录入数据,省时又省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电网正在尝试建立起一张“数字化电网”,对电网资源进行可视化展现和管理。然而,实现这一切的前提是精确采集各种电网设备、设施的地理空间位置。比如一根电线杆,以前要记录它的地理位置,通常需要4名工作人员开着车,带上几十公斤重的测绘仪进行人工测量。该所综合电子技术中心市场部销售人员张健说:“测绘仪操作起来比较繁琐,而且需要电源,在野外使用时十分不方便。”
现在,有了采集终端,只要将这台仅比手机大一圈的设备前端对准电线杆上的条形码,听见“滴”的一声后,设备就会自动连接北斗卫星进行定位,将目标的经度和纬度坐标记录下来,精度可以达到米级。这个过程,很像大家平时用手机操作的“扫一扫”,但采集终端的有效距离是普通手机的4倍。此外,设备顶部安装了专用的“红外采码器”,可以发出一条红色的可见光用来校准,使采集工作更加简便易行。
不仅如此,该所的研发团队还为国家电网开发了专门的软件,免除了以往人工采集后期大量的数据录入工作,实现了自动记录和归类,同时生成电子表格。另外,14所的北斗定位接收能力在我国民用领域处于领先地位,采集精度高、速度快。
该所生产的采集终端每台单价极具市场竞争优势,节省了大量物力成本。不仅如此,人力成本也节约了不少。张健算了一笔账,以前4个人一天只能记录8~10条信息,借助采集终端,一个人一天可以轻松记录500~1000条信息。如果在全国推广使用,可以为国家电网节省500~600万的人力成本。
集众多优点于一身的“采集终端”击败了几十个竞争对手,与国家电网签订了1500台的销售合同。目前,这批采集终端已经顺利交付了一半,其余各批产品正在紧锣密鼓地生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