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央企联播 > 正文
【中非友好 合作共赢】中铁资源奏响矿区和谐乐章

文章来源: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4-09-06

编者按  9月4日至6日, 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北京举行。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以来,在元首外交的战略引领下,中非合作取得更多丰硕成果,展现更多蓬勃生机,涌现更多积极态势。中央企业积极作为,携手非洲人民,在经贸、投资、技术、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等方面共谋发展,合作共赢。近日,国资委网站推出“中非友好 合作共赢”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在刚果(金)加丹加省MKM矿业的矿区内,巴图巴的家已从茅草屋换成了坚固的砖瓦房,室内宽敞明亮。过去的家徒四壁已成为历史,孩子们背着MKM矿业捐赠的新书包蹦蹦跳跳的到新学校去上学,妻子在家门前种种花草装扮院子,巴图巴情不自禁地拿起了中国朋友送的吉他,用不太流利的中文吟唱起了中国民谣《茉莉花》。

初识“中国旋律”,结缘中国文化

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中铁资源MKM矿业于2011年5月正式开工建设,2012年10月建成投产。MKM矿业的建设创造了非洲矿山建设的“中国速度”,巴图巴是首批进入MKM矿业的当地员工之一。

 

巴图巴与刘海博学习音乐技巧

一天午饭后,巴图巴被一阵优美的音乐声吸引,顺着声音望去,中国员工刘海博正坐在草地上弹吉他,那婉转悠扬的旋律让他十分欣喜,也让巴图巴学习音乐的火苗被再次点燃。

“可以跟您学弹吉他吗?”巴图巴鼓起勇气询问。“当然可以,我们是朋友,咱们一起学。”刘海博从这个非洲小伙子的眼中,看到了真诚与渴望。从此,巴图巴每天下班后,都会准时出现在刘海博的宿舍里。他们没有太多言语的交流,但音乐成了沟通的桥梁。刘海博一边弹奏一边耐心地指导巴图巴,教他如何用指尖触弦,如何感受音乐的节奏。

 

中刚员工一起学习音乐

“这首曲子是我最近创作的,名字叫做《矿人日记》,它诉说着离别和重逢的故事。”说着刘海博就弹了起来。“一条平凡的路 / 一个沧桑的人 / 背上你打好的行囊 / 你站在风里为我送行...... ”伴随着吉他声的美妙旋律,刘海博的歌声让巴图巴激动不已。

时间一天天过去,在刘海博的分享下,巴图巴渐渐掌握了吉他的基本技巧,能够弹奏出一些简单旋律。

师徒情谊渐深,共奏和谐发展曲

随着时间的推移,巴图巴与他“中国师父”刘海博的关系愈发亲密。得知巴图巴的母亲生病急需治疗,刘海博立即帮忙联系了中铁资源的医务室,并陪同巴图巴前往当地医院。这段时间里,来自“中国师父”以及中国企业的无私援助与真诚关怀让巴图巴深感温暖。他知道,这份友谊远已超音乐本身,更是一种跨越国界的情感纽带。

工作上,刘海博经常耐心指导巴图巴,自己掏钱购买专业技术书籍送给他。巴图巴勤奋好学,看不懂的就追着“师父”问,直到弄清楚每一个疑问。很快,巴图巴就在同一批入职的员工里面脱颖而出,成为刚方机修工段的工段长,个人收入也比之前有了很大的提升。

  巴图巴与刘海博演奏合影

除此之外,刘海博还经常邀请巴图巴到他的宿舍,一起做饭、聊天,而巴图巴有时也会带上当地的特色美食,与他的“师父”分享。一天,巴图巴兴奋地跑过来,邀请刘海博参观他家新盖的房子,刘海博由衷地为他的“徒弟”感到高兴,一道前往。

当地的村庄听说巴图巴的师傅来了,都热情满满地跑出来和他打招呼,孩子们围着他蹦蹦跳跳,笑声不断。有村民跳起了当地的舞蹈,有的则一边喊着“China,China......”,一边向他竖起大拇指。

“你们的到来,让我有了工作和收入,感谢中国朋友让我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晚上离开时,巴图巴为刘海博演唱了一首当地斯瓦希里语的歌曲《Maboko Pamba》,刘海博也对这份情谊充满了幸福。

文化交流互融,传递友谊与希望

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巴图巴与刘海博逐渐发现了中国音乐与当地音乐之间的共同点。他们在音乐中找到了文化上的相似之处,并尝试将刚果的传统旋律和中国的节奏结合在一起,展现别具风格的演奏。

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一首融合了刚果(金)和中国传统音乐元素的歌曲《林中思念》诞生了。这首歌曲既有刚果鼓点的热情,又有中国传统音乐的优雅,既充满了中文的诗意与热情,又有斯瓦希里语的生命与希望,他们的演奏在厂区内逐渐小有名气。随后,巴图巴在当地员工中开设了音乐课堂,向同事和家乡的年轻人传授他学到的知识。巴图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音乐的魅力和友谊的种子传递给更多的人。

MKM矿区里,一位又一位年轻人像巴图巴一样,对未来的憧憬。音乐不仅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也见证了中非员工之间深厚友谊的纽带。“音乐见证,祝愿中非友谊源远流长。”巴图巴在心中默默许下愿望,继续用中国朋友送给他的吉他,弹奏出和谐乐章。

【责任编辑:张宇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