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央企联播 > 正文
我国最大规模长江鲟放流活动在宜宾举行

文章来源: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3-06-09

6月6日,超过112万尾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在四川省宜宾市被放归金沙江。长江鲟是此次放流的主要品种,共计放流71万余尾,其中65.3万尾由三峡集团提供。此次放流为我国最大规模的长江鲟放流活动,也是三峡集团在长江鲟资源恢复和自然种群重建领域取得的又一标志性进展。

图片1.png

放流现场

此次放流活动,由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渔政保障中心,四川省农业厅、宜宾市人民政府和三峡集团共同主办,共有长江鲟、胭脂鱼、岩原鲤、长薄鳅、长吻鮠、厚颌鲂、白甲鱼和中华倒刺䰾等8种鱼类放流金沙江,当地社会公众广泛参与了放流活动。

长江鲟作为此次放流的主要品种,受到公众的关注和喜爱。“通过参加这次活动,我了解到长江鲟是我国特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这样大规模的增殖放流对保护长江鲟非常重要。”第一次参与增殖放流活动的学生志愿者陈楠难掩喜悦之情,“希望以后还能有更多机会参与到长江鲟等珍稀特有鱼类的保护中。”

长江鲟又名沙腊子、达氏鲟,主要分布于长江上游干流及其各大支流中,是我国特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生态价值。受人类活动影响,长江鲟自然种群资源规模不断缩小,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为极危级保护物种,也是长江鱼类资源保护的旗舰物种之一,其物种保护工作已成为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大工程。

图片2.png

即将被放流的长江鲟

实现大规模人工繁殖和增殖放流,被认为是恢复长江鲟野生资源数量、实现自然种群重建的必要手段,也是开展长江鲟保护工作的必经之路。

“三峡集团自2008年启动长江鲟物种保护,历经初期探索、技术突破和全面提升三个发展阶段,成功建立了长江鲟人工保护技术体系。”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向家坝实验站站长介绍。

在第一阶段,三峡集团探索性开展长江鲟自有人工种群梯队建设和苗种小批量培育,攻克了长江鲟种质鉴定、流水生态养殖模式构建、苗种批量化培育技术等技术难题,为深入实施长江鲟全人工繁育关键技术攻关提供了充足的亲本资源;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成果基础上,开展全人工繁殖技术攻关。三峡集团在此期间首次实现长江鲟子一代全流程自主繁育,攻克了长江鲟全人工繁殖技术难题。目前正在进行的第三阶段则是重点聚焦长江鲟规模化全人工繁育及可持续人工种群建设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科技攻关,推动长江鲟繁育生产能力和物种保护技术水平实现飞跃性提升,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果。

图片3.png

放流现场

数据显示,2022年,三峡集团放流长江鲟超过30万尾,占当年全国长江鲟放流总量的90%以上。今年长江鲟人工繁育规模再次创下历史新高,为本次放流活动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基础。

据了解,三峡集团将持续开展长江鲟繁殖和苗种培育,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实现长江鲟年放流量100万尾的目标,进一步促进长江鲟资源恢复和自然种群重建,为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范例和样本。

【责任编辑:俞昭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