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好声音】全国人大代表傅国涛:加强青年技能人员的培养 贯彻落实“技能中国行动”
【两会好声音】全国人大代表傅国涛:加强青年技能人员的培养 贯彻落实“技能中国行动”
文章来源: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3-03-08
在参加全国“两会”之前,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技能带头人、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特级技师傅国涛对重庆地区十余家船企的技能从业人员情况进行了专门调研。调研结果显示,从年龄结构来看,十余家船企基层技能人员从业队伍呈上小下大的“梨”型结构。如果不解决技能人员队伍的人口问题,随着70后人员的退休,各类机械加工工种将面临用工难,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将会出现“断层”的情况。根据这一调研结果,结合平时工作中的情况,在本届全国两会上,傅国涛带来了“加强青年技能人员的培养,贯彻落实‘技能中国行动’”的建议。
近年来,随着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尤其是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船舶工业企业越来越重视技能人才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但现实情况是,人才短缺尤其是一线高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越发凸显。根据傅国涛的调研,在10余家船企的5000余名技能人员中,20-30岁的人员占16.7%,31-40岁占23.7%,41-50岁占37.4%,51-60岁占22.1%。20岁左右的青年占比最小,技能从业人员大量集中于70后中年人,年龄结构偏向老化。
作为拥有三十多年一线机械加工工作经验的傅国涛对一线技能人才在生产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的认识尤为深刻。然而,这种认识越深刻,对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忧虑就越深。许多技能人才虽然学历不高,但实践经验丰富,在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中,他们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为优化技能人才队伍结构,加强青年技能人员培养,破解技能人才“断层”窘境,傅国涛建议,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转变择业观念,培养技能人才从青少年抓起。继续加强国家层面以及省市地方、基层企业各级对高技能人才的宣传表彰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文化氛围,让“技能大师”“大国工匠”“技能专家”成为社会追捧的“明星”。提高技能人员的社会地位,让青少年对在技能领域就业有信心、有盼头。一方面,对初、高中分流加大舆论引导,对就读提供优厚政策支持,对高职院校建设做政策倾斜,提高办学质量。另一方面,鼓励相关行业的大学生、研究生加入技能人员队伍,为机械制造、人工智能、电子工程、工业互联网等行业输入新思维、新智慧,成为“技师+工程师”的“双师”型人才。通过疏通技能人员队伍“进入”的通道,扩大青年技能人员的占比。
二是校企合作,加强职业院校与企业的互联互通。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深度契合。加强校企合作,一方面可使职业院校提前了解企业所需,把企业所需知识技能融入职业院校基本理论教学中,同时利用公共实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联合办学,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学习,强化双向交流,精准就业。另一方面是加强优秀的比赛型学生与实际生产的联系,通过“名师带高徒”,使他们优良的功底转化为解决企业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让所学技能落地,避免学非所用与实际生产脱节。通过增强青年技能人员的从业信心,稳定技能人员队伍。
三是培养提拔,打破工人与干部之间的壁垒。落实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互通互转制度,制定分配方案,落实技能人员的待遇。强化推进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与相应职称、学历双向比照认定,让有相应职业资格等级的技能人员与有管理职称的干部享受同等的薪酬待遇。打破工人与干部之间的壁垒,突破选人用人时的学历限制,对好学上进、踏实肯干,具有相应技能等级的高技能人才提拔使用,让懂技术会管理的高技能人才充实到干部队伍中。通过给待遇、树目标,让青年技能人员有干劲、有奔头,壮大技能人才队伍。
“能够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我感到非常激动,这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傅国涛表示,“作为一名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今后我不仅要努力工作,更要做好‘传帮带’,传承好‘工匠精神’,培养更多能够‘独当一面’的优秀高技能人才,为中国船舶集团和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责任编辑:俞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