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央企联播 > 正文
【“两山论” 央企实践⑪】中交集团:生态环保成为核心竞争力

文章来源: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0-08-27

【编者按】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浙江湖州市安吉县余村考察时,以充满前瞻性的战略眼光,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15年来,在“两山论”的引领下,中央企业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将企业生产经营与绿色发展、生态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在不断实践中续写“两山论”新篇章、描绘美丽中国新画卷。8月15日起,国务院国资委网站推出“‘两山理论’ 央企实践”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两山论”深刻揭示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辩证关系,对选择什么样的发展路子提出了明确要求。中交集团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路径模式,通过技术创新,不断增强在生态环保、流域治理等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打开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之路。

“千年秀林”进入2.0时代

中交天航局实施的雄安第一标——雄安新区“千年秀林”工程是雄安新区建设森林城市,实现新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城市组团之间的重要生态缓冲区和生态福利空间共享区,形成以近自然林为主,景观游憩相结合的生态景观片林。

“这可不像普通的植树,挖个坑把树苗埋上土、浇上水就结束了。在雄安新区种下的每一棵树,从选种到种植,都有严格的规范,还有专属的‘身份证’,一点儿马虎不得。”崔皓作为一名技术员,检验苗木质量、录入大数据等是他的主要职责,也是他作为参与者的一份骄傲。

现场每棵苗木上都挂着一个带有二维码的铝制小标牌,并统一朝着向北的方向,上面写着“雄安森林”。这就是它们的专属“出生证”“身份证”和“健康证”,二维码链接着雄安森林大数据系统,通过扫码可查询苗木的树种、规格、生长信息等,就连何时出圃、哪天种植、GPRS定位等信息都一一记录在内,可以实现对苗木全生命过程监控。

“蓝天、碧水、绿树,蓝绿交织,将来生活的最高标准就是生态好。雄安新区过去有一定的基础,现在搞‘千年秀林’,将来这里一定是最宜居的地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雄安新区就要靠这样的生态环境来体现价值、增加吸引力。”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登上由中交天航局承建的秀林驿站远眺林区全貌,充分肯定新区生态建设取得的成绩,并对后续建设提出了殷切希望。

对症下药治理乌梁素海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乌梁素海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湖泊湿地”“治理‘一湖两海’要对症下药,切实抓好落实”。2019年4月,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全面开工建设,总投资50.86亿元。乌梁素海湖体密布芦苇和水草,富营养化严重。工程要实现改善整个湖区水流条件和湖水富营养化状态,抑制芦苇和其他水生植物继续蔓延,减缓其沼泽化进程,促进湖泊向良性发展,使乌梁素海达到V类水质标准,部分地区达到IV标准。中交三公局参与实施的项目共五大类15个重点项目。

在黄河几字湾左上端,被誉为“塞外明珠”的总面积高达293平方公里的乌梁素海正在进行全方位的“绿色升级”。

乌梁素海中的芦苇生长速度快,清理速度远远比不上生长速度。面对新问题和新挑战,项目部组建疏浚考察组带着学习和储备人才两项任务前往沿海省份进行调研。经过考察,绞吸式挖泥船正式投入施工。它采用RTK卫星摇杆定位,24小时智能化操作,通过前期测量录入参数自动测算清理宽度、深度。以前,至少需要200台挖掘机、400艘舶船才能按期完成施工;现在,仅需10条绞吸式挖泥船、30台挖掘机、20艘舶船就可完成。绞吸船的加入,相比传统作业形式,运输成本更低,作业效率更高,也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同时,项目部因地制宜进行自主创新,更改绞刀头作业方式,并加入芦苇粉碎装置,极大降低了水泵被堵塞的概率。

起初引进绞吸船时担心会惊扰周围鸟类栖息、影响繁殖,但是实际操作中发现绞吸船挖动底部淤泥带起许多泥沙和营养物质,反而吸引了许多鸟类。项目部规划建设了8个大小不一的人工岛屿,在清淤完成后,人工岛屿将会实现绿化,成为乌梁素海重要的观光景点和鸟类栖息地。

大桥施工保护红树林

雷州湾上,碧波万顷,吊机擎天;大桥两侧,红树摇曳,郁郁葱葱。中交一航局承建的广东玉湛高速公路东海岛特大桥跨越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区内有红树林25种、鸟类194种、贝类130种、鱼类139种。

在修建钢栈桥、打灌注桩的同时,保护好周边生态,谈何容易。同时,由于红树林和200多亩生蚝养殖区连在一起,牵一发而动全身,工区面对的挑战难上加难。

生态保护没有条件可讲,目标既已定下,工区上下总动员,连续数日研讨,制定出一套完善的环保方案。每天诸多台机器在现场轰鸣作业,一个不留神,施工垃圾就有可能“溜”进保护区。机务部长冯兆斌通过用编织袋筑一座墙来阻隔垃圾与海水。施工垃圾的问题被解决,油污问题又引起冯兆斌的注意。为防止施工中油污扩散,他带着徒弟胡楚翘挨个查看吊机是否漏油、搭设钢栈桥的贝雷片有无锈蚀,连工人鞋底都不放过。他还在施工地周围布满吸油棉,在灌注桩钻机、泥浆分离器等机械设备下面铺设了两层厚厚的土工布,牢牢把污染物封锁在红线内。项目部还配备专职“环境管理员”,每天定时定点巡查,做到万无一失。至此,东海岛特大桥辅助工程钢栈桥正式开工。

虽然做足了准备工作,可是安全总监张泰铭还是放心不下,扬起的灰尘又成为他的“眼中钉”。为防止运输车辆经过钢栈桥扬起灰尘飘到海里影响红树林和养殖区,他组织协作单位自制“洒水车”,每天来回洒水确保现场干净整洁。清除灰尘后,他又组织协作单位将土工布铺开挂在搭设的钢栈桥下部,相当于给施工杂物搭设了“防护网”。

保护措施有无成效,水质说了算。刘昊借助项目部与广东海洋大学签署的“校企共建”协议,邀请海洋大学资源与环境监测中心的成员,对红树林区域的水质HP、水质悬浮物、水质石油类、沉积物等20个项目进行分析,检测报告显示全部合格。

“你们干活我们放心!”喜欢“突袭”现场的湛江海洋渔业局督查人员,看到规范整洁的施工现场和“水质监测报告”后,对项目部的环保工作竖起了大拇指。

点击图片 直达专题

【责任编辑:赵艺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