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企业布局新基建⑩】中国华电:“新基建”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中央企业布局新基建⑩】中国华电:“新基建”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文章来源: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0-04-26
【编者按】当下,“新基建”成为广受社会关注的热词。作为中国经济“顶梁柱”的中央企业,充分发挥产业链主力军优势,用投资驱动和硬核科技领跑“新基建”,努力做好“新基建”产业链的投资者、研发者和建设者,以“新基建”升级“新消费”,形成增长新动力,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4月20日起,国务院国资委网站推出“中央企业布局新基建”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这一要求,为“新基建”按下快进键,彰显着以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心,也为企业创新发展带来了机遇和红利。
“新基建”洪流奔涌在即,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中国华电以创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企业为目标,找准“新基建”在企业发展进程中的切入口,明确新在何时、基在何处、建向何方,加大投入、厚植土壤,选好试点、“重仓”布局,让“新基建”释放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新在何时?“智能智慧”打造提质增效新名片
近期,各省份陆续发布了今年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高新技术发展紧密相连的“新基建”项目也成为引领新一轮投资的亮点。在中国华电,对于“新基建”项目的谋篇布局早在多年前就已徐徐展开。
在中国华电燃煤智慧电厂试点工程——华电山东莱州公司,2007年一期项目开工建设时,便将“科技智能”的理念融入到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高品质优秀发电企业”的具体实践中;2012年投产发电时,它便是山东省和中国华电首个以百万千瓦机组起步、首个获得国家优质工程金奖的中国首座智能化生态电厂。海水淡化、封闭煤场、循环水尾能发电、锅炉微油点火、干除渣、DCS+DEH一体化、应用AMS智能设备管理系统等“十大”亮点技术,使得该电厂的机组和装备水平处在了电力科技的最前沿。
以创新提升项目核心竞争力,2016年,莱州二期筹建期间更是深入总结和吸取一期工程设计、基建、生产运营方面的经验,全面应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建设智能燃煤岛、本质安全智能管控系统、“莱州移动平台”App等系列智能生产管理系统,实现从“智能化”向“智慧化”的大跨步。
2019年,华电山东莱州二期2台百万千瓦机组实现“一年双投”,是全国首个集“智能照明、智能吹灰、数字煤场、现场总线、GIL封闭线路、烟气深度余热利用”等尖端科技于一体的火电项目,代表了世界火电行业先进水平,也创下国内煤耗最低水平。
耀眼成绩背后,我们看到了一个智慧电厂的成长步伐,更看到了中国华电用“新基建”点亮新时代的一个缩影。
在中国华电下属的高端制造公司——南京国电南自自动化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辆辆智能物流小车在厂房之间穿梭,运输物料。一只六轴的机械手正在筛选不同继电器的启动电压,动作麻利。
“原先这是四个人干的活,现在一只机械手就全部搞定。”工作人员介绍说,智能工厂全面投产后,总体生产效率将提高42.48%,可以减少当前的人力资源成本32%,质量一次通过率提高13.25%,能耗减低8%。
据悉,现在国电南自生产的全系列继电保护产品都采取这样的智能化生产线,每年有近3万台设备通过该生产线下线,这些智能化产品在港珠澳大桥配电工程、北京大兴机场等国家重点项目中得到应用,销往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于高铁、地铁、特高压输电和数字化电厂、智慧交通等领域,同时也为“雷神山”和北京“小汤山”医院安全供电提供了大量设备保障,为打赢疫情阻击战作出积极贡献。
在华电煤业隆德煤矿——随着采煤机缓缓启动,割煤、拉架、推溜等一气呵成,滚滚“乌金”通过传送带缓缓运至地面……在这里,中国华电首个自动化综采工作面于2019年12月30调试成功,正式投入运行,标志着中国华电煤矿开采进入智能化时代。
该工程于2018年下半年启动,历时一年建设完成。作为华电集团首个数字矿山及自动化综采工作面示范矿井,可以实现记忆自动割煤、远程一键顺序启停、全程视频监控、井上下语音对讲、自动跟机移架、自动补液、自动割煤等功能,为企业内外其他矿井建设数字矿山提供了借鉴。
捷报频传,令人振奋;智能智慧,未来可期。在从自动化到智能化、从数字化到智慧化的道路上,中国华电理念在转变、技术在突破、水平在提升,一幅安全、规范、便捷、高效的宏伟蓝图正在加速绘就。
基在何处?“大基地”对接国家能源大布局
水电是全球公认最安全、技术最成熟、最具规模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开发水能对生态文明建设和改善民生也有着重大意义。
我国水电总装机3.5亿千瓦,占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66%,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可再生能源主力军。但在我国,水能资源开发率不到60%,其中中东部开发条件较好的水电基本开发完毕,未开发水电主要集中在西藏和四川、云南等西南地区。这些地区也成为未来能源结构补短板、强弱项的重点。
华电金上公司负责开发的金沙江上游(简称“金上”)川藏段梯级电站位于四川与西藏交界区域,共规划8级水电站,总装机近1000万千瓦,是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的重大项目。近期,该公司抢抓“新基建”历史机遇,提出宏伟目标:将投资近3000亿元,在金上川藏段建设1000万千瓦水电、2000万千瓦的风光电,形成一个水风光多能互补、总装机3000万千瓦的大型新时代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
据业内人士介绍,水电和风光电,在时空上具有天然的互补性,国内外水风光互补开发已有不少成功经验,但像金上川藏段这样在大型流域水电规划建设之初就同步规划配套风光电项目,在业内尚属首创。其顺利开发,对后续类似大型项目开发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也对我国水电可持续发展、保障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和兑现《巴黎协定》减排承诺有重要意义。
自2006年挂牌成立至今,华电金上公司坚定不移、科学有序推进金上川藏段水电开发。目前在建总装机容量已经达到619万千瓦,苏洼龙电站首台机组座环蜗壳已开始浇筑回填混凝土,叶巴滩电站地下厂房各洞室启动开挖支护,拉哇电站导流洞开始施工,巴塘电站导流洞开挖完成70%。首批330万千瓦光伏项目也正在开展项目备案,将根据送出工程建设情况,适时开工建设。
按计划,巴塘电站将于2020年截流,苏洼龙电站将于2021年投产发电,其余电站将于“十四五”和“十五五”期间陆续投产发电。
如果说华电金上公司正走在“新基建”的大路上,那么,这条大路上也可以看到该公司精准扶贫的身影。
据了解,金上川藏段可再生能源基地建设中,可带动相关产业增加产值超过7000亿元。目前4个电站建设中已大幅改善了地方基础设施,并通过定点帮扶、产业帮扶、就业帮扶和参工参建,为当地创造产值近3亿元,提供了上千个就业机会。金上公司对口帮扶7个县的8个村已全部退出贫困村序列,“新基建”与“扶贫”结合的基本发展脉络成效斐然。
除了扶贫减贫外,该项目在防灾减灾、水资源调节等多个方面发挥的作用也是可圈可点。建设期间,华电金上公司组织电站设计单位,配合中科院、水电总院等机构,对金上不良地质体全面开展调查摸底,通过大坝拦蓄和建设中采取工程减灾措施,金上干流地质灾害易发多发的现象将得到根本好转。
在生态环保方面,华电金上公司在项目开发之初就提出“绿色金上”创建目标,在流域水电规划阶段,从流域层面统筹规划环保工作,三分之一的天然河段得到保护;在建设过程中,同步采取水土保持、“三废”治理、植被恢复、鱼类增殖放流等措施,目前已建成两个鱼类增殖站,放流珍稀鱼苗70余万尾。这些措施在各行业中领先,在国际上也处于先进水平。目前开工建设的4级电站,在环保上的投入接近35亿元。
稳增长、惠民生、建设生态文明,在大型新时代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建设过程中,华电金上公司正以新担当展现着新作为,在国家能源大布局中展现着央企力量、华电力量。
建向何方?新能源开拓结构转型新路径
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调整,能源治理体系加速重构,新一轮的能源革命已蓬勃兴起。这期间,中国华电以研究落实国家战略、风光电、综合能源服务、资本运作等战略转型重点,聚焦一流企业创建,对重点工作和措施进行了细化分解,形成了一张以转型发展助推企业创一流的路线图。
这张路线图上,有华电甘肃公司——中国华电唯一一家装机全部为清洁能源的区域公司。一直以来,华电甘肃公司积极响应绿色发展要求,按照基地式、规模化开发思路,提出“向环保要效益,以效益促环保”的发展理念,致力于向社会提供安全、经济、绿色、低碳的电力供应。现装机容量210万千瓦,其中风电175万千瓦,光伏35万千瓦,发电装机容量占区域新能源总量的11.6%,以清洁能源一体化覆盖网格形成了“清洁低碳、风光并济”的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甘肃省清洁能源资源富集,既有资源优势,也有产业基础;既有较强的生产能力,也有较好的通道输送能力,具备规模化开发、高质量发展的条件。基于这种优势,2020年,华电甘肃公司主动衔接东方电气、西南电力设计院等单位,以成熟项目的落地为重点,依托特高压外送通道,谋划陇东、陇中和河西“三大区域”“五大基地”战略部署,以此统筹区域内风、光、水、火、储能、抽蓄、光热等优势资源,形成风光互补、多能互济发电体系,构建产业协同、优势互补的产业格局,全力打造新能源企业标杆。
这张路线图上,有华电内蒙古公司。该公司目前正在建设的苏尼特左旗10万千瓦、正蓝旗10万千瓦和正镶白旗10万千瓦特高压外送风电项目均属于国家能源局规划的12条重点特高压外送通道配套风电项目。依托项目建设,将有力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扩大地方就业,构建良性的政企关系、企民关系。
此外,华电内蒙古公司牢牢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贯穿项目建设的始终,注重企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统一,注重项目建设区域植被恢复,统筹兼顾处理好项目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项目建成后也将有效地利用当地丰富的风资源,对防止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起到积极作用,对减少内蒙古东部地区弃风弃光,保障区域电力供应都具有重要意义。
这张路线图上,有华电山西公司。2019年,华电山西公司平鲁风电、五寨风电、泽州二期、应县风电、定襄风电五大风电项目按期开工建设,成为中国华电2019年开工决策批复新能源项目最多的区域,2020年五大风电项目按期投产后,该公司管理场站将增至12个场站125.38万千瓦,为国家新能源战略在晋落地作出积极贡献。
2020年3月3日,《朔州新能源基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成功签订,华电山西公司在朔平鲁区200万千瓦平价光伏示范基地建设全面启动,建成后,该项目首年满发小时数约为1650小时,预计年发电量32亿千瓦时。
这张路线图上,中国华电还把“数字化转型”和“两化”融合作为有力抓手,赋予新能源产业进一步加速的新动能。
作为“两化”融合的试点单位,华电甘肃公司拥有甘肃省唯一一家获得省能监办和省电力调度中心共同批准的新能源远程监控中心,通过云检修平台、红外无人机组件检测、远程诊断平台、风功率预测系统等一系列“黑科技”的运用,有效提升生产运行管理数字化、信息化水平。每万千瓦“两个细则”考核分低于全省新能源平均值6.7分,常年位于区域指标前列。
华电山西华魏光伏电站创新开展“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项目,利用“机器视觉、图像识别技术、SLAM算法、大数据”思维模式代替人工巡检,提高巡线效率,自动定位故障点,及时诊断、分析、指导维护维修,大大缩短设备停运时间,减少电量损失。
先进又精准的远程控制中心、“高来高去”的智能巡检无人机、高清全覆盖的视频监控网络……在新能源建设与运营的过程中,中国华电将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在提高发展质量上,用科技赋能新能源,为电源结构布局的加快优化开足马力。
这些都是中国华电“新基建”中的一幕幕场景,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华电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作用,研发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开拓新路径,把“新基建”概念高效地“精准滴灌”至企业生产发展的方方面面。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华电也将踏着新的节拍,用新成就助力我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用“新基建”托举起一个更加广阔的未来。
【责任编辑: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