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新闻 > 正文
中国海油深耕铺就“智造”之路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发布时间:2017-02-24

图为亚马尔项目大型LNG核心工艺模块运往北极。

1月25日,除夕前夕,在中国海油所属海油工程的青岛场地上,员工们将亚马尔项目第20个模块装载到“华洋龙”驳船上。稍后它将驶往遥远的俄罗斯北极地带,带去海油人的特别“年货”。

在120万平方米的青岛场地上,亚马尔项目剩下的16个模块沿着1600多米的码头一字摆开,偌大场地略显拥挤。

过去一年,这个“来自北极的订单”吸引了世界的目光,树立了一座“中国制造”的国际丰碑。这一年,海油工程国际订单工作量超过六成,这距离公司首次提出“建立国际一流能源工程公司”的目标正好十年。

谋篇布局国际化版图

2014年7月,海油工程中标合同金额达101亿人民币的亚马尔项目。这个被冠以“超级订单”“首个极地项目”“技术等级最高”“高端模块”等众多豪华标签的项目,对于陷入困境的海洋工程行业来讲,无疑是一块极具吸引力的“蛋糕”。韩国现代重工、大宇造船和三星重工等亚洲行业龙头均志在必得。激烈的竞争持续了整整27个月,最终,海油工程以“完胜”战绩中标36个核心工艺模块,一举打破了韩国企业长期垄断LNG核心模块建造的亚洲市场格局。

事实上,亚马尔项目是海油工程国际化战略的缩影。十年深耕,海油工程在国际市场实现了从制造外壳“粗加工”到核心工艺“精加工”、从“照单做菜”低端辅助性分包向高端“一站式”服务总包的质变,模块化建造水平和项目管理能力得到业界普遍认可,成功跻身国际LNG项目建造“第一梯队”。

2006年,随着中国海油走出去的步伐,海油工程提出了“建立国际一流能源工程公司”的远景规划,正式开始了国际化的谋篇布局。

与一些企业在生存危机下的被动改变不同,海油工程“走出去”是主动战略选择。当时石油行业正处于景气周期,国内海上油田开发建设如疾风骤雨般繁忙,海油工程业绩年年翻高,自己的活都忙不过来。

然而,形势大好不代表可以高枕无忧。中国加入WTO后,国有企业的环境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全球能源工程公司都在迅猛发展,并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同时,海油工程的装备、人员、技术和管理等已无法适应公司快速发展的需要,过度依赖国内业务量导致高峰期生产能力不足,高峰过后又呈现生产能力过剩的状况。如何在有利形势下确保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成为新的挑战。

于是,在“主业延伸、‘两翼’发展”的发展战略下,海油工程形成了国内外市场相统一的“大市场”格局,海外市场开始破冰。2007年,海油工程与全球FPSO行业龙头MODEC公司签署5年合作协议。这是公司首次真正意义上自行承揽的国际项目,增强了海油工程参与国际竞争的自信。“通过这个项目,我们对国际项目运行规则、相关规范和操作习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一名配管工程师深有感触。

MODEC项目为海油工程大大提高了公司的国际知名度。此后,世界首例模块化冶炼厂镍矿项目、当时世界最大LNG模块化工厂Gorgon项目、当时最大海外订单ICHTHYS项目等国际订单接踵而来,海油工程逐渐成为国际客户耳熟能详的大型海洋工程公司。2013年起,海油工程国际化步伐再次提速,4年累计承揽国际项目超过30个,包括亚马尔、Za-wtika1B、巴油FPSO项目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巨制”。

2014年底开始,低油价导致全球油气开发投资额骤减,海工行业竞争更趋白热化。海油工程在加强国际化基础建设、创新合作模式、做优在建海外项目,并推动“三新三化”,挖掘设计采办建造安装一体化潜力,依靠过硬实力在国际市场“虎口夺食”,相继获得巴油FPSO、壳牌SDA、卡塔尔EPCI等多个国际项目,为抵抗行业“寒冬”充实了“粮草”。

在形势极其严峻的2016年,海油工程全年同步运营7个国际项目,国际项目钢材加工量占比65%。国际市场的“红利”不断释放,弥补了国内市场工作量的不足。

如何打动“洋上帝”?

“海油工程向世界展现了其建造LNG项目中最大模块的能力,技术上的成功对整个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亚马尔项目首批LNG核心工艺模块交付现场,总包商YamalGAS主管领导Jean-MarcAubry在庆典仪式上表示。

亚马尔项目地处北极,服役环境极其恶劣。“这考验着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水平。”一位法国工程师说。

核心工艺模块内部管线繁多,设备与主结构安装间隔最小不足2厘米,各部分拼接起来误差要不超过1毫米,难度堪比“神州九号”的太空对接;高峰期同时施工人数近15000人,多专业相互交叉;模块涉及零下50℃低温冲击碳钢和零下196℃超低温冲击不锈钢等材料,焊接难度大;多元文化的理念冲突给项目管理带来困难,项目前期仅设计专业与业主进行的技术澄清就达3660个……

质量进度完全满足要求,深冷保温、超低温焊接、热缩膜保护等多项技术获得突破,自主研制泡沫玻璃切割等专用设备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在世界目光的关注下,海油工程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和众多中国企业走出去遇到的困境一样,海油工程走出去之初也面对着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管理理念落后、文化差异大等各种水土不服。

只有打动“洋上帝”,才能获得市场和未来。为了改变“默默无闻”的困境,海油工程对标国际知名企业,全方位提升语言、体系、标准、信息化等能力,整合市场开发力量,组建专业化人才队伍。同时,建立了媒体运营和公关团队,向世界主动推介自己,在国际行业展会提升公司的国际知名度,逐渐打造了一张叫得响的国际“名片”。

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120万平方米的青岛场地,其规模与硬件设施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配套却是最大的软肋。一次投标中,外国专家到建造现场参观时,直言海油工程的建造工艺比较落后。为了提高建造效率,海油工程在核心技术攻关上做足功课,“一体化建造”等一批先进技术应运而生。

在亚马尔项目建造场地,拥有多项国际权威资质的检验员谢伟,正在与操着浓重“方言”味儿英语的东南亚业主交流。在海油工程,像谢伟这样技术和语言能力都过硬的年轻人已随处可见。

国际化之初,在大型装备四处告急的背景下,国际化干部训练营、千人英语培训计划等国际化培训启动,骨干员工国际化能力迅速得到提升。“这支千锤百炼的国际化队伍,是我们走向全球、增强国际化发展后劲的最宝贵资源。”海油工程党委书记、执行副总裁朱磊说。

全球铺网联强,是海油工程开拓国际市场的“法宝”。公司在印尼、尼日利亚、沙特、澳大利亚等地设立了15个国际分支机构,将国际业务拓展至2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与壳牌、德西尼布等国际知名能源及工程企业的强强联合,补齐了海油工程自身的管理、技术短板。

做精项目,通过优异的业绩反哺市场,也是海油工程打动“洋上帝”的关键“法宝”。在首个国际大型LNG项目Gorgon中,业主只给了技术含量较低的管廊模块,海油工程在HSE、质量、进度方面的表现却优于其他三个国际建造场地,这为海油工程赢得了宝贵的品牌认知度。在随后的Ichthys项目中,公司获得了相对核心的主管廊模块建造工作,实现了由制造外壳“粗加工”到核心工艺“精加工”的转变。正是由于这种质的飞跃,俄方才将亚马尔这样的“超级大单”交给海油工程。

“品牌认知度代表着市场地位,获取信任最好的方法是行动,用实力说话才能抢占先机。”时任亚马尔项目总经理李小巍如是说。

“国际一流”有多远?

放眼世界,海油工程已是11家国际油公司的合格供应商和30多家国际工程公司的合作伙伴,国际市场辐射欧洲、大洋洲、南美洲、东南亚、中东、俄罗斯北极等区域。

然而,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仍维持“欧美设计,亚洲制造”的格局。海油工程仍难以改变总体水平长期处于第二、第三梯队之间的尴尬地位,尤其在半潜式平台、张力腿平台、单柱式平台、浮式液化天然气储存装置等高端海工装备建造中还不具备国际竞争力。

“高端产品的市场价值占整个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近70%,”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庄建军说,“如果不改变做‘小工’的局面,国内企业只能为30%的‘蛋糕’争得头破血流。”

“在国内,中远集团、招商重工、上海振华重工等很多大型船舶重工企业纷纷借助海洋工程装备转型,竞争异常激烈,结构性产能过剩也已经凸显出来。”海油工程副总裁陈宝洁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长期依托国内市场导致从管理层到员工的国际化意识不强,相应的诸如国际化人才、国际体系等软实力储备不够充分,”对于自身的短板,海油工程国际公司总经理顾洪直言不讳,“各分公司还无法完全覆盖目标市场,目标市场的当地支持力度尚待增强,国际采办能力、资源获取力度等也需要强化。”

《中国制造2025》明确指出,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是未来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也把高端装备制造放在了重要地位。

事实上,近年来海油工程已经以EPCI总承包能力、自主设计能力、深水技术及配套能力为突破口,在深水、水下、LNG工程等新兴业务领域展开了向高附加值产品进军的“智造”转型之旅。荔湾3-1深水气田项目的成功实施,实现了设计、建造和安装总承包能力由300米水深到1500米大关的大幅跨越;泰国Za-wtika1B项目的执行,使公司国际市场EPCI总承包能力得到了提升……

据统计,预计到2020年,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市场需求约1700亿美元,到2025年市场需求将增加至2600亿美元。“海油工程将紧扣‘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在打造高端海工产品上持续发力,努力成为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海上油气工程领域的EPCI总承包商。”海油工程领导层对未来发展有着清晰认知。在深水、水下、LNG工程等新业务领域逐渐向总承包服务升级转型,加快推进由“海工制造”向“海工智造”的转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