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新闻 > 正文
航天科技八院以管理创新促进长四火箭“去任务化”

文章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发布时间:2017-02-13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今年预计实施28次宇航发射,型号任务技术难度大、发射密度高。这使得今年型号工作“保成功、保交付、保增长”的压力更大。这就要求各单位要结合自身特点,创新工作管理模式,提质增效。

前不久,航天科技八院对抓总研制的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完成了控制系统电阻盒的模块化、通用化设计,将现有的多种电阻盒状态重新设计为长四乙、长四丙两种火箭通用的电阻盒状态,覆盖了长征四号系列火箭现有的各类任务状态。

“这标志着火箭由定制产品开始转变为批产产品,通过实施‘去任务化’,对火箭发射计划临时调整的适应性将大大增强。”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总指挥樊宏湍说。

目标:技术进步+管理提升

以往每发火箭都是针对发射星专门设计的,属于定制生产。近年来,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面临着发射星技术状态复杂多样的局面。

据型号总设计师汪轶俊介绍,长征四号系列火箭连同长三甲系列火箭占据了国内航天发射任务总量的近70%。集团公司选择这两个系列的火箭先行开展“去任务化”工作,目的是通过改进设计,逐步在单机、分系统和子级三个层面上统一产品状态,提高通用产品和货架产品的使用率,最终实现整箭级的产品化、通用化和组批生产,做到针对不同状态的卫星,火箭仅需做少量适应性更改即可完成发射任务。

据了解,现有的火箭从立项研制到完成发射的全周期至少需要18个月。如果实现了“去任务化”,就可以有效避免由于卫星进度推迟给火箭带来的贮存、测试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可以满足卫星应急发射的需求。“去任务化是运载火箭技术进步、管理能力提升必须要做的重点工作。”汪轶俊说。

方法:设计改进+管理转变

目前,八院对长四系列火箭已完成控制系统等12项“去任务化”专题研究。“去任务化”要求不仅是火箭的软硬件技术状态要做适应性更改,在管理上也要及时理顺生产组织管理体系。

现在,长四系列火箭通过改进设计减少状态差异,合并相近构型,确定了系统级一个状态、单机两个状态,并使产品具备了在发射前6个月适应发射任务调整的能力。

长四系列火箭临时调整发射任务已有成功先例,樊宏湍回忆,早在2011年就曾出现过长四乙火箭针对发射星研制进度推迟的情况,通过火箭部分状态的转换,最终实现了发射星的成功发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