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新闻 > 正文
2004年下半年中央企业必须重视的几个问题

文章来源:国资委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2004-08-15

  (一)努力搞好生产经营,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

  上半年,在煤电油运供应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中央企业顾全大局,努力扩大生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半年,煤电油运紧张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中央企业要继续发挥主力军作用,全面认真地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努力搞好生产经营,增加供给。煤炭企业要通过加大扩能改造力度,全面提高生产能力。要努力做好与铁路交通等部门的衔接,确保重点用户所需资源的外运和国内重点发电企业用煤的供应。下半年还面临冬季取暖用煤的问题,这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关系到社会稳定,中央企业要有大局观和社会责任感,早安排,早准备。电力企业要加强运行管理,合理安排机组检修工作,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要加强厂网的协调、调度和设备维护管理,进一步提高现有网架的输电能力,努力加大跨区、跨省输电力度。要及时跟踪电力供需形势的变化,加强负荷的短期、超短期分析与预测,切实抓好电力需求侧管理,安排并落实不同负荷水平下的有序用电方案,做好电力供应平衡工作。石油石化企业要千方百计增加原油生产,合理安排原油加工量,保障油品市场供应。中央企业涉及各个行业,既有煤电油运的生产供给企业,也有煤电油运的大用户,我们鼓励中央企业之间搞战略联盟,建立更加紧密的长期合作关系,这对中央企业持续稳定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今年是开展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工作的第一年。国资委年初已与180家中央企业签订了经营业绩责任书。责任书所签订的内容和要求是一定要考核兑现的。现在看来,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比较好,但也有些企业情况并不乐观。近期我们正对180户企业中可能完不成全年考核目标值的30户企业逐户进行深入了解,与企业共同分析影响考核目标值实现的主要原因及影响因素。各企业要认真分析研究,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抓好生产经营,努力完成全年的考核目标。

  (二)突出主业,加快企业内部结构调整。

  企业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实力的竞争,首先是主营业务的竞争。只有不断提高主营业务的竞争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近年来,特别是去年7月份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以来,中央企业在做强做大主营业务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由于历史原因,华侨城集团过去摊子很大,下属子公司有110多家,经营领域遍及20多个行业,由于主业不突出,资源配置分散,相当一部分企业投资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经济效益差。他们在转型过程中,果断采取关掉一批、卖掉一批、兼并一批、发展一批的措施,将企业经营的行业领域逐步收缩集中到家电、旅游、房地产三项核心业务,形成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销售收入和总资产10多年来连续以年均15%-16%的速度快速增长。事实说明,只要认准方向,下定决心,集中力量做好主业,中央企业就一定能够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由于历史原因,中央企业主业不突出、核心竞争力不强的问题还比较普遍,比较突出。一是有相当一批企业主业过多。据初步统计,中央企业存在4个或4个以上主业的有53家,占全部中央企业的28%,最多的达到8个,不少企业的主业之间关联度很小。主业过多特别是各主业相关性差,不利于企业集中资源做强主业,提高主业竞争力,不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二是部分企业至今尚未明确主业方向。据了解,目前仅有约50家企业主业比较明确,且经营规模大,核心业务突出,市场占有率高。而相当部分企业规模偏小,核心业务不够突出。三是中央企业之间存在着结构趋同,重复建设,相互竞争的现象。目前中央三级以上企业参与房地产开发经营的有516家,涉及资产近96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一段时间部分中央企业出现了准备收购国家宏观调控重点行业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中企业的现象。还有部分中央企业一味追求做大,准备进入与现有主业不相关并属于竞争性很强的行业。这些问题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当前,中央企业的调整正处于一个重要关口。如果我们能在突出主业、调整结构方面迈出重要步伐,中央企业的发展就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在这方面,我们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一是要认准主业不放松。选准主业需要战略和眼光,突出主业需要决心和勇气,做好主业需要毅力和技巧。中国海运(集团)能有今天的规模和实力,得益于他们坚持发展主业不动摇,在前几年集装箱运输业并不景气的情况下,他们没有盲目涉足其他行业,而是围绕主业,抓住机遇,采取有效措施,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大部分行业的发展都会有周期性,受市场波动影响,有时处于比较景气的状态,有时会处于低谷。对于选准的主业,在行业处于低谷时,不能丧失信心。往往在行业陷于低谷大多数企业比较困难的时候,既是考验企业竞争力的时候,也是加快发展的机遇。所以一旦选准了主业,就要集中力量做强做大。

  二是要根据发展战略,抓紧研究进行企业间的非主营业务同业重组。由于中央企业涉及的经营领域较多,一些企业的辅业可能是其他企业的主业,如能进行重组,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集中精力做强主业,从整体上提高中央企业的竞争力。应企业的要求,前不久我们就中央企业房地产业重组有关事项发了个通知,有关企业可以根据本企业发展战略,在自愿协商的基础上,研究有关重组问题。我们将全力做好有关协调工作。

  三是对收购国家宏观调控重点行业中的企业要持慎重态度。针对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存在投资过热的现象,中央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这些行业中的一些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在资金紧张、难以生存的情况下,纷纷寻找中央企业参股、控股,以摆脱困境。据了解,一些中央企业正在与这些企业进行谈判。为此我们专门发文,要求中央企业收购这类企业要实行报告制度,主要目的是要求中央企业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做强做大主业,关键是要在技术进步上下功夫。这些年来,鞍钢在产品生产线十分落后的基础上起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依靠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了投入快、产出高、污染少、能耗低,使企业的面貌有了重大变化,为企业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中央企业都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主业发展,围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大科技研发,尽快掌握本行业的核心技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深化改革,在机制和体制创新上下功夫。

  实现中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讲取决于深化改革。今年以来,中央企业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在加快推进股份制改革、加快企业联合重组、深化企业内部改革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和很好的效果。下半年,中央企业要继续把机制和体制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实现中央企业体制创新的关键是要抓住股份制改革和健全董事会这两个环节。

  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推进多种形式的股份制改革,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是国有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必然选择,也是企业做强做大、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近年来,中央企业的股份制改革特别是改制上市取得了积极进展,但这些改革大多是采用剥离部分优质资产改制上市的方法。加快中央企业股份制改革步伐,可以借助于上市公司的平台,使一部分具备上市条件的中央企业做到主营业务整体上市。目前武钢、宝钢等企业正在积极做这方面的工作,社会反映良好。加快中央企业的股份制改革,还要注意推进企业集团层面的股份制改制,特别是要积极吸引战略投资者。在这方面,东风汽车公司与日产的合作重组是一个很好的典型。东风的做法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在重组过程中引进先进技术和研发能力,通过合作掌握国际一流技术、一流产品和一流管理。二是全方位进行合作重组,集团的各项业务都纳入重组范围,没有留下包袱,通过重组使企业得到全面发展。三是保留了现有的品牌,保留了党群工作体系,党群机构设置和党组织活动也写进了公司章程。这些经验都值得中央企业很好地借鉴。

  建立健全董事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中央企业改革的重点。健全中央企业的决策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确保出资人在企业内部到位,避免“婆婆加老板”,都要求我们抓紧建立健全董事会。各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的建立,解决了政府机构设置中出资人不到位的问题。现在需要抓紧解决的是在企业层面实现出资人的层层到位。建立健全董事会就是要探索解决这个问题。今年我们选择了7家国有独资公司进行建立董事会的试点,已经下发了文件。各试点企业要结合本企业实际,抓紧制定或修改公司章程,制定有关董事会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注意及时总结经验,提出完善董事会制度建设的具体建议。没有列入试点的企业,要积极研究下属企业特别是全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虽然中央企业管理模式不同,但有一条是共同的,就是出资人一定要层层到位。建立董事会,就是要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推进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也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企业在这方面的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真正能够形成人员能进能出、管理人员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机制的企业并不多。改革必然会涉及到一部分人的利益,甚至会得罪一部分人。经验证明,往往是企业处于困难的时候,三项制度改革比较容易推进,在企业效益好的时候难度会加大。这两年,中央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和利润大幅增长,在这个时候深化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关键是要下决心。中海油搞全员竞聘,“全体出去再进来,全体起立再坐下”,应该说是比较彻底的改革。大家都知道,中海油这些年效益一直非常好,不搞内部改革也过得下去。他们下决心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是瞄准国际一流水平,着眼于提高国际竞争力,是主动改革,而不是被动改革。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是绕不过去的坎,早进行比晚进行主动,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只要下定决心,办事公正,符合程序,工作细致,在这方面是可以迈出较大步伐的。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经营管理者,既是把党管干部原则和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相结合的探索,也是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的突破。去年我们选择了6个企业7个岗位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各方面反映都非常好。今年我们又确定了22家企业23个高级经营者管理岗位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截止7月27日,共有937人报名应聘,从报名情况看,应聘者整体素质较高。目前这项工作正在抓紧进行。中央企业对所属企业都要积极开展公开招聘经营管理者的工作。

  (四)强化管理,努力降低成本。

  就我国当前情况来看,企业之间的竞争首先表现为价格竞争。价格竞争的背后主要是成本竞争。企业效益的好坏可能会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变化,但成本可以通过强化管理来控制。成本指标是反映企业管理水平最见功夫、最实实在在的指标。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看,多数企业在降低成本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1-6月中央企业成本费用总计22757.1亿元,同比增长27.2%,增幅低于销售收入增幅的1.6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同比上升的有116家企业,占61.4%。国航、东航、南航三家航空企业共实现利润29.8亿元,成本费用利润率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8.2%、29.3%和19.9%。但也有部分中央企业存在着成本费用增长过快的问题。1-6月成本费用增幅高于同期销售收入增幅的企业有77家,占40.7%。6月份当月成本费用增长率高于同期销售收入增长率的有96家,占50.8%。即便是一些经济效益增长较快行业的企业,也存在成本增长较快、成本增幅高于同期销售收入增幅的现象。根据分析,在今年可能完不成全年考核目标的中央企业中,有16户企业主要是完不成成本费用总额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这项指标。降低生产成本已经成为当前加快中央企业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分析中央企业的财务成本,有三个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一是人工成本增加过快。2003年,中央企业全年人工成本总额高达3899.2亿元,同比增长39.2%,增幅高于同期主营业务收入增幅和主营业务成本增幅。人工成本增长过快的原因主要是:住房费用增长过大,社会保险费用所占比重较大,职工平均工资增长水平较快。今年上半年,中央企业人工成本同比又增加了18.9%。人工成本的增加,有合理因素,但也会削弱企业的竞争力。中央企业要注意对人工成本的控制。二是销售成本增长过快。2003年中央企业销售成本达35506.4亿元,同比增长34.3%。销售成本的增加,既有市场竞争加剧的因素,也与中央企业同业竞争有关。中央企业要注意加强自律,防止恶性竞争,避免一味低价追求市场份额,增加销售费用。三是乱投资、乱拆借、乱担保现象比较突出,有37家企业集团国内外担保总额超过权益的100%,最高的达到333%。有40多家企业因担保责任被提起诉讼。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中央企业的资产质量,影响到中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强企业财务成本管理。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和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在加强财务成本管理、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等方面,有很好的经验,值得大家学习借鉴。乱投资、乱拆借、乱担保“三乱”现象的存在,与企业管理层次太多有密切关系。1998年以前,中化总公司境内外机构有600家,总公司下面还有小集团公司,不但有三级、四级企业,还有五级、六级企业,由于法人林立,乱投资、乱拆借、乱担保的现象难以避免,最终导致1998年出现严重的支付危机。近年来中化总公司优化经营管理架构的主要措施就是清理机构,减少管理层次。中化总公司的经验说明,只要下决心改革,这些问题都是能够解决的。

  建立健全中央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是强化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这些年中央企业出现了一些投资决策失误,部分企业存在的乱投资、乱拆借、乱担保现象,与法治观念不强,没有依法依程序办事密切相关。投资体制改革出台后,中央企业享有更多的投资决策权,同时要承担更多投资决策的风险。这对中央企业做到科学决策提出了更高要求。国家要做到依法治国,政府要做到依法行政,出资人必须依法履行职责,企业必须依法经营管理。中央企业都要提高依法管理的水平,要按照要求,力争用2~3年时间建立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其中53家大型企业要抓紧建立总法律顾问制度。

  强化管理降低成本,十分重要的是要加快企业管理信息化。企业管理信息化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综合素质的一项战略性措施。许多中央企业在这方面都做得不错,上海宝钢集团公司是比较突出的。从宝钢的经验看,推进管理信息化,不仅带来了管理加强、成本降低等看得见的效益,也带来了许多看不见的效益,通过业务流程的再造创新,使企业对市场的反映更加敏锐,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创世界一流企业,必须在推进管理信息化上下功夫,迈出更大步伐。

  (五)抓紧实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认真做好企业分离办社会的试点工作。

  实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积极推进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是中央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分流富余人员重要而有效的形式。今年以来,中央企业在这些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根据发展定位,在明确核心业务和主营业务的基础上,对其他业务领域积极推行改制分流,加快了企业结构调整。到今年6月底,累计已有261个单位完成改制工作,分流职工2.8万人,大大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今年是实施主辅分离的第二年,也是非常关键的一年。截止2004年6月底,共有54户中央企业上报了主辅分离改制分流的总体方案,其中31户中央企业的总体方案已经国资委、财政部、劳动保障部联合审核批复。这31户企业的实施方案涉及改制单位1401个,涉及三类资产总额396.4亿元,涉及职工21.4万人。从目前情况看,今年上半年主辅分离工作平稳推进,时间过半,人员分流的任务过半。但是一些主辅分离任务重、富余人员较多的大型特大型传统产业国有企业主辅分离工作进展相对迟缓,有的还没有上报方案,有的上报实施方案中主辅分离改制分流规模较小。今年下半年,中央企业主辅分离分流改制工作将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但主辅分离改制分流的任务还很艰巨,难度也很大。中央关于主辅分离的优惠政策执行到2005年底,现在只剩一年多的时间,中央企业要增强紧迫感,进一步提高认识,克服畏难情绪,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力度推进这项工作。

  在分离中央企业办社会职能方面,着重要做好试点工作。今年上半年,中石油、中石化和东风汽车公司成为首批经国务院批准的分离办社会职能试点的中央企业。从试点工作进展情况看,总体还比较顺利,各试点企业基本完成了数据核对工作,正在就移交的单位、人员以及资产情况与地方政府协商,进入协议的准备和草签阶段,部分地区已着手移交工作,中石油与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中石化与重庆市、天津市已经签订了移交协议。下一阶段,各试点企业要注意分析研究试点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及时与政府有关部门联系协商,采取有效措施,加快试点工作进程。其它中央企业也要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借鉴试点工作所取得的经验,积极推进企业分离办社会工作。

  (六)落实责任,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今年以来,重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其中不少重大事故涉及到中央企业,在社会上造成很大的影响,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的部署,今年五、六月份,国资委专门组织了多路人马,由委领导带队,对部分中央企业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了检查。从检查结果看,中央企业安全生产总体情况是好的,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十分重视,能够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专项、重点整治和日常管理并重的原则。多数企业在生产、效益大幅提高的情况下,安全生产指标也控制在国家限定的指标范围内。但仍然存在着不少安全生产隐患,我们切不可掉以轻心。今年6月份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强调要落实中央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明确了对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责任。8月5日至6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局和我们共同召开了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华建敏国务委员到会做了重要讲话。我们要切实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和部署,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观,强化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地位和“一把手”责任制,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要完善并严格执行安全管理法规,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严格执法,严格管理,坚决杜绝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现象。各企业对安全生产大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事故隐患,要加强整改,该投入的要投入,该停产整顿的要停产整顿。对重点部位、重点装备和安全设施要进行经常性的重点检查,排除事故隐患,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摘自《李荣融在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的讲话(2004年8月13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