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纪实
新华社:“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纪实
文章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2-02-28
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中国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顶梁柱”,中央企业中流击水,砥砺前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坚定履行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为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展望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更趋严峻复杂,国内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较大,中央企业将面临更大困难和挑战。但经过多年改革发展,中央企业栉沐风雨,卓然而立,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取得长足进步,应对危机和防御风险能力显著提升,正朝着做强做优、世界一流的目标阔步前进!
以国家战略为发展导向中央企业积极落实国家决策部署,全面推进做强做优,为保障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你从罗布泊走来,亘古荒原留下你忙碌的身影,漫天黄沙遮不住你坚毅的笑容……”一首短诗,描绘出国投罗布泊钾肥公司员工鏖战“生命禁区”的坚定与从容。
2011年,国投罗布泊钾肥公司年产130万吨硫酸钾肥一期项目达产,一举将农业生产高度依存而又极度匮乏的钾肥自给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年产170万吨的二期项目也在同期开工。“死亡之海”已经成为护卫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
在国家开发投资公司董事长王会生眼里,国投的投资决策,首先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进行考量。“国家战略需要什么,经济安全需要什么,中央企业就应该干什么!”
进入2011年,国内煤电倒挂现象愈加凸显,而中央发电企业不计得失,以全年数百亿元的亏损保障了全国电力消费11.7%的增长,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动力支撑。
“作为共和国‘长子’,中央企业急国家所急,想国家所想。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上!”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涌说,在落实国家决策、保障经济安全、平衡区域发展等方面,中央企业切实发挥着“引领者”作用。
在浩渺太空,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 (微博) 的“太空之吻”,叩开了我国空间站时代的大门;
在大海深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航母试验平台、3000米海上钻井平台,开启了我国海洋事业新征程;
在青藏高原,一条比肩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的“电力天路”,让西藏人民彻底告别了酥油灯;
在石油行业,“海外大庆”和“海上大庆”的顺利建成,有力保障了国家能源供给安全;
在通信领域,由中国企业主导、全球企业广泛参与的TD-LTE完整产业链已经形成……
这些事关大国地位、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的重大项目,无不镌刻着中央企业的深刻印记,更留下了中央企业员工的辛勤挥洒身影和无私奉献精神。
2011年7月,根据中石油建设海外大庆的战略部署,被称为“海外小铁人”的王贵海从苏丹转战伊拉克鲁迈拉项目。
暴力事件时有发生,高温沙尘暴频繁来袭,工作强度前所未有,但王贵海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的信念和发扬铁人精神的情怀丝毫没有改变。“我是来自铁人故乡的海外石油人,无论走到哪里,就要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带到哪里!”
2011年底,作家陈宏光采访35位中国节能海外员工后写就的报告文学著作《在海外,我们不是传说》付梓出版。他在后记中写道:“持续一年多的采访,深度接触到了一大批国企海外员工的内心世界,听到无数真诚的述说,见过多次男人的泪水,我的心灵曾多次被震撼……在海外,他们不是传说,他们是中国国有企业的代表!”
列宁将国有企业比作国家的“脊梁”。之于中国,中央企业则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顶梁柱”。但要切实发挥“顶梁柱”作用,中央企业也同样需要不断改革进取。
回首2011年,国际金融危机再掀波澜,欧债危机持续发酵,与国际市场高度关联的石油、钢铁、航运等行业的中央企业遭遇极大压力;在国内,人工成本上涨、银根趋紧、资源环境综合成本上升,也给中央企业带来重重挑战。
但中央企业坚决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中央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全面推进做强做优,经营业绩逆势而上:
2011年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0.2万亿元,同比增长20.8%;实现净利润9713.1亿元,同比增长6.4%;上交税收1.7万亿元,同比增长19.7%,约占全国税收总额的六分之一;
截至2011年底,117家中央企业资产规模达到28万亿元,同比增长14.9%;净资产10.7万亿元,同比增长11.4%。在2011年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的中央企业有38家入围,比上一年增加了8家。
但在国务院国资委研究局局长彭华岗看来,中央企业最大的变化不是规模扩大了多少、多赚了多少钱,布局结构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质量的提高,更让他印象深刻。
“有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这一年中央企业保持了清醒的头脑,暂缓和退出了不少项目,更多地依靠管理提升和技术创新,更加注重突出主业和做强做优。”彭华岗说。
以民生福祉为责任担当利比亚撤侨、应对食盐抢购、参加玉树重建,面对急难险重任务,中央企业用行动诠释了共和国“长子”的深刻内涵。
2011年春节刚过,万里之遥的利比亚,一大批中国企业的工地、营房被暴徒轮番洗劫,一场规模空前的“万里大撤离”救援行动迅速展开。
关键时刻,国航、东航、南航3家中央企业不计得失,迅速组织包机投入撤离工作;中远集团、中国海运紧急调动船只前往利比亚接应同胞回国。
在的黎波里,中国铁建按照“先女同志后男同志、先职工后干部、先群众后党员”的原则,把员工和当地华人华侨迅速集结在一起,统一指挥、分批有序撤离……
在10来天的时间里,相关中央企业出动飞机76架次、轮船6艘,顺利撤出员工25481人、其他中资企业员工和留学生近8000人。
利比亚撤侨工作刚刚结束,又一家中央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日本大地震引发核泄漏恐慌,碘盐防核辐射、核辐射影响食盐安全的谣言不胫而走。3月17日,全国单日食盐销量达到37.1万吨,超过正常销量的15倍,零售终端销售一空,一些不法商贩趁机哄抬价格。
关键时刻,中盐总公司担当起平息风波的重任。对那段夜以继日的日子,食盐专营部主管王军峰记忆犹新。抢购风波起的两天两夜他都没有离开办公室,手机也一直连着充电器接打电话。“当时我们只想着两件事平息谣言、保障供给!”
“这次食盐抢购风波再次有力地证明,一个行业里只要有中央企业,遇到问题时就有解决问题的抓手,就不会出大乱子!”江涌说。
每逢急难险重,中央企业冲锋在前;为了民生福祉,中央企业甘于奉献!
2011年8月24日,上午10点,玉树通天河畔,阳光洒在一栋崭新的藏族民居的白墙上。歇武镇上塞巴村村民小李坐在屋前,悠闲地抽着烟,看着孙女和邻家小孩嬉戏。
看到他们一家的生活安定下来,杨修坤感到非常满足,因为小李的新家由他一手设计监造。2010年10月初,他作为中国水电四局援建人员来到这里,一连吃了一个多月方便面。夜里寒风呼号,不时还有狼和熊闯进村子。“真有些害怕,但既然来了,不仅要坚守住,更要干得好!”
截至2011年底,4家中央企业援建的牧民住房全部交付使用,70%以上城镇住房已经开工,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基本建成。中央企业上万员工开山辟路,凿地筑屋,以“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斗志更高”的信念和追求,为30万藏家儿女撑起新的希望!
“参加重建,没有利润可图,但中央企业就是干这事儿的!”国务院国资委规划局副局长、玉树灾后重建现场指挥部副指挥长刘玉岐说。
2011年11月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显示,中央企业的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和年度增幅均遥遥领先。中央企业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着共和国“长子”的深刻内涵。
在中国电信对口援助的西藏边坝县,峻岭延绵、壁立千仞,当地百姓大多不会说汉语,但“中国电信”四个字耳熟能详;
在西藏墨竹工卡县甲玛乡,中国黄金宁愿多投入上千万元凿穿山隧道,也不在地表修路破坏环境;
在黑龙江依兰县,兴旺水稻专业种植合作社社长刘文昌盘点2011年收入时发现,得益于与中粮集团开展订单农业,每户农民增收超过1万元。
从2008年到2011年第三季度末,中央企业对外捐赠超过150亿元。宝钢、中远、南航、招商局等多家中央企业建立了企业基金会,积极探索企业慈善公益事业的规范化管理模式。东风汽车捐资1000万元设立帮扶大学生“村官”专项基金;港中旅积极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开展“薪火相传”国民教育活动,有力增进了香港青少年对国民身份的认同感和对祖国的归属感……
截至目前,有93家中央企业参与189个国家重点贫困县定点扶贫,涉及21个省份8300万人。电网电信企业大力投入“村村通”工程、农资企业加强“三农”服务、房地产企业积极参与保障性住房投资建设,为改善民生作出了重要贡献!
截至2011年底,已有75家中央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国移动连续4年入选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中国五矿获得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环境先锋企业荣誉……
“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仅仅体现在捐了多少钱、做了多少好事,更在于将社会责任的理念融入了企业的经营活动,实现企业发展与社会、环境的综合价值的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彭华岗说。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源泉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引领创新、稳步“走出去”,中央企业综合实力和危机应对能力显著提升,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011年5月27日,中国化工中蓝晨光化工研究设计院,一条条金黄色的芳纶II细软纤维吐露而出。聚合车间主任崔晓静激动难掩,紧紧抱住同事放声大哭起来。多年来的艰辛、委屈,都随着泪水散落开去。
“这种纤维做成绳索,强度是钢绳的5倍以上;做成复合材料,能在220℃高温下连续使用10年以上。而自主生产出芳纶II,靠的是比芳纶II更坚强的毅力和决心!”在中蓝晨光院院长曹先军看来,这不仅标志着该领域被外企垄断30多年的局面的终结,广泛的市场前景更为企业发展开辟了新蓝海!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不仅在技术方面,同样也在管理、文化等方面。
2011年,新兴际华集团凭借“企业内部模拟法人运行机制”和“产供销运用快速联动反应机制”,再次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483亿元,同比增长84.6%;利润同比增长38.3%,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到111%。
“通过层层模拟法人、环环快速联动、人人面向市场、招招应对危机,最大限度实现降本增效和挖掘利润源泉,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新兴际华集团董事长刘明忠说。
梳理2008年以来的“成绩单”,中铝的经营业绩呈现出鲜明的“V”字形曲线。“危机教会中铝最重要的一课,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进行结构调整。”中铝总经理熊维平说。
2011年9月以来,受国际市场低迷和原材料涨价影响,铝行业再次出现售价倒挂现象。“经过调整,我们已经形成了铝、铜、稀土、工程技术等九大业务板块。
2008年的悲壮不可能重演,因为中铝的竞争力今非昔比。”熊维平说。
虽然火电业务亏损严重,但国电集团总经理朱永芃对企业发展信心满满未来五年,国电集团火电新投机组中60万千瓦及以上的大机组将占86%,清洁可再生能源比重将由20.5%上升至32%;科技产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正以年均50%以上的速度增长,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在前几年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中央企业通过外延扩张迅速发展壮大;在严峻经济形势下,中央企业则更加注重内涵增长,更加依靠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管理提升来提高发展质量。”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企业研究部部长王志钢说。
在王志钢看来,2011年中央企业的改革同样可圈可点:
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持续推进,6家中央企业控股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中国五矿、一汽集团等中央企业完成整体改制;
中石油、中石化等10家中央企业被纳入董事会试点范围,试点企业总数达到42家,董事会规范运作的制度体系基本完成;
三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中国电信、中国商飞等企业实现总经理竞争性选拔,中核集团、中国联通等企业留出多个中层管理职位公开招聘,航天科技、国机集团等企业分红权试点取得实质性进展;
两家综合性电力建设集团重组成立,乐凯集团并入航天科技,中商集团并入诚通集团,国新公司接收华星集团开始发挥实质性作用;
一汽集团等5家中央企业改革厂办大集体632户,安置职工8.9万人……
作为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骨干力量,中央企业“走出去”稳步推进。中国化工通过收购以色列马克西姆·阿甘公司,顺利跻身世界领先的农药生产企业行列;中国建筑美国巴哈马大型海岛度假村项目开工,开创了中国建筑企业在北美投资带动总承包的先河……
据统计,2011年前11个月,中央企业境外营业收入达到3.4万亿元、实现利润128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7%和28%,增速明显高于境内业务。
“有了前些年的经验和教训,中央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更加注重技术、市场和资源的获取,正朝着更有利于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方向变化。”国务院国资委改革局副局长刘文炳说。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判断,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上仍将十分严峻复杂,“稳中求进”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基调。
“对于中央企业,更要深刻认识今年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经济形势的复杂性严峻性,做好应对更大困难和挑战的准备。”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说。
但经过多年改革发展,中央企业应对危机、抵御风险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也为中央企业“走出去”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提供了契机。
“我们要善于应用这些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继续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推动中央企业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王勇说。
(本文章摘自2012年2月28日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