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构概况  >  委内直属机构  >  新闻中心  >  中心发布 > 正文
【脱贫攻坚 央企力量 ㉒】中化集团:构筑中化扶贫模式 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文章来源: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8-06-04

中化集团作为第一批开展定点扶贫和对口支援的中央企业,自2002年起先后承担了西藏日客则地区岗巴县和青海海西州大柴旦、德令哈市的“三区三州”扶贫支援工作。多年来,中化集团注重发挥产业优势,从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点入手,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着力解决当地民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最直接、最现实、最紧迫的问题,形成了具有中化特色的“1+4”扶贫工作模式(一个全方位保障机制、四项立体式帮扶举措),有力促进了深度脱贫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明确思路 全方位构建精准脱贫保障机制

按照中央“六个精准”要求,确立了“一个核心、二个结合、三个围绕”的工作思路:“一个核心”,即以改善民生、脱贫致富为核心;“两个结合”,即坚持推动经济发展与转变思想观念相结合,发挥中化自身优势与激发当地内生动力相结合;“三个围绕”,即围绕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建设基础设施,围绕转变思想观念开展教育培训,围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施产业帮扶。

中化集团专门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召开一次全集团范围的扶贫工作会议,听取各地工作汇报,促进相互交流与借鉴,对相关工作做出部署;每年审议质询支援扶贫工作计划和援助项目进度,对重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实地指导检查;逐年确定投入资金,并根据情况定期上调;每两年选派一批干部到受援地挂职开展工作,并对挂职干部严格管理、认真考核,确保了思想认识、组织领导、工作机制和帮扶措施“四个到位”。

截至2017年底,集团共在西藏和青海派出挂职干部15人次,累计投入资金2.5亿元,实施援助项目110余项,其中拿出1亿元参与国资委设立的中央企业贫困地区产业投资基金。持续不断的扶贫援助,有力促进了受援地经济社会发展,转变了当地农牧民的“等靠要”落后思想观念,改善了当地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因地制宜 立体式推动精准脱贫举措落地

兴建基础设施,为民生“兜底”提供保障。中化集团将加强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扶贫援助的首选着力点,每年的拨付资金有一半以上用于当地住房、道路以及农牧业等基础设施建设。在西藏,公司积极参与岗巴县安居工程、异地搬迁、小城镇建设。2015年,投入1500多万元建设的岗巴县环城南路——中化大道顺利通车,极大方便了当地居民的出行。在青海,2010年以来公司先后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参与建设了大柴旦行委中心学校综合教学楼、幼儿园及社区服务中心、医院等项目。这些项目目前已相继建成投入使用,为促进当地教育均衡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以及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创造了良好条件。

推动产业帮扶,实现“输血”向“造血”的转变。中化集团是多元化企业,业务涵盖能源、化工、农业、金融、地产等方方面面,很多产品和服务都与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公司坚持依托自身业务优势,积极探索产业扶贫新途径,不断激发当地内生动力,实现扶贫援助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在西藏,大力支持当地畜牧业发展,通过积极协调国家农业部,推动岗巴特产“岗巴羊”走向市场,使“岗巴羊”成为西藏全区第一个被农业部授予“地理标志”的农产品,扩大了产品销售和品牌影响。通过协调北京等地政府和企业资源,帮助当地开发水产业、旅游产业、光伏产业,在产业帮扶方面趟出了一条新路子。

助力教育事业,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针对西藏、青海等不同程度存在的学生因贫失学、辍学问题,公司通过设立“中化奖学金”“中化奖教金”,实施“圆梦助学行动”,开展强基惠民技能培训、教师组团培训,取得了明显成效。以西藏岗巴县为例,2014年-2017年累计发放“中化奖学金”100万元、200余人次受益。为让更多的贫困学生长期安心学业,公司于2013年发起“圆梦行动”,发动中化员工对受援地贫困学生开展“一对一”资助,在实践探索中形成了一套挂职干部现场摸底、员工自愿配对、资金多方监管、学习情况及时反馈的标准化助学流程,将爱心助学纳入到有组织、有规范的帮扶轨道。

汇聚社会力量,打造援助扶贫大格局。中化集团积极探索开辟外部援助渠道,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构建起了中化牵头,社会相关组织、企业、爱心人士共同参与的帮扶援助大格局。公司先后牵线国家民委、北京周培源基金会、北京向阳花公益会等多家单位,赴受援地开展20多场次的助医助学、结对共建等活动,捐款捐物400多万元;先后联系北京、深圳等地慈善组织,策划开展了“牵手同行、放飞梦想”大型公益助学行动,使更多的孩子获得教育资助;争取到农业部、科技部、自治区农牧厅等农牧业科技发展、产业化贴息项目7个,到位资金1800多万元,扶助当地相关产业发展。

未来三年,中化集团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部署要求,聚焦民生工程,推动扶贫援助精准施策、精准发力,依托业务优势创新扶贫援助模式,突出中化特色、加大产业帮扶力度,并全面衡量综合考察扶贫援助挂职干部,架好公司与对口帮扶点政府、群众之间的沟通桥梁,全力以赴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责任编辑:骆秧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