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构概况  >  委内直属机构  >  新闻中心  >  中心发布 > 正文
央企践行“三个转变”十年盘点

文章来源:国资报告  发布时间:2024-05-10

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时首次作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重要指示,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17年,国务院将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

十年回望,“三个转变”的提出意义深远。一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向中高速,“三个转变”为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指明了方向,即经济增长动力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另一方面,十年来,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深刻复杂变化,超级全球化向慢全球化转变,全球价值链本土化、区域化增强,在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进程中,“三个转变”的实践意义更加凸显。

作为中国经济的排头兵和主力军,十年来,央企积极践行“三个转变”重要指示,大力推进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标志性重大成果,体现了央企的实力与担当,向世界展示了央企品牌的魅力,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三个转变”的实践意义

十年前“三个转变”的提出,是对中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深刻剖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战略指导。

以制造业为例,2010年,我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为1.92万亿美元,超过美国的1.79万亿美元,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不过,我国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三个转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应时之举。

“‘三个转变’是高质量发展精神的体现,也是转变发展方式所必须采取的手段。”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说。“‘三个转变’提出的背后,是我国制造业面临创新能力不足、产品质量不高、品牌影响不强等突出问题。”中智咨询党委书记、总经理周晶说。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三个转变”提出十年来,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深刻复杂变化,超级全球化向慢全球化转变,全球价值链本土化、区域化增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特聘首席教授程恩富、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宋宪萍在《全球经济新格局与中国新型工业化》一文中指出,这一方面是国家行为。全球价值链的断裂,加速了产能的本土化、区域化部署,强化了本土及其附近区域的经济主权和经济安全性。另一方面是技术导致。第四次工业革命将催生分散式的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商品和服务生产配送过程中的通信、能源和物流边际成本,降低了中小企业参与地区贸易和区域价值链分工的门槛。

上述趋势正在成为现实。英国知名财经媒体《经济学人》周刊认为,从日本北部的北海道,经过韩国、中国台湾地区、东盟国家到孟加拉国,并一直延伸到印度西北部的古吉拉特邦,这一新月形地带将取代中国成为新的“亚洲替代供应链”。

中智咨询也观察到,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一些制造企业开始把目光投向了东南亚及南亚地区。以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等为代表的东南亚和南亚国家劳动力更为廉价、关税较低,且制定了许多吸引外资的政策,我国出现了部分制造业外流现象,例如理光、Fred Perrotta、三星、SK集团、苹果、安森美均向东南亚及南亚地区转移。

在上述变化之下,“三个转变”在实践方面的意义更加凸显。

“‘三个转变’深刻阐明了科技创新和质量品牌建设的重要性,为增强我国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为把我国建设成为质量强国、品牌强国指明了现实路径,是加速中国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周晶说。

面对自身“大而不强”的挑战,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的背景下,十年来,央企积极践行“三个转变”,从规模速度到质量效益,从模仿引进到自主研发,从跟跑者到并跑者、领跑者,重塑了核心竞争力和核心功能,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实现 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十年来,央企不断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提升协同创新水平,形成了一批世界级科技成果、一批高水平科技平台、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实现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中央企业集中优势资源重点攻关,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探测、高速铁路、高端装备、能源化工、移动通信、北斗导航、5G应用、国产航母、核电、航空发动机、东风系列导弹等领域涌现出一大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标志性重大创新成果,建成了港珠澳大桥、白鹤滩水电站、深海一号油气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等一批标志性重大工程,有效填补多领域空白。

晨光中的港珠澳大桥飞架海面

2019年1月3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大厅内,随着现场工作人员一声令下,嫦娥四号探测器从距离月面15公里处开始实施动力下降,最终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此次任务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首次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

2021年1月30日,全球第一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完成满功率连续运行考核,投入商业运行。这标志着我国在三代核电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前列。中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之后真正掌握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的商运,对优化中国能源结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助力碳达峰、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12月20日,在建规模世界第一、装机规模全球第二大水电站——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最后一台机组完成72小时试运行,正式投产发电。至此,白鹤滩水电站16台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全部投产发电,标志着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在长江之上全面建成。

2022年12月20日,白鹤滩水电站全部投产发电

中央企业集中力量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集成电路、5G通信、高速铁路、大飞机、发动机、工业母机、能源电力等领域“卡脖子”问题不同程度缓解。

作为“三个转变”重要指示首倡地,中国中铁依托所拥有的“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隧道掘进机及智能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桥梁智能与绿色建造全国重点实验室”三个国家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以及数字轨道交通技术研究与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9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等重要科研平台,在智能高铁、智能高速公路、智慧城市、长大桥梁、地下空间、高端装备制造等方面,加快突破一批前沿技术,加快锻造一批长板技术。

2022年12月9日上午,在万众期待之下,中国东航作为国产大飞机C919的全球首家用户,正式接收编号为B-919A的全球首架飞机,迈出市场运营的关键“第一步”,也标志着中国民航运输市场首次拥有中国自主研发的喷气式干线飞机。

2023年5月28日,在上海虹桥机场停机坪拍摄的即将首航的C919飞机

2023年11月的新疆阿克苏地区,胡杨林与沙海相映生辉,这里迎来了一年之中最美的季节。伴随着一声“开井”的指示,中国石化“深地一号”跃进3-3XC井正式点火测试,距离钻井170米开外的沙坑里瞬间腾起一团橘色的火焰。该口井成功获得高产油气流,刷新了亚洲最深井斜深和超深层钻井水平位移两项纪录,再次证明中国深地系列技术已跨入世界前列,为进军万米超深层提供了重要技术和装备储备。

重型燃气轮机是发电和驱动领域的核心设备,被誉为装备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国内首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由东方电气历时13年自主研制,于2021年12月10日进入示范应用。2022年11月25日,在四川德阳正式发运,标志着我国在自主重型燃气轮机领域完成了“从0到1”的突破。

在不同领域和不同生产环节,央企类似的突破还有很多,在产业变革中发挥了引领作用。

2016年10月,国家能源集团首台“神宁炉”投料成功,在日投煤3000吨级单喷嘴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领域填补了国际空白,为劣质煤清洁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彻底改变了我国大型煤化工技术长期受制于人的局面。

2023年8月30日,中国移动发布核心自主创新成果“破风8676”可重构5G射频收发芯片。该芯片是中国国内首款基于可重构架构设计,可广泛商业应用于5G云基站、皮基站、家庭基站等5G网络核心设备中的关键芯片,实现“从0到1”的关键性突破,有效提升了中国5G网络核心设备的自主可控度。

破风“8676”可重构5G射频收发芯片

中国中车高速列车用IGBT产品装车考核运行超120万公里,高速列车转向架用轴承装车考核超36万公里,运用状态均良好,具备国产化替代能力。系列化中国标准地铁列车投入运营,实现自主化率98%以上、中国标准覆盖率86.9%,引领我国地铁驶入标准化、智慧化、绿色化新时代。

2024年1月,国家能源局公布2023年度能源行业十大科技创新成果,由中国华电联合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制的“低能耗兆瓦级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装置”成功入选,该项目打通了PEM制氢设备在关键材料、核心部件、装置及系统集成方面的产品化通道,成功实现PEM电解水制氢核心材料及部件的自主可控。

在上述成绩的背后,是央企创新投入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数据显示,2022年,央企研发投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同比增长9.8%。2023年,央企研发经费投入1.1万亿元,连续两年破万亿元。创新驱动作用加快提升。

截至2022年,央企累计建成国家级研发平台764个,拥有全国重点实验室91个。拥有专职研发人员104.5万人,占全国的1/5,两院院士231名,占全国的1/7,有力支撑我国世界重要人才中心稳步建设。

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实现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

十年来,央企积极推进从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加强技术改造和数智赋能,全面提升工艺技术、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推动传统产业向技术先进、产品高端、绿色低碳的方向转型升级。

央企积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形成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不断提升企业发展质量。

在中建海龙打造的全球跨度最大的模块化展厅里,数字化展示着北京市桦皮厂胡同8号楼“原拆原建”项目,这也是北京市首个混凝土模块化项目。该项目采用中建海龙混凝土模块化集成建筑技术(C-MiC),将90%的建造施工从工地“搬进”工厂,工厂精益生产与现场智慧施工双线并行,同时解决节能减碳与现场运输与施工难题,将原本需要15个月的工期压缩至3个月,实实在在解决了老百姓急难愁盼的居住问题。

中建海龙科技依托原创研发的C-MiC技术(混凝土模块化集成建筑)将建筑从工地搬进工厂

中国一汽以高品质、柔性智能化制造技术和质量过程保障能力支撑整车产品竞争力,关键质量参数监控100%,关键工序防错100%。“红旗系列乘用车的研发和应用项目”荣获第二十届全国质量奖卓越项目奖。

中国宝武所属宝信软件、宝武智维等突破了工业互联网平台、设备远程运维平台等关键技术,形成了现场操控室一律集中、操作岗位一律采用机器人、运维监测一律远程、服务环节一律上线的“四个一律”智慧制造模式,打造了一批行业领先的智能产线。

随着科技创新工程的深入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已经成为中国大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由中国大唐国源矿业龙王沟煤矿创建的智能化快速掘进系统,于2021年11月12日通过全国首个特厚煤层复杂煤体结构智能化快速掘进系统验收,实现了地面远程遥控、自动截割、一键打锚、自主导航、远程故障诊断等功能。

中国中铁通过数智升级工程和信息化揭榜挂帅重大项目建设,以BIM技术推动设计施工协同、智慧工厂提高制造水平、智慧工地提升生产效率、智慧运维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加快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不断向高端化、绿色化的方向迈进,是央企由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的重要体现。

置身海南乐东黎族自治县的国家能源集团乐东电厂,海风习习,椰林树影,碧海蓝天,满目苍翠,绿色环保理念体现在这座大型火电厂厂区的各个细节里。乐东电厂是海南省首家达到超低排放标准的电厂,为了更好地守护海南的绿水青山,精益求精树立燃煤电厂清洁运行的标杆,2018年该企业进行了机组环保提标改造,采用多项国内首创技术,实现了生产废水零排放、固体废渣全部回收利用。

中国宝武大力推进产品高端化发展,冷轧汽车板生产规模跃升为世界第一,冷冲压最高强度达1700MPa,热冲压最高强度达2000MPa,都是目前国际强度最高的汽车板。取向硅钢的产品等级和产能规模不断提升,保障了白鹤滩、乌东德等国家大型水电站关键核心用材,支撑了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建设。

中国船舶集团不断加快船舶生产经营的高端、绿色、智能化转型步伐,目前,中国船舶集团新接订单、完工交船、手持订单全球市场份额稳居世界第一,承接中高端船型占比83.6%,绿色船型占比42.5%。

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广船国际建造的全球最大豪华客滚船在试验中以极小的回转半径完美通过了回转试验

没有高端的装备支撑,煤炭工业不可能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中煤的煤机装备制造板块在国内率先形成以采煤机、刮板输送机、掘进机、液压支架为代表的综采综掘“三机一架”成套设备研制能力,并不断践行“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少人”的研制思路,在煤炭产业集约型发展的方向领域进行攻关。

中央企业还积极践行质量强国战略,全面推进质量提升,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助力提升产业、行业整体质量水平。

据《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报告(2022)》,央企获得全国质量奖卓越项目奖占全国60%,获得中国质量奖组织奖占全国39%。同时,中央企业质量领域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获得质量技术奖占全国超60%。中央企业干部职工质量意识和水平大幅提高,获得“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奖占全国超60%,获得国际质量管理小组金奖占中国区获奖总数近75%。

品牌影响不断扩大实现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十年来,央企积极推进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在品牌建设方面不断取得新成效。

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榜单显示,中国共有142家企业上榜,总数居各国之首,上榜企业总营收11.7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其中国家电网、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建筑进入前20名。

“中央企业连续领跑世界500强榜单,彰显了中国经济的实力与潜力。”周晶说。

同时,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央企进入全球品牌价值500强的数量,从2012年的13家增长到2023年的21家,打造了高铁、核电、特高压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名片,培育了一批具有行业话语权和美誉度的企业品牌。

央企充分发挥战略引领作用,积极实行品牌战略。中国一汽坚持以品牌建设为统领,把品牌建设纳入年度重点工作系统推进,深入实施中国一汽品牌引领行动,通过加大投入、练好内功、补齐短板等方式,全方位提升品牌建设水平。

红旗工厂数字生产控制中心

保利集团将品牌“十四五”规划作为集团“十四五”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支撑,制定了品牌建设一个中心、三个导向、一个目标、四个卓著、八项任务的战略体系,为打造“软硬实力并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集团”战略愿景明确品牌发展路径。

央企不断完善机制,以制度保障品牌管理。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结合产业特点和业务属性,充分考虑市场发展和产品定位等因素,一业一策,动态优化品牌和调整差异性品牌战略,军品企业围绕“强军报国,强企富民”,以创新、品质和政治责任为重点,赋予品牌爱国情怀和强军使命;汽车产业加速品牌价值落地,深化业务品牌区隔管理,打造启源、深蓝、阿维塔等多个国内外知名品牌;其它民品产业围绕“专、精、特、新”打造“隐形冠军”“行业小巨人”,建设国内国际知名品牌。

中国电气装备立足重组整合发展实际,建立并完善品牌识别体系,推出品牌标识应用规范手册,推进集团公司总部和所属各级企业标识标准化应用,梳理规范标准,目前已完成自上而下品牌标识整齐划一、规范有序的各级次、全覆盖运用。

当前,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已经成为世界一流企业引领全球资源配置和开拓市场的重要手段,央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打造良丽名片。

围绕“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全球愿景,中国建筑秉承“拓展幸福空间”的企业使命,以高质量投资、建造和运营业务助力所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在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建设超过8000个工程项目,在全球打造中国建造名片、中国友谊名片、中国精神名片,以“中国建造”创建世界品牌、体现大国担当。

中国中铁坚持全球化发展战略,产品和服务遍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设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中老铁路、中印尼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金字招牌”雅万高铁、中乌共建“一带一路”的重大成果卡姆奇克隧道、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项目匈塞铁路、中国首条全产业链“走出去”的铁路亚吉铁路等一大批标志性工程,积极推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中国方案“走出去”,努力把中国高铁、中国桥梁、中国隧道、中国电气化、中国装备打造成为全球建造的新典范、国家形象的新名片。

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一列动车组列车行驶在雅万高铁线路上

新挑战 新跨越

十年来,央企通过践行“三个转变”,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央企资产总额从2012年的31.4万亿元增长到2023年底的86.6万亿元,营业收入从22.3万亿元增长到39.8万亿元,利润总额从1.3万亿元增长到2.6万亿元。

通过践行“三个转变”,央企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加快推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居全球首位,有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排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车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工业互联网全面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具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240家,在全球132家“灯塔工厂”中,中国以50席领跑。

长安汽车渝北工厂新厂区作为行业领先的“灯塔工厂”,以绿色工厂为目标,建设26万平方米的光伏板及屋顶光伏储能电站

站在“三个转变”提出十周年的重要时点上,央企面临着新的挑战。

周晶指出,一是外部的挑战,主要体现在国际环境和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同时,中国与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出口产品结构不断趋同,与印度、印尼等国家的出口产品相似度也有较明显的提高。这都需要中国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转型升级。

二是内部的挑战,主要体现在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如制造业在行业报酬结构中处于劣势地位、制造业创新体系不健全、制造业企业的治理机制、用人机制、激励机制等还不完善,制造业与数智技术的深度融合还不足,等等。

面对上述挑战,周晶建议,一是进一步提高应对国际市场风险挑战的能力。密切跟踪研判国际市场形势变化,建立健全动态研判机制,加强常态化风险研判,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和区域标准制定,提升我国在全球重大技术装备产业链中的控制力。

二是进一步创新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体制机制。重点围绕建立健全协同、高效、合作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加大探索数智技术与工业制造场景的融合,构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机制,加快发展制造业新质生产力。同时,根据制造业的不同业态、不同企业的发展阶段,在治理机制、用人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敢于创新突破,构建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国企新模式,建立与先进制造业发展相匹配的人才培育体系,加强制造业高质量人才队伍建设。

胡迟表示,从近些年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卡脖子”问题的影响来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挑战依然严峻。对于央企而言,应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在基础性、原创性技术方面争取实现更多突破,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展现央企力量。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高旭东强调,当前“三个转变”已经进入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阶段,目标更高,就是要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建设世界强国,要在技术创新方面引领世界,而不是简单地解决技术“卡脖子”问题。从企业内部看,最重要的是敢于和善于争创世界一流,敢于和善于引领世界。

“没有这种‘战略意图’,没有这种高远的目标,在更高层面上实现‘三个转变’就没有基本的基础。实际上,因为世界局势的变化,不争做世界一流,可能连生存都困难。”高旭东说。

【责任编辑:张宇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