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资数据  >  地方 > 正文
云南国资国企助力云南经济稳中有升

文章来源:云南省国资委  发布时间:2025-01-26

云南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推动传统产业加快改造提升,优势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工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向“新”向“绿”步伐加快。2024年,云南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较1—11月加快0.4个百分点。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4.4%,制造业增长3.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1%。分三大板块看,烟草工业增加值增长1.9%;能源工业增长3.5%,其中电力行业增长6.3%;非烟非能工业增长4.1%。烟草工业、非烟非能工业分别较1—11月加快0.7、0.6个百分点。电子行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突出,增加值增长22.0%,对规上工业增速贡献率高达60.3%。高端制造业保持快速增长,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7.7%、19.0%,分别高于全省规上工业增速14.4、15.7个百分点。工业“新三样”平稳增长,硅光伏、绿色铝、新能源电池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0.7%、11.7%、23.6%,三个产业合计对规上工业增速的贡献率达20.8%。

电力生产平稳有序。纵深推进绿色能源强省建设,清洁能源开发全面提速,电力生产平稳有序,能源安全与经济增长实现了“双保双赢”。2024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4362.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6%。清洁能源发电量保持高速增长,水力发电量3107.26亿千瓦时,增长6.9%;风力发电量374.30亿千瓦时,增长32.6%;太阳能发电量281.70亿千瓦时,增长151.0%。火力发电量599.66亿千瓦时,下降6.5%。清洁电力比重达86.3%,较2023年提高2.7个百分点。

云南大力发展“绿电+先进制造业”,过去的一年,工业“新三样”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速贡献率达到20.8%,有色金属等“老三样”转型升级加快,全省十种有色金属产量达819.45万吨,占全国比重的10.35%,再创历史新高。“特三样”发展能级不断提升,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9%、17.7%,生物制品、储能等一批新兴产业正蓄势积能。园区载体作用进一步夯实。深入开展园区规模和质量提升行动,全力打造9个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一园一策”打造首批7个千亿级园区,滇中稀贵金属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实现零的突破,文山三七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省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达19个,绿美园区达58个。

云南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速。深入开展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百城千园行”活动,加快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大力培育“灯塔工厂”、数智工厂。打造5G+创新应用平台建设8个,培育5G工厂4个,累计培育20家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建成34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6家“数智工厂”、27家“小灯塔”示范企业、4个中小企业集群“链式”转型项目,昆明入选全国第一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工业创新绿色发展加快。积极推进创新平台建设,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达14家、企业技术中心达534家。加快绿色制造体系构建,全省磷石膏综合利用率达到78%左右,零碳园区、绿色低碳示范园区、零碳工厂分别达10个、10个、18个,全省入选国家重点行业能效“领跑者”企业数全国排名第五、西部地区第一。

【责任编辑:语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